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5706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模块药理复习题 1.比较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不同。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镇痛药 作用部位 外周 中枢 成瘾性 无 有成瘾性和欣快感 用途 慢性钝痛 各种疼痛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的机制是什么?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解热镇痛 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经痛、神经痛等。降温作用不同于氯丙嗪镇痛作用与阿片类不同 2.抗炎抗风湿抗炎抗风湿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 1-2 倍,最好用至耐受量(3-4g) 。迅速缓解症状:用药后可使风湿热、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1-2 天内退热,关节 红、肿、疼痛减退,血沉下降,主观症状好转,

2、疗效迅速而可靠。应注意毒性反应。 3. 抗血栓形成作用抗血栓形成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合酶, 减少 TXA2 合成, 抑制血 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则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PGI2)生成, 反而 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所以,临床上应用小剂量(每日 40mg)可预防心肌梗塞、脑 血栓及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4. 其他其他 长期规律应用:结肠癌 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驱除胆道蛔虫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 刺激胃黏膜 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而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 抑制 PG 合成 饭后服,同服碳酸氢钠等制酸药或服用肠溶片,可使反应减轻

3、。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或禁用。2 凝血障碍凝血障碍 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抑制肝脏凝血酶元的合成,延长凝血时间。维生素 K 缺乏、血友病及手术前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 3 水杨酸反应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5g/日)应用: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失 常等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 严重中毒:过度呼吸、酸碱平衡紊乱、出血性紫癜、甚至高烧昏迷而危及生命。 措施: 立即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盐排泄,减轻中毒。 4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少数病人可见皮疹、荨麻疹、血管运动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5 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哮喘 (机制) PGE2 生成减

4、少,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 白三烯增加,引起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哮喘患者、有过敏史者禁用。6 瑞夷综合征瑞夷综合征 (Reyes) 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青少年:肝损害、脑病病毒感染时禁 用。3 吗啡的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激动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理效应。 (1)镇痛)镇痛:特点: 作用强大,迅速缓解各种疼痛 ; 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 镇静镇静; 欣快欣快(euphoria) 。 (2)抑制呼吸)抑制呼吸 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 ,造成呼吸抑制,使肺泡 CO2 分压 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 张力的敏感性,并抑制呼吸调整中枢,减慢呼吸频率,降低潮气量 受其它刺激的

5、影响 (3)镇咳)镇咳 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 (4)其他)其他 缩瞳缩瞳: 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催吐催吐: 激动脑干极后区的阿片受体 2兴奋平滑肌兴奋平滑肌 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蠕动减弱,产生止泻及致便秘作用; 兴奋胆道奥 狄括约肌,提高胆囊内压而 致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 兴奋支气管平滑肌,诱发哮喘; 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致尿潴留。 3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 扩张外周血管 降压(直立性低血压)* 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降低中枢交感张力。 促进组胺释放。*:应急患者扩张脑血管 增高颅内压 ,抑制呼吸,致 CO2 蓄 积。4 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作用特点:药理作用与吗啡基本相

6、同。 1.镇痛作用弱,维持时间短。 2.镇咳作用弱。 3.不引起便秘,也无止泻作用。 4.不延缓产程。 5.解救中毒需合用抗惊厥药 临床用途:临床用途: 1.各种剧痛:治疗胆绞痛需合用阿托品 2.麻醉前给药 3.人工冬眠 4.心源性哮喘。5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理作用与机制:主要阻断 DA 受体,阻断 受体、M 受体 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作用:精神病患者服药后,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继续用药,可 使幻觉、妄想、躁狂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等症状逐渐消失,理智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镇静催眠:反应,安静时入睡 特点:

7、可唤醒,无麻醉 机理:感觉传导侧枝 NA 能纤维的 -R上行激活系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神经官能症(小剂量) (2)镇吐作用)镇吐作用: 对胃肠炎、癌症、药物等引起的呕吐有显著的镇吐作用。 对前庭刺激引起的晕动症呕吐无效。机制:小剂量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D2 受体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功能失灵,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 (1)阻断)阻断 受体受体血管舒张,导致血压降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导致血压降低氯丙嗪能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其引起的低血压不能用肾上

8、腺素急救。 (2)阻断)阻断 M 受体受体:类似阿托品作用无治疗意义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机制:阻断结节-漏斗系统的 D2 受体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中枢抑制症状:嗜睡、乏力、淡漠等 M 受体阻断症状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少汗、视力模糊、眼内压升高等 外周外周 受体阻断症状受体阻断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等 2.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原因: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的 D2 样受体DA 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占优势 处理:中枢胆碱受体阻断药(安坦或东莨菪碱)而不能用左旋多巴治疗。 迟发性

9、运动障碍 原因:长期阻断 DA 受体DA 受体上调 处理:抗多巴胺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反加重症状。可试用利血平或毒扁豆碱治疗。 3. 药源性精神异常药源性精神异常 4. 惊厥与癫痫惊厥与癫痫 5.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6. 心血管反应心血管反应与内分泌系统反应内分泌系统反应 7.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昏睡、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宜采取对症治疗,升压可用 NA,禁用 AD。6 丙米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理作用与机制: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情绪提高、精神振奋、思维敏捷。 机制:抑制突触前膜对 NA、5-HT 的

