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654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 第七讲 师生关系与班级管理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第七讲 师生关系、班级与学校管理等师生关系、班级与学校管理等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第一节第一节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一、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整体性的。 2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与成 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其发展具有可能性与可塑性。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 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化学习。 学生的本质特点:学习知识和健康成长是学生的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具学生的本质特点:学习知识和健康成长是学生的

2、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具 有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有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是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也是其自身的发展过程。 (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学生的权利 (1) 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 (2) 学生的人身权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与安全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和世界儿童公约世界儿童公约 ,我国儿童应,我国儿童应 享有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

3、和内心自由权,肖像权,享有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独立财产权,生活获得照顾权,民名誉权,隐私权,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独立财产权,生活获得照顾权,民 事活动代理权,休息娱乐权,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拒绝乱收费的权利,拒事活动代理权,休息娱乐权,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拒绝乱收费的权利,拒 绝不合理劳动权,拒绝不合理校内外活动权,荣誉权,著作权和平等对待权等。绝不合理劳动权,拒绝不合理校内外活动权,荣誉权,著作权和平等对待权等。2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三)现代学生观 1学生既是受教育过程

4、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2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四)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儿童发展的内涵 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 体的活动之中;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2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育目标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要求;要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在整体 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3.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4.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生理成熟期提前;思

5、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生理成熟期提前;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 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心理问题增多。心理问题增多。 二、教师与教师职业素养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识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 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事业建设者和

6、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界定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基本 性质。 2教师的角色 (1) 学习者和学者 (2) 知识的传授者 (3)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 学生学习的榜样 (6) 学生的朋友 3教师劳动的特点 (1) 强烈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 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2) 独特的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创造性地运用 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3) 空间

7、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空间和时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 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 (4)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5) 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最新版教育学的提法,教师劳动的特点是:(重点识记)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基本结构: 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 敬业。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 (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等。 (3) 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

8、)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素养(理解识记)(1)高尚的师德 A 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B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C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D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宽厚的文化素养 (3)专门的教育素养 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 素养、教育研究素养。 (4)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有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忍 不拔的毅力等。 4现代教师观 (1)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3) 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占有者,而应该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9、5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1)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 (2)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就教师个体而言,是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 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的过程。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重点理解识记并掌握要点,能论述分析) 1师生关系概述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 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

10、次的 关系体系。 “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凯洛夫等 “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卢梭、杜威等 2对师生关系的多重理解 (1)社会关系的体现:师生之间存在代际关系、政治关系、授受关系、道 德关系、法律关系; (2)教育关系的体现:师生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组织和被组织的 关系、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 (3)心理关系的体现:人际认知关系(和谐) 、情感关系(融洽) 、个性关 系(相容) 。 3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具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社会功能。良好的师生关 系: (1)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2)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

11、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3)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a 教师。教师本身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b 学生。学生是师生关系 建立的重要因素;c 环境。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态度也是影响师生关系 的一个因素。 (2)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一,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第一,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第二,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第二,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第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第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第四,彼此相悦,心理相容。第四,彼此相悦,心理相容。 (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构建良好师生

12、关系的基本策略 a.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 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c.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d.发扬教育民主,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发扬教育民主,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e.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f.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第二节第二节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班级是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将年龄、知识、能力水平 接近的学生编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教育组织单位。 (1) 科学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学生个

13、体的社会化发展 (2) 合理的班级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 班级管理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 2班级管理的模式 (1) 平行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强调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这一管理 模式的发展源头是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2) 民主管理模式 该模式强调班级所有成员只要保证集体正常运转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都 可以民主、平等地参与对班级各项事物的管理。 (3) 目标管理模式 该模式强调自我、自控管理的重要性,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 式。 3班级管理的改革发展趋势 (1) 班级管理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 (2) 重视学生

14、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共同管理 (3) 教师的影响力将由传统的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渡二、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 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 引路人。 2班主任是校长、教务主任的有力助手,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班是学校的细胞

15、,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 基层集体。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 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 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坚定的教育信念 3.家长的心肠 4.较强的组织能力 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6.善于待人接物 (三)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见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八条至第十二条)(四)

16、优秀班集体的培养 1.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1)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2)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1)班集体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 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2)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 起来的学生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 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 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3.集体的发展阶段 集体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组建阶段 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