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88614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术研究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金晓黛 浙江财经学院摘我国会计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早期的会计计量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 【 要】 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 、单式簿记法和复式簿记法这三个主要阶段,到当今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向国际标准靠拢,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发 展进入成熟时期,但在整个封建社会 ,通过研究我国会计历史不难发现,国家在整个会计变迁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大作用,也就是说,中国会计史结合当今实际,科学地预测我国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始终贯穿着政治权力施加的影响。通过比较西方会计发展历史, 【关键词】会计发展史 政治权力 趋势已有三千年之

2、久,早在文字出现以前,就 我国会计历史源远流长 , 有用符号、图画记录狩猎收获的习惯 ,而此后会计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 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是作为国家计算财政收入支出的手段 ,而民 间的会计相对而言则并不发达 ,直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会计在民间的应用才活跃起来。本文将研究中国会计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 ,得出会计史发展特征, 并且分析表现、成因及影响,同时通过比较西方会计史发展加强结论,最后总结上文提出几点中国会计史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预测 。质的会计账目,是检查和落实财政和赋役项目情况的基础措施。 唐代会计的另一个突破就是 长行旨条

3、 的颁布,这是我国财政史上最早的同时也是中式会计史上最早的全国统一会计科目。财政预算制度,。公元 年,设置“三司会计司 ” 南宋的 “审计院 ”设置,以及明、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以及继承两宋朝的“之制所实行的会计录 编纂制度与钱粮 “四柱清册 ”编报制度等,也依然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中式会计基本上沿用唐宋的会计方元明清时期。 元明两朝, 法。清朝我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同时封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最高峰,中式会计也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随着西式会计的引入 ,中式会计趋于衰落。 原因及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缓慢。自秦朝建立起统一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央集权国家之后

4、,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封建小农经济形成了,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生产的主要而是为了自给自足,这就造成了农业和手工业长期目的不是为了交换,处于低下、缓慢、分散的发展中。 而商品经济的特点要求人民离开土地,冲击了封建经济的稳定性,并且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封建统治者只有利用强大的政治力量将商品经济的发展划定在一个可既不影响自然经济,也使得商品经济得以生存。接受的范围内,在这样的环境下,民间的会计自然无法健康发展,而会计作为一种统计工具被中央权力很好地利用起来了,但是封建经济实质上要求的不是进步而是守旧,这就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的作用 ,这也是我国会计发展

5、在明清时期被西方赶超的重要原因。因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农业是封建时期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此历代的统治者看重农业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然而各朝各代的统治者“虽然对待商人的态度不同,但从总体上来说, 重农抑商 ”的政策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不断地被统治者沿用。国营专卖制度从西周以来,到汉武帝系统地推行发展了这一制度 ,实行盐铁专卖,而后成为后世各王朝的楷模 ,并不断地扩大专卖的范还用其他的方围。中央政权除了对主要日常用品进行垄断经营以外,式打击商人。自秦起,历史上各朝均有颁布贱商法令,如汉武帝时期向商贾、销对商人的土地征税,以及不允许商售商品的手工业者加重征收财产税,人的后代入仕等等。但无论哪朝哪代,统

6、治者最重要的手段还是加以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来打击商贾,这些政策不仅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轻视商业的风气。重农抑商的思想商业为末是当时主流观念。自战国后期开始,虽然到了明清时期有的思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想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动摇主流的经济思想。 韩非将农与本、工商与末联系起来,提出了 “农本工商末 ”的口号,而且将工商业五蠢”之一,认为工商业是威胁到王朝稳定的人,从而主张 “重者称为“。本抑末” 贾谊也在新语中将农业称之为本业,认为只有农业劳动者,才是自食其力的生产者,各种“末民”只是“糜之者 ” 只有 “重本抑末 ”才能实现政治稳定。而这些思想恰

7、好就是封建统治者需要的。受到阶级意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当时的思想家也就是封建王朝中国会计发展史概述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因为有了记 古代会计。在原始社会时期, 数的必要,出现了刻木记数,结绳记事等记数的手段 。 奴隶社会取代原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早期的会计制度。 大约在西始社会后,周前后,我国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 。 中国古代会计制度经过各朝各代 的发展,完成从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演变过程 。 近代会计。近代会计开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 新中国建立之 初,我国借鉴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构

8、建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 ,实行了统一的会计制度 。经过“大跃进” “和 文革 ”的两次动荡时期,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工 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几乎荡然无存 。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示范作用在会计核算制度演变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 的出现为会计研究公报 ” ) 现代会计。以公认会计准则的 “ 起点。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包括 项基本准则、 项具 年 月 日 , 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 年月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 轨,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 ,能够独立实

9、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史发展特点国家主导 二、纵观我国会计史变迁的整个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整个会计 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这一点和西方尤其是美英两国的会计发展史有所不同,在欧美国家,会计的发展主要是靠会计职业界来推 动的,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国家才开始介入 。 文章中主要探讨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央政府对会计发展的主导 。 各个朝代的表现 。,法经在用法律手段规封建社会早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典 ,秦律 和 财章 对经范经济行为方面做了第一次尝试 。 秦朝颁布了 济活动使用法律管理 。两汉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时期,同时也是经对会计有更高的要求。 编户制度、上计制度和盈利理济大发

