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92531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困生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中学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社会调查报告素教质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要求每一位 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条 件,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对教育工 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 要求,是初中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 学习,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基础 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这种认识,我对中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 化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 一、调查过程: 1、学困生的界定。 我们认为,对于学困生的界

2、定要把握住三性,即外延的明确性、揭示 本质的准确性和内涵的全面性。据此,我们把学困生界定为: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素的 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心理得不 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 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心理健康辅导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2、学因生基本情况调查。 (1)调查对象: 以清塬中学为主要调查基地,对在校的 11 个班近 500 名中学生进行 调查。 (2)调查方法: 对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班级学困生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从“学习 成绩” “学习态度” “学习

3、习惯” “学习方法” “年龄特点” “教材教法” “学 校管理” “家庭背景”等八个方面收集数据。 选取代表性较大的学困生让班主任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 家庭教育情况。 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手抄报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分析。与个别学困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3)数据整理: 学科教师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第 2 页 共 5 页因,并对下一步的转化提出方案。 本人整合所收集的数据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对学困生的形成进行归 因,并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二、事实分析: 通过对学困生的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学阶段学困生约占总数的 15%左 右。转

4、化中学学困生,促进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普及义务教育 的质量,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 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从教育教学角度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 动性,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 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 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 2、意志不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热情

5、,不能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 , 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以至于认为自 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 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习很 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 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 完整,缺漏多。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5、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 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

6、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 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 低下,学习效率低。 6、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思考问题表面化,反应慢,表达力差。 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折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自 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7、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第 3 页 共 5 页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对知识的理解不会深刻,解答 问题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 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大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外部原因 1、应试教育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

7、。在应试教育背 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 “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学校、家长对学生成 绩的期望值一直很高,教师的应考思想会促使学生忙于大量的练习中,学 困生始终吃不了。 2、教材原因。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呈现加 重的趋势,再加上学科教学的重要性都在加强,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 消化,从而影响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升。 3、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读 中专大学学费高、不包分配,就业难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 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 “读书无用”论也在悄然地影响着中学生

8、的 学习积极性。 4、教师的原因。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和学生迈向正确人生 道路的引领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成 长。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以及“经商热”的高涨等,致使部分教师不安 心本职工作,不进行必要的政治业务学习,讲课敷衍了事,教法单调、乏 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学 法指导和兴趣培养,对学生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倾向,以教师自己 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去认识学生,致使教师产生心理偏差,出 现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 积极性。 5、家庭的原因。现在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

9、。家长一方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 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 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 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 行为,挫伤教师积极性,导致这部分学生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 极性,困难未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 困生” 。第 4 页 共 5 页6、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致使学生学习中 断及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若不能 及时从思想上解决,随着时间地推

10、移,问题的积累,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 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三、转化措施及建议: 中学学困生大部分是在中学阶段智力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的学生,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心理不能健康发展而造成,也有一些是 属于大器晚成者。因此,只要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为他们创造发挥 潜能的条件,这些学生也是都可以成材的,有的可能成为杰出人物,贡献 是不可估量的(英国对 20 世纪为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 400 人调查中,发 现其中 60%在中学时是学习平平的学生或学习困难生。我国也有不少这样 的例子) 。我们为师者绝不能以差生甚至于以“笨蛋”来歧视学生,要富 有一颗爱心,对其转化充满信心和希望。

11、 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 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 防是完全有可能的。 1、消除思想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 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困生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升学, 而是掌握知识, “本领”才会大,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机,培养学 生学习自觉性。 2、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 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 理解和信任

12、,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 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 3、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 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 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 低坡度,调低起点,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 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第 5 页 共 5 页层等一系列措施

13、,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 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地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学习的厌 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的,这样才能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 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4、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 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的 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 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 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5、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 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 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 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 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我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 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 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 学生在他的求知空间里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