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400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小 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 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 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 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 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因来看,社会 功利化的评价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

2、育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长 期性、功效的隐形性和职业教育效果的显现性、速成性之间的矛盾又加剧了人们对人文素 质教育的忽视。从内因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自我放弃使其无法拥有一颗平常心接 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洗礼和教化,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一、社会大环境功利化的制约我国目前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目标的同时,容易产生科技崇拜意识。反映在教育思想上总会有 意无意地弘扬技术的作用,削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作用。同时实用主义、商业主义、 金钱主义、庸俗文化、分配失衡诸种因素在外围上包围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人们对人文 素

3、质教育的价值认识发生偏差,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生态环境恶化。再则,高层次专业技 术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白热化竞争,也 从客观上加剧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竞争,一些急需高级技术人才的企业更加重视业 务能力水平而忽视员工隐性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由于现实的就业压力和近期的市场导向 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的要求定单生产合格的员工,关注员 工对先进设备的熟练使用和先进工艺的娴熟掌握。在这个校企互利的合作过程中,技术教 育的价值大大掩盖了人文教育的价值,并深刻左

4、右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活动, 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被充分重视的现状。二、职业教育速效性与人文素质教育潜隐性之间的矛盾制约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高等教育与社会现实文化结合得过于紧密之时,总是预示着 大学人文精神的衰落之日。日本教育家永进道雄曾告诫人们要警惕现代大学的危机,他指 出:当大学与企业结合得过于紧密,学术上又过于反映出实用性的时候,大学的创造性就会 枯竭 ,而这种状况正是我国高职教育津津乐道的办学特点,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校企合作为特色。面对新的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不断产生,旧的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持续消 退的现实,面对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要求,职业教育所表现的速效性、

5、撑杆跳的 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潜隐性、长期性的特点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则是终身教育过程,强调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需要个体自己去体会、理解和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及其完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和深 化过程将伴随人的一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见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从表面上是中 看不中用。职业教育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和教学计划,是一种典型的职前准备教育,这些知识的习得和技术的掌握都具备在较短的 时间内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用,创造直接经济价值的功能,可谓

6、立竿见影,看得见摸得着。 同时,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坚持小批量、高频率、快节奏为社会培养一些特殊行业的 急需人才,也是高职教育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这种实用性的教育目的必然给学 校造成学科结构的片面化,形成了课程结构不平衡的弊端,使人文素质教育难以形成良性 循环,进而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p class=三、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盛行的制约能力本位兴起于 20 世纪 20、 30 年代的欧美国家,其后迅速被许多国家效仿和采纳。能 力本位职教体系曾一度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能力指标为核心的 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以胜任一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可以量化的能

7、力与知识的培 训,使受训者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与资格,强调使受教育者获得预期的职业能力,适 应就业、生产与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具体、明确、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志趣、潜能发展 关注不够。比如,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技能,不大重视有利于人的身心 发展的知识和养成教育;比较强调学习、模仿,不大强调创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使得 职业教育实际上被定位于外显的技能与技术的教育的层面,特别是当它与其他类型教育进 行比较时,它是偏重于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技能、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容易使职业教育演 变为一种授人谋生技艺的作坊,其结果是容易导致个体生命束缚于某种特殊能力,束缚于 某种特定职业,束缚于某一简

8、单的劳动工序上。在能力本位的选择走向中,学生的头脑中 被烙上了深深的职业印记。学生和家长习惯于把所学的专业与某一职业乃至于将来的就业 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现在上学就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特别是在人才市场的竞争 日趋激烈的今天,相当多的学生把谋职就业作为学习的第一推动力,至于其他相关的学科 则似乎无暇顾及。这种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选择导向束缚了人的更大 适应性发展,成为了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又一因素。四、学生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制约尽管当前有许多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利的因素,但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 教育的自我放弃更是不容忽视的原因。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从小学

9、到高中都围绕着升学 指挥棒旋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被遏止,学生普遍对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思想文化素 质教育重视不够。到了大学之后,这种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漠视或偏见并没有得到改变。不 少高职生思维体系和观念构成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浓烈,一提到人文知识认为就 是枯燥乏味的东西,一谈到人文素质教育就说少提些老掉牙的东西。许多学生将人 文素质教育课程列入副科行列,上课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睡觉者有之,看其他书籍者有之, 溜之大吉者有之,相当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隐性功效认识不够,认为人文知识没有用处, 除了浪费人的时间和精力外,并不会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或者政治利益,是空 洞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大

10、道理,离活生生的现实遥远。这种情绪和观念势必影响到自己主 动去阅读中外文学艺术名著、接受哲学的智慧、领略艺术的高雅,使其无法拥有一个正确 的心态去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洗礼和熏陶,也就无法去体验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的作用,当然也就无法获得人文素质教育的感受,濡染人文的情怀和提升人文的 境界。这种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和排斥是可怕的,一切外因都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 生个体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自我拒绝成为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力的重要原因。p class=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11、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13、,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