10、展的时期 , 论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为中式会计之后的发展垫定了基础。 北周的计帐户籍之法,不仅为后来的隋朝所集成,更是盛唐时期的户籍计帐的源头。所谓计帐,就唐宋时期。唐代继续实行前代的计帐户籍制度 ,归类计算,是一种具有预算性是根据户籍资料和国家规定的收入项目 ,学术研究重农抑商政策的制定者 ,加上文人受到的教育就是 “君子不言利 ”等鼓 吹“重本抑末”的传统思想,更加加重了社会对商业的轻视 ,因此我国古代历史上没有专门的会计思想家 ,更何况是能够对会计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会计著作了 。会计大体上是为国家 结论。从整个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来看,直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导致资本主义萌芽 ,民间会计才财

11、政服务的,活跃起来。会计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中央更好地统治地方,统计各地的户籍人口 、落实财政政策才不断地发展完善,并且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也更倾向于为中央服务 ,便利中央的管理。因此,从整个中国会计史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 ,在会计史发展过程中,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是交织在一起的 。 中央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成为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的和唯一的推动者 ,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愿在制度安排中均被忽视 。,程它的研究目标在于改革会计学课程设置体系,推进我国会计史教,学。三是会计史比较研究最终形成会计史比较研究的专题体系。明 现代会计史研究是重点。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组成立之时, 确其指

12、导思想之一是:要全面研究中国和国外会计发展的历史 ,总结会 计发展规律,并且要坚持把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国现代会计发展的为现实服务。当前的很多会计问题在现代会计发展过程中己经方面, 存在,是现代会计的延伸。加强对现代会计发展历史的研究 ,可为当前我国的会计改革提供更有力、更直接的参考。并且借鉴西 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引入。 创新会计史研究的方法,方的历史研究方法,为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服务。我国的会计发展一直落后 加强会计研究的国际交流。近代以来, 于西方,这与中国历史上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不无关系。因此自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会计便重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中国会计发展。自上世纪 年代开始,中国会

13、计史学者就多次出席国际会计史学术会议, 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并且作主题发言,宣传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介绍中国现代会计改革发展。 年郭道扬教授在日本京都第六届国际会计教育 会议上作国会计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题发言; 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会计史学家大会上作题为 论中国会计的 历史贡献的主题演讲; 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九届世界会在 计史大会上,付磊教授作了报告;刘仲文教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 八届世界会计史大会作国会计学团体的发展 。演讲同时,国外如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会计史学者,也多次到中国访 问、研讨,与中国学者进行了的学术交流。 中国学者的会计史论文,也多次发表在国际

14、著名学术刊物上。中西方会计发展历史比较 三、西欧的封建化过程 政治经济坏境差异 。 直到公元十一世纪后,才基本完成,这一历史进程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 。 然而,封建中世纪的城市的建立与发展,鼎盛时期只经历了短暂的辉煌 。而后商业的兴起,仅仅二百年左右,西欧便很快进入到经济专业化的兴旺发达时期 ,这种演进速度又比中国快了 年左右。 公元后第二个千年会计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拉开了帐幕 ,此后,中国同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自然而然两者在会计发展方面的差距也逐步扩大 ,这的差距越来越大,是公元十一世纪至二十世纪世界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 。十八至十九世纪间产业革命的兴起 ,股份公司的出现,所

15、有权和经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西方会计崛起是资营权的分离,本主义经济军先在西欧产生 、发展之必然结果,其后,它在近代会计发展史上占据支配地位,又是科学技术进步、产业革命在西欧发生与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必然结果 。通过考察和对比 ,可以发现在十五世纪以前 ,我国会计发展的进程在许多方面超过西方 。但是自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经济的约束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使得会计没有本质性的进步 ,开始明显地落后于西方。轻理论。 年,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的巴其阿勒发 重实践, 表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 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复式记账法,这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而我国的第一部 会计

16、著 作蔡 锡 勇 的连环帐谱一书直到 才问世。 中国与西方相比,学科建设偏弱,经验多于理论,注重实践,没有像西方那样的会计学著作,就算有也仅仅是零散地分散在其他的文献中 ,没有独立成书。结语 五、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环境的变迁,中国会计发展在经历了萌芽传统的中式簿记时期到新式会计时期阶段,其发展有着丰富的政阶段、治和经济原因。首先,经济的发展是会计发展的首要原因 。 其次,会计 的供求关系对会计的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 再加上政策环境、风俗习惯等都会促进或制约会计的发展。 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自然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再加上由此而产生的重农抑商的风俗,使会计的发展受到了很 大的限制。自然经济中以政府官厅会计为主的会计实务对会计思想的需求极其有限,重农抑商风俗使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极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