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433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是小柯论文网通过 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是篇质量 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二次 相对评价方法的局限及其改进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 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 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 要 二次相对评价法的实质是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方法的集成,已经应用到 各个领域。但这一方法存在着很大缺陷:AHP 方法是基于准则间的相互独立性以及准则与 目标的

2、递阶层次结构基础上的,与现实中评价准则与目标以及准则之间往往具有相互依赖 性的特性不符,因此进一步的 DEA 评价结果会有很大误差。本文对二次相对评价法进行 了改进,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代替了层次分析法,使之更接近于现实,为科学决策与评价提 供公正、准确的依据。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一、引言 著名管理思想史家丹尼尔雷恩认为,在不断变革的世界中,管理思想在演进,而所 到达的位置不尽相同,未必一定就是更佳的位置。换言之,管理具有二重功效,即正效应 和负效应。正效应能够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佳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推动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负效应则反之。因此提高管理水平是一个迫

3、切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的,评价是一个特别的过程, 是对信息的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如何应用评价信息和结果。 Moore 和 Baker 认为 “管理不是用模型去决定项目的选择,应用模型的选择依赖于选择决 策产生的信息范围”。换言之,模型的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传统经典模型的功能集 中在输出结果上,而一个好的方法应把焦点集中在达到结果的过程上,模型的结果应把模 型收集到的信息应用到后续的决策中。在科技进步的全球视野下,管理思想在不断创新,评价方法和体系也在不断向着规 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方向改进。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第一,

4、从单一方法的应用到几种 方法组合应用。虽然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应用和存在的合理性,但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 具有所有领域中的最好属性,所有的评价技术都有可能漏掉有价值的信息,把几种方法整 合到一个框架中会得到比单一应用更好的特性。第二,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在收集信 息的过程中,从静态评价到动态评价转向,更趋合理,也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延续性。第三, 更注重方法的应用背景。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应用的假设前提,先进的方法要符合它要评 价的内容才能得到好的结果。第四,更加人性化。以往先进的评价工具往往过于复杂,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不理解而不能被广泛应用。现在的评价方法在不断改进 的基础上,在注重

5、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注入了人性化的特征,更加简单实用。二次相对评价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二、二次相对评价法及其局限性1.二次评价方法的原理在现实世界的同行企业中,客观的基础条件存在着很大区别,因此等量的投入往往 获得不等量的产出,因此绝对的评价指标经常忽略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造成的影响,不 能真正评价由于经营管理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基于此,冯英浚等在 1995 年提出了二 次相对效益的评价方法,有效地剔除由于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无论基础 条件好坏与否, 只要测评的指数增长幅度大就会得到较高的测评结果。作为一种动态的相 对效益测算方法, 二次相对效益指标可以作为各企业

6、由于主观努力使得被测评单位效益提 高的一种衡量方法, 从而真正体现由于经营管理中主观努力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吴育华等人(1999)提出了能反映 AHP 模型中决策者偏好的一个带有 AHP 模型约束 锥的 DEA 模型,记为 DEAHP 模型。受二次相对效益思想的启发,毕克新等人于(2000)提 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二次相对评价法,其实质都是层次分 析法和数据包络方法的集成。 首先,为描述评价对象客观基础条件的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评价对象 以往的状况进行测算,得到的指数体现评价对象的实力,反映其客观基础条件的优劣,称 这个指数为参考指数;用同样的方

7、法对企业当前的状况进行测算,得到的指数称为当前指 数。由参考指数和当前指数组成的数组称为评价对象的指数状态。其次,根据评价对象指 数状态的变化反映其有效主观努力程度。这一过程是在 AHP 评价基础上进一步采用 DEA 方法进行的相对评价,称为二次相对评价,称其结果为二次相对评价值。将参考指数作为 一种输入,当前指数作为一种输出,代入 DEA 中的 BCC 模型,构造出指数状态前沿面, 再根据评价对象负偏离指数状态前沿面的程度,测算出反映其有效主观努力程度的二次相 对评价值。这种评价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在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上建立指 标体系和选定权参数,测算的是指数状态的相对有效

8、性,而且 DEA 方法本身考虑到规模收 益变化,对不同层次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 影响,反映人的有效主观努力程度。2.二次相对评价的计算方法 (1)二次相对评价方法的几何解释假设有 3 个对象参加评估,先由 AHP 法算出当前指数,指数状态分别为 A(X1,Y1), B(X2,Y2),C(X3,Y3)。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把参考指数作为横坐标,把当前指数作为纵坐标, 评价对象 B 的参考指数介于评价对象 A、C 之间,即 X1X2X3。如果评价对象 B 的指数 状态 B(X2,Y2)低于 A(X1,Y1)与 C(X3,Y3)的连线,则评价对象 B 的

9、有效主观努力程度不如评 对象 A 和 C。A 和 C 的连线可以认为是 A,B,C 三者的相对有效前沿面,B 在该前沿上投影为 B(X2,Y2),则 Y2 与 Y2 的比值 就是反映 B 有效主观努力程度的二次相对价值。在实际 应用过程中,对于有多个评价对象的情况,可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得指数状态 可能集的前沿面,从而测算出二次相对评价值。(2)评价公式引入指数状态及指数状态可能集的概念,假设 xj,yj 分别为第 j 个参评对象的参考指 数和当前指数,且(xj,yj)E1,E1 为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出的各参评对象综合指数的集合,则 称数组(xj,yj)为第 j 个参评对象的指数状

10、态,称凸集。为由指数状态(xj,yj)0n 组成的指数状态可能集, 其中(x0,y0)=(0,0)。数据包络分析面 向输出的 BCC 模型为,若最优值 Z*1, 称该参评对象处在指数状态可能集 T 的前沿面上;若 Z*1,该参评 对象不在 T 的前沿面上,令显然处在 T 的前沿面上,称为在指数状态可能集 T 前沿面上的 投影。综合以上两种情况,称 1/Z*100%为第 j0 个企业的二次相对评价值。由可见,二次相对评价值是每个参评对象的当前 指数占在相同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值的百分比。(3)二次相对评价法的局限性AHP 是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T.L.Saaty 在 70 年代中期提出并用于决策分

11、析和决策组织, AHP 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可用于解决对任何数量的多目标、多准则、多决策者问题。 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 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确定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几乎涉及任 何科学领域,对那些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使它该方法强调人 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客观性,并通过特定模型将人们的思维判断规范化。但是它的 假设前提是决策层之间的单向层次关系和元素内部相对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而未能考虑 到同一决策层和层

12、次之间的反馈和影响。但实际工作中对总目标进行分解时,时常会遇到 各因素交叉作用的情况,这时 AHP 模型就无能为力了。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

13、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

14、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

15、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