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55203 上传时间:2018-04-27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63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环评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项 目 名 称 :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 政配套工程三项目政配套工程三项目 建 设 单 位建 设 单 位 :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 杭杭 州州 忠忠 信信 环环 保保 科科 技技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 国国 环环 评评 证证 乙乙 字字 第第 2051 号号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 2017 年年 8 月月 目目 录录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 6 3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

2、况 . 10 4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 14 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7 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1 7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 22 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8 9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 29 1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吴建中 联系人联系人 江聪 通讯地址通讯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前程路

3、28 号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13758132167 传真传真 -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311115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余杭区瓶窑镇 立项审批立项审批 部门部门 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批准文号 余发改中心 2017175 号 建设性质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行业类别 及代码及代码 N7810 市政设施管 理 用地用地面积面积 (m2) 157.41 亩 绿化面积绿化面积 (m2) 40300 总投资总投资 (万元)(万元) 21120.477 其中:环保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投资(万元) 1236.2 环保投资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占总投资 比例比例 5.85% 评价经费评价经

4、费 (万元)(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预期投产日期 2019 年 02 月 1.1、项、项目由来目由来 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需要,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拟在余杭区瓶窑镇实施“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 根据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于 2017 年 6 月 14 日出具的 关于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余发改中心2017175号, 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拟建设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基础、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综合管线等配套设施工程。项目用地面积为 104939m2(约为

5、157.41 亩) (具体以实测为准) 。 本评价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不含安置点地上建筑建设内容。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营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国家环保部令第 33 号建设项目环2 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6.01) ” ,本项目属于“U、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147、管网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杭州忠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051 号)

6、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有关文件,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后,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2015.01.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年修订) (2016.01.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2008.6.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01,2016.11.07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7、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 (2003.09.01,2016.7.02 修订,2016.9.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 (2012.7.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国家环保部令第 3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01) ;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6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02.14)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 (2013.5.01) ; 中华人民共和

8、国国务院令第 641 号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01.01 实施) 。 1.2.2、地方法律文件 浙江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令第 288 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3 法 (2011.12.01,2014.3.13 修正) ;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稿) (2016.7.01 实施) ;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06.6.01 实施,2013 年修订)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8第 5 号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8.9.19 实施,2013 年修订)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浙政办发201486 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

9、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4.7.25实施) ; 浙江省环保厅办公室 浙环发201210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 (2012.2.24) ; 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2006.8.24) ;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政函201571 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的批复 (2015.6.29) ;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令第 321 号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14.3.13) ;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政发200734 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 (2007.6.11) ; 浙江省环

10、保厅 浙环发200976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 (2009.10.28) ; 浙江省环保厅 浙环发201428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4.5.19) ;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杭政办函201350 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2013 年本)的通知(2013.4.02) 。 1.2.3、技术规范及技术资料 国家环保部 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国家环保部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 4 国家环保总局 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11、; 国家环保部 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 国家环保部 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 国家环保部 HJ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 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 1.2.4、项目技术文件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1.3、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根据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于 2017 年 6 月 14 日出具的 关于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余发改中心2017175 号,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拟建设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

12、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基础、 市政道路、 景观绿化、综合管线等配套设施工程。项目用地面积为 104939m2(约为 157.41 亩) (具体以实测为准) 。 本评价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良渚申遗瓶窑镇外窑村安置点基础及其市政配套工程三项目,不含安置点地上建筑建设内容。 1.4、公用工程公用工程 1、交通、交通 从地块区域布局来看,该项目周边现状无已建成的道路,主要道路交通有南侧在建的精工西路。 2、给水给水系统系统 该工程取用城市给水管网作为安置点内的生活、消防供水水源,设计从市政给水干管引出给水管,并在农居点内形成环网,在此环网上引入给水管供农居点内的生活和消防用水。生活

13、用水,道路、绿化浇水均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由当地水厂进行供水。供水能得到保障。 3、排水系统、排水系统 该项目的排水主要分为生活污水排放和天然降水造成的雨雪水排放。 室内采5 用废污分流,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建筑屋面及室外场地雨水均为有组织排水,雨水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室外管网收集经室外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后统一外排。 4、供电、供电 该项目由当地电网供电,有强大的供电保障,完全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5、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项目区域具有强大的通信网络, 具有比较完善的有线通讯网络和无线通讯设施,以先进的数字传输系统为主体的数据通讯、移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网络。程控网络,无线寻呼、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已开通,电传、传真、因特网等邮电通讯设施配套完善。 6、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水泥、石膏板、墙面涂料、抛光砖等材料可就近采购,按照就近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道路运输条件好。 1.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