10、再摄取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阻断 M-R 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尿潴留等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降低血压,致心律失常 心肌奎尼丁样直接抑制效应 (缺血性心率失常 ) 抗精神病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可抑制钾-钠 ATP 酶影响心肌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使心肌 自动除极减慢,心肌自律性、传导性降低,从而使心率减慢。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常见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 体位性低血压 ,心律失常 心肌奎尼丁样抑制作用7 癫痫不同类型的首选药物。苯妥英钠大发作、局限性 (首选) 三叉 N 痛、舌咽 N 痛 室性心律失常卡马

11、西平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 三叉 N 痛、舌咽 N 痛苯巴比妥大发作、持续状态等乙 琥 胺小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广谱,大、小混合发作(首选) BZ 类地西泮:持续状态(首选) ; 氯硝西泮:广谱。小发作、持续状态8 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药理作用药理作用:苯巴比妥为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是长效巴比妥类的典型代表。对中枢神经 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加大,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痫。治疗浓度的苯巴比妥可 降低谷氨酸的兴奋作用、加强 r-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突触和多突触 传递,抑制癎灶的高频放电及其向周围扩散。可产生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大剂量对心血

12、管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过量可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致死。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增强中枢 GABA 功能 巴比妥类可激动 GABAA 受体,增加 Cl-内流, 在无 GABA 时也能直接增加 Cl-内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 后遗效应 服用催眠剂量后,次晨出现头晕、困倦、嗜睡、精神不振及定向障碍,称宿醉。2 耐受性 3 依赖性 4 对呼吸系统影响 5 其他: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型性红斑及哮喘等9 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1抗焦虑抗焦虑 小于镇静剂量,选择性抑制边缘系统有关。 2镇静和催眠镇静和催眠 小剂量表现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产生催眠作用:缩短入睡时间

13、,延长睡眠 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3抗惊厥和抗癫痫抗惊厥和抗癫痫 BZ 均有抗惊厥作用,通过抑制病灶的放电向周围皮质及皮质下扩散 终止或减轻发作。其作用机制与促进 GABA 的功能有关。地西泮是目前癫痫持续状态的首 选药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较强的肌松、降低肌张力作用。缓解大脑麻痹患者的肌肉强直。 肌松作用: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抑制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大剂量阻断神经肌肉接头。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通过增强中枢 -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性作用 BZ 类类:中枢各个水平增强 GABA 能的抑制作用,包括脊髓,下丘脑,海马,黑质, 小脑皮质和大脑皮质。 抗焦虑抗焦虑:低剂量抑

14、制边缘系统中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发放和传递。 镇静催眠镇静催眠:与脑干核团内受体作用的结果。 抗惊厥、抗癫痫抗惊厥、抗癫痫:促进中枢抑制性递质 GABA 的功能 中枢性肌肉松弛中枢性肌肉松弛:地西泮在小剂量时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神经元的易化作 用,较大剂量时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安全范围大,毒性低;短期无明显不良反应。 催眠剂量催眠剂量:致眩晕、困倦,头昏,乏力和精细运动不协调等。 10 倍治疗量倍治疗量:仅引起嗜睡 大剂量大剂量:致共济失调,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含糊不清,甚至昏迷和呼吸抑制。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过快心血管和呼吸抑制作用。 长期

15、服用长期服用: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停药戒断症状停药戒断症状:失眠、焦虑、兴奋、心动过速、呕吐、震颤等,比巴比妥类轻。 饮酒及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吗啡、抗惊厥药)可增强本品毒性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驾驶员、高空作业、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者慎用。10 比较苯巴比妥和地西泮作用的不同特点。苯巴比妥地西泮1 镇静催眠作用中枢非特异性药。随剂量增 加产生镇静(小) 、催眠 (中) 、抗惊厥和麻醉(大) 、 延脑麻痹(过) ,呼吸抑制, 循环衰竭死亡。 长期应用,停药后快波反跳长期应用,停药后快波反跳中枢性特异性药(BZ 受体) , 速效、高效、安全。取代了 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 为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首 选;很大剂量无麻醉。 不良影响较小,故为首选。不良影响较小,故为首选。延长,病态焦虑,激惹易怒,延长,病态焦虑,激惹易怒, 多梦,惊恐;呼吸、循环系多梦,惊恐;呼吸、循环系 统反应导致停药困难(被迫统反应导致停药困难(被迫 重新用药)重新用药)2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催眠量)(催眠量) ,危重患者采,危重患者采 用用 生效快的异戊巴比妥钠盐。生效快的异戊巴比妥钠盐。 强直痉挛性发作和部分性癫强直痉挛性发作和部分性癫 痫发作(苯巴比妥)痫发作(苯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