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93521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北宋黄河河患及治理以仁宗、神宗、哲宗时期北流东流之争为视角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姓名:徐宇健学生学号:200941034指导教师:郭尚武内容摘要:,北宋年间,黄河河患频发,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了好几次重大的改道,与此同时北宋朝廷十分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士大夫们也积极建言建策。本文就仁、神、哲三朝如何治河、是否回河的争论展开阐述。殊为可惜的是,终天水一朝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并未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本文在承认北宋治河取得一定成就的前提下,对于其治河争论起伏、治河工程不尽人意的因素简略评析。关键词:黄河 河患 北流 东流 一、北宋时期河道变迁及河患概况(一)、庆历八年(1048)前的河道变迁

2、及河患概况1、河道变迁宋初,黄河中下游河道仍循唐时河道,宋史“(乾德)五年正月是月,诏开封大名府、郓澶滑孟濮齐淄沧棣滨德博怀卫郑等州长吏,并兼本州河堤使,盖以谨力役而重水患也”1中宋太祖让沿黄河各州长官兼任本地的河堤使的诏令即能看出其时黄河的大概走向。然而由于此道既行已久,泥沙淤积相当严重,黄河水势几乎高出周围民房一丈左右,十分的恐怖,这一时期河患虽然频繁,但河道并未做大的改动。景祐元年(1034 年)七月,黄河于澶州横陇埽决口。河水与此离开京东故道,冲出一条新河道,宋人称之为“横陇故道” 。横陇河道因为时不长,流经的确切地点,已难详知。按照邹逸麟先生宋代黄河下游横陇诸道考中的观点2,其流向大

3、概是“横陇埽在今濮阳县东经今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府境内,大约在今馆陶、冠县一代折而东北流,流经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带下游分成数股,其中赤、金、游等分支,经棣(治今惠民县) 、滨(治今滨县)二州之北入海。 ”3 庆历八年(1048 年)六月,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河水即此改道北流,其河道大概是:“经大名府、恩州(今河北清河西北) 、冀州、深州、瀛洲(今河北河间) 、永静军(今河北东光)等府、州、军,至乾宁军(今青县)合御河(今天津地区)入海”4。此宋史所谓“北流” 。2、河患概况。北宋开国至庆历八年(1048)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北宋开国至景祐元年(1034 年)七月,黄河澶州横陇埽决口

4、前。在这一阶段,黄河水行京东故道,这条河道已经行经近千年,泥沙淤积是相当严重的,有的河段甚至成为地上悬河,河决河溢可以说是相当频繁,此阶段北宋防治河患以堵塞决口,维护河堤为主。参考宋史河渠志等,以其为标准做简表。5 时间受灾地点具体情况出处乾德二年 (964)东平赤河决东平之竹村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6 页 乾德三年 (965)开封府、孟 州、郓州、 澶州三年秋,大雨霖,开封府 河决阳武,又孟州水涨,坏 中潬桥梁,澶、郓亦言河决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7 页乾德四年 (966)滑州灵河县八月,滑州河决,坏灵河县 大堤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

5、十四 黄河上 2257 页 开宝四年 (971)澶州十一月,河决澶渊,泛数州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7 页 开宝五年 (972)濮阳、阳武五月,河大决濮阳,又决 阳武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8 页1 【元】脱脱等 宋史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河渠一黄河上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版 第 2257 页2 邹逸麟 宋代黄河下游横陇诸道考 载于文史第十二辑 1981 年3 见附图 14 此观点引用自黄志滨等 黄河水利史述要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82-183 页并参见附图 25 本图表以宋史河渠志所记载的为标准太平兴国 二年(977)孟州、

6、郑州、 澶州七月,河决孟州之温县、郑 州之荥泽、澶州之顿丘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8 页 太平兴国 三年(978)滑州灵河县滑州灵河县河塞复决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9 页 太平兴国 七年(982)清河、郓州河大涨, ,蹙清河,凌郓州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9 页 太平兴国 八年(983)滑州、澶州 等地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泛 澶、濮、曹、济诸州民田, 坏居人庐舍,东南流,至彭 城界入于淮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59 页太平兴国 九年(984)滑州九月春,滑州复言房村河决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

7、十四 黄河上 2259 页 淳化四年 (993)澶州十月,河决澶州,陷北城, 坏庐舍七千余区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0 页 咸平三年 (1000)郓州五月,河决郓州王陵埽,浮 钜野,入淮泗,水势悍激, 侵迫州城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0 页景德元年 (1004)澶州横陇埽九月 ,澶州言河决横陇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0 页 大中祥符 四年(1011)棣州九月,棣州河决聂家口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0 页 大中祥符 五年(1012)棣州(棣州)又决于州东南李 民湾,环城数十里民舍多坏宋史河渠志 卷九

8、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0 页 大中祥符 七年(1014)澶州大吴埽八月,河决澶州大吴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2 页 天禧三年 (1019)滑州六月乙未夜,滑州河溢城西 北天臺山旁,俄复溃于城西 南,岸催七百步,漫溢州城, 历澶、濮、曹、郓、注梁山 泊;又合清水、古汴渠东入 于淮,州邑罹患者三十二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3 页天禧四年 (1020)滑州、徐州、 济州六月望,河复决田臺下,走 卫南,浮徐、济,害如三年 而益甚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4 页天圣六年 (1028)澶州河决于澶州之王楚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

