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514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是小柯论文网通过 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是篇质量 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初中 科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 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 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教 育的氛围,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 境,培养他们

2、勇于创新的精神,多给他们自由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的形成和发展。关键词初中科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应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 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 的智力本质。创新精神是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进行新创造的激情和勇气。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让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 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科学方法加 以探索、研究和解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已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 遍关注。下

3、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营造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学生的 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 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培养和支持。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 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 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科学趣味实验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 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

4、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趣味实验的设计有以下三种途径: (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或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 (3)结合日常生活,发挥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二 、赋予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 科学教学内容不像美术、音乐、语文、英语等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显性的情感因素, 但是科学教材在反映客观事物、揭示物质变化规律时,也包含了少量显性情感因素和大量 隐性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发现、挖掘这些显性、隐性的情感因素,并运用 丰富的语言、表情表达出来,以此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便是一个显性的情感因素,如果只介绍门捷列夫这

5、 一最终结果,则教育功效定会大受影响。事实上,在门捷列夫之前,针对元素间究竟有无 规律,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了三元素组、六元素表、八音律表等不同的科研成果,但一个共 同的特点是随着新的元素的发现,只对部分元素适用的缺点便显现出来。门捷列夫坚信元 素间的规律是客观的,是可感知的,并将每种元素的符号、原子量、主要性质制成卡片, 反复排列、组合、推敲,终于发现并绘制出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而这个发现过程中蕴涵的 科学方法,敢于挑战权威科学的态度,不畏艰辛、不畏人言的科学品质,对学生学习兴趣 的激发,探求真理志向的激励都大有裨益。三 、独立思考,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1.提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6、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诸多专著中,都一致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 重要方法之一。发散思维从多问、侧问和反问朝着不同方向进行,它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 联想,它可灵活、迅速地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既思前 因,又想后果,这是发散思维多向性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扩 大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一题多解 应该是发散思维在科学上的具体体现,展开科学一题多解的教学要用启发式,激发学生一 题多解的愿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 推广一题多解的好方法。2.巧设“陷阱”,跳出

7、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 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如在讲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教师一般向学生直接灌输二氧化碳制取所需药品及装置等, 学生容易在知识反馈中错写出 CaCO3+H2SO4=CaSO4+H2O+CO2这样的方程式, 我们若把问题逆转过来,用反问的方法进行逆向思维,提出如下问题:“能否用碳酸钠代替 大理石与稀酸反应制 CO2,或用硫酸代替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让学 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不能。然后引导学生用吸滤

8、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实验熄灭酒精灯火焰。由此得 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增强 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良好。四、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1.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 精神。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 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身时间, 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 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苦耐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身,无怨无悔。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9、,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 有创新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优化环境, 活跃气氛, 研讨改进教 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3.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 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 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 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思路。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伟大的发明,惊世的创造常常都是从那 些平常的、一闪念的好奇心开始的,没有好奇心,通向真理的跋涉就无法启步。自信心是质疑 精神的心理依据,只有有了自信心, 学生才敢

10、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 疑问并确定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5.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做磷的燃烧实验时,水下的白磷和铜 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 对铜片上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回答,而对于水中的白磷, 学生因 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老师在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说不拿出 水面能否燃烧呢?”让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讨论后, 教师再用实验加以验证。总之,课堂教学改革的立足之地就是建设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气氛,构造创新 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初中科学课的创新教育必须从各方面入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

11、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 教学活动,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婺城区琅琊初中)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

12、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

13、.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14、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