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530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析中国画欣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国画欣赏浅析中国画欣赏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 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中国画欣赏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 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中国画欣赏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 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欣赏中国画要抓住绘画的常理与绳纲。何为绳纲呢?笔者认为,谢赫提出的 “六法”论;顾恺之“以形写神”;张彦远“载其容,备其象”;荆浩“六要”原则;齐白石“似与 不似之间”,等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以谢赫的“六法”为基础,提出欣赏解

2、读中国画要注重 作品的气韵、笔墨、构图和形式,掌握方法后,才能真正读懂作品的底蕴和内涵。关键词中国画 作品欣赏 品画艺术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 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植根 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 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 系。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一、欣赏作品要看气韵早在 1500 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 法用笔、应物象形、

3、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 体要求,是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原则。气韵,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 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 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清代唐岱谈到:“六法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 气则呆板矣。 ”清方薰则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由 于历代艺术家的分析、总结,气韵生动成了绘画的首宗要义,成为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 高目标,也成为中国画品赏的主要准则。二、欣赏作品要看笔墨“六法

4、”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 “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 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 写意为目的。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我们 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画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捕捉物 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 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用于绘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 书写着粗细、

5、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觉的线条, 并用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组合、交搭、分割、呼应,在画面上构成造型的诸多形 式。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笔韵是中国画家追求的较高境界。运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 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画家心弦的拨动。笔力、笔气、 笔韵是有机的统一,以气统力、统韵,以韵助气、助势,三者完美的结合,方称上佳的用 笔。或浑厚苍劲、刚健挺拔或含蓄内敛、简约空灵、飘逸洒脱,无不是画家千锤百炼,用 心血和汉水浇灌的结果。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笔

6、墨二字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 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与水墨的协奏。墨分五色, 释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大色阶,并由五种色阶之间(加水量多少)形成的 无数细微的渐变。唐代张彦远在论墨时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而采,云雪飘扬,不待铅 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卒。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意在五色, 则物象乖矣。 ”说明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 气氛。中国画家深谙绘画要旨,认为画面太枯则有燥气、画面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 僵滞死板。因而数块浓墨必以淡墨破之;一片淡墨必以浓墨破之;一片枯墨必以湿墨润之;

7、一块湿墨必以枯墨提醒。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 象意韵所感染。在欣赏中国画时往往也从这里入手。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墨。用墨有几种主要方法,泼墨法、积墨法、破 墨法、宿墨法、渍墨法、蘸墨法,等等。好的画无不在用笔、用墨、用线、用水方面有高 妙之处,在画面上显现出浓淡干湿变化。古人说的好, “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这个道 理。三、欣赏作品要看构图、形式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 “布局”。东晋顾恺之称 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则称之为“经营位置”。提法虽不一样,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将要表 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

8、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 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或特或平庸,构图至为关键。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 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构图的来 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 点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具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 整体。大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

9、上,对打破均衡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学美感。中国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诗、书、印于一炉。宋人邓椿说:“画者、文之要也。 ”“画到极至”谈何容易,能创作出一两件与众不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并非易事。因循 守旧不行,越雷池甚远也不行;不师古人不行,师古不化也不行;不师自然、不师心不行, 走捷径、搞旁门左道更不行。绘画有高有低,因而就有了不同时代的品评标准。张怀瑾提出了“神、妙、能”三品, 朱景玄提出了“神、妙、能、逸”四品,黄修复则强调“逸、神、妙、能”四格,张彦远定了 “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级。不论是神行逸后,还是逸先神后,都说明中国画始终 追逐着高品位

10、。充满着美学意识,自我意识,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艰难探索,力求创出个 人高雅的风格,力争呈现出更加自然的气息。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 看点线质量。 “六法”精论,是画学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一理论具有无法憾动 的深远作用。也是时下评价、品赏中国画的根本法则。凡属画人必受这一法则的约束和检 点,用这一法则鉴赏,评价中国画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参考文献: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2裴玉林.中国画的墨与水.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作者单位:山东烟台职业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

11、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

12、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13、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