9、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7 页 景祐元年 (1034)澶州横陇塞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7 页第二阶段:即景祐元年(1034 年)七月后至庆历八年(1048 年)六月黄河商胡埽大决为止。此时河道行横陇河道,河道流行共计 14 年。横陇决口后,北宋朝廷诏令王沿等巡视横陇决口,王沿巡视后认为由于河势奔流未定,况且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所以没有立即堵上决口 。庆历元年,宋仁宗下诏暂停堵塞决口,横陇决口自此以后好几年都未堵上,并且冲出一条大河,自此京东故道断绝。黄河在横陇故道的行水应该是比较通畅的,欧阳修曾在奏折中说道“横陇既决,水流就下,十余年间,

10、河未为患1”可作为佐证,但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大、淤积快:“横陇之水,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余里;其后游、金、赤相次又淤” ,2这就为商胡埽决口埋下隐患。(二)、庆历八年(1048 年)之后的河道变迁及河患概况1、河道变迁自北流形成后的第 12 年嘉祐五年(1060 年) ,黄河于大名府魏州第六埽决口,形成一股分流,“遂为二股,自魏(州) 、恩(州)至于德(州) 、沧(州)入于海”3。此宋史所谓“东流” ,宋人也称为“二股河” 。自此之后的黄河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两支分流的状态,期间虽没有大的改道,但东流、北流都河溢、河决频繁以人力强行闭塞河道也是导致河患的重要诱因,实际上这一段时期处于一个摆动漫

11、流期。宋朝此后的治河进程都是围绕着北流河东流展开的,且治河的种种争论持续到北宋灭亡。2.河患概况。 这一阶段黄河灾情远重于之前。以宋史河渠志为准,同样做一张简表 9。时间受灾地点具体情况出处庆历八年 (1048 年)商胡埽八年六月癸酉,河决商胡 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7 页 皇祐元年 ( 1049)宋史无明 确记载元年三月,河合永济渠注 乾宁军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7 页 皇祐二年 (1050)大名府 馆陶县二年七月辛酉,河复决大名 府馆陶县之郭固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67 页 嘉祐元年 (105

12、6)澶州商胡埽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 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 复决。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73 页嘉祐五年(1060)魏州 第六埽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埽, 曰二股河,其广二百尺。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73 页嘉祐七年(1062)大名府七月戍辰,河决大名 第五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74 页熙宁元年 (1068)恩州、冀 州、瀛洲元年六月,河溢恩州乌拦 堤,又决冀州枣强堤,北 注瀛。七月,又溢瀛洲乐寿 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74 页1 【元】脱脱等 宋史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河渠一黄河上 北京中华书局

13、 1977 年版 第 2270 页2 【元】脱脱等 宋史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河渠一黄河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版 第 2270 页,其中赤河、游河、金河皆为皆为横陇河道下游支流3 【元】脱脱等 宋史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河渠一黄河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版 第 2275 页并见附图2熙宁二年 (1069)许家港及大 名府、恩州、 德州、沧州、 永静军时北流既塞,而河自其南 四十里许家港东决,泛滥大 名、恩、德、沧、永静五州 军境。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黄河上 2278 页熙宁四年 (1071)北京(今大 名) 、馆陶、永 济、清阳 澶州七月辛卯,北京第四、第五 埽决,漂溺

14、馆陶、永济、清 阳以北 八月,河决澶州曹村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1 页熙宁五年 (1072)北京(今大 名)夏津六月,河溢北京夏津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2 页熙宁七年 (1074)宋史有记载 地点不详文彦博言“河溢坏民田,多 者六十村少者九村 ”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4 页熙宁十年 (1077)卫州、怀州、 滑州、澶州、 郑州是岁七月,河复溢卫州王供 及汲县上下埽、怀州黄沁、 滑州韩村。乙丑,遂大决于澶 州曹村澶渊北流断绝 八月,又决于郑州荥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4 页元丰三年 (1080

15、)澶州七月,澶州孙村、陈埽及 大吴、小吴埽决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5 页元丰四年 (1081)澶州、恩州四月,小吴埽复决,字澶 注入御河,恩州危甚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6 页元丰五年 (1082)北京(今大 名) 澶州 郑州沧州六月,河溢北京内黄埽。 七月,决大吴埽堤,以纾灵 平下埽危急。 八月,河决郑州原武埽,溢 入利津、阳武沟、刀马河, 归纳梁山泺。 九月,河溢沧州南皮上下 埽,又溢清池埽,又溢永静 军阜城下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7 页元丰七年 (1084)北京(今大 名)七月,河溢元城埽,决横 堤,破北京。

16、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7 页元丰八年 (1085)大名府十月,又决大名之小张口, 河北诸郡接被水灾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88 页元祐二年 (1087)南宫(元祐四年)甲午督水监 言“则前二年决南宫 下埽,去三年决上埽,今 四年决宗城中埽”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297 页元祐三年 (1088)南宫同上同上元祐四年 (1089)宗城同上同上元祐五年 (1090)北京(今大 名)(元祐八年)李伟言“大河 自五月后日益暴涨,始由 北京南沙堤第七铺决口,水 出于第三、第四铺并清丰口 一并东流”宋史河渠志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黄河中 2300 页元祐八年 (1093)德清内黄 等地五月,水官卒请进梁村上、 下约,束狭河门。既涉涨 水,遂壅塞而溃。南犯德 清,西决内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