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81206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xcel函数应用之财务函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应用之财务函数像统计函数、工程函数一样,在 还提供了许多财务函数。财务函数可以进行一般的财务计算,如确定贷款的支付额、投资的未来值或净现值,以及债券或息票的价值。这些财务函数大体上可分为四类:投资计算函数、折旧计算函数、偿还率计算函数、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它们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用这些函数不必理解高级财务知识,只要填写变量值就可以了。在下文中,凡是投资的金额都以负数形式表示,收益以正数形式表示。 在介绍具体的财务函数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财务函数中常见的参数: 未来值 (期间数 (贷款)期,即该项投资(或贷款)的付款期总数。 付款 (数值在整个年金期间保持不变。通常 括本金和利息

2、,但不包括其他费用及税款。 现值 (如,贷款的现值为所借入的本金数额。 利率 (类型 (在月初或月末,用 0 或 1 表示。 日计数基准类型( 0 或省略代表 30/360 ,为 1 代表实际天数/实际天数 ,为 2 代表实际天数/360 ,为 3 代表实际天数/365 ,为 4 代表欧洲 30/360。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的财务函数的应用。在本文中主要介绍各类型的典型财务函数,更多的财务函数请参看附表及相关书籍。如果下文中所介绍的函数不可用,返回错误值 #请安装并加载分析工具库加载宏。操作方法为:1、在 工具菜单上,单击加载宏 。 2、在 可用加载宏列表中,选中分析工具库 框

3、,再单击确定。 一、投资计算函数投资计算函数可分为与未来值 关,与付款 关,与现值 关,与复利计算有关及与期间数有关几类函数。 1、与未来值 关的函数 付款 关的函数 3、与现值 关的函数V、复利计算有关的函数期间数有关的函数者将重点介绍 数。 (一) 求某项投资的未来值 们经常会遇到要计算某项投资的未来值的情况,此时利用 V 进行计算后,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益的投资。数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某项投资的未来值。 语法形式为 FV(pv,其中 各期利率,是一固定值,总投资(或贷款)期,即该项投资(或贷款)的付款期总数,各期所应付给(或得到)的金额,其数值在整个年

4、金期间(或投资期内)保持不变,通常 括本金和利息,但不包括其它费用及税款,现值,或一系列未来付款当前值的累积和,也称为本金,如果省略假设其值为零,数字 0 或 1,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如果省略 t,则假设其值为零。 例如:假如某人两年后需要一笔比较大的学习费用支出,计划从现在起每月初存入 2000元,如果按年利 按月计息(月利为 12),那么两年以后该账户的存款额会是多少呢?公式写为: 12, 24,1) 图 1(二) 求投资的净现值 数基于一系列现金流和固定的各期贴现率,返回一项投资的净现值。投资的净现值是指未来各期支出(负值)和收入(正值)的当前值的总和。 语法形式为:

5、 .) 其中,各期贴现率,是一固定值;. 到 29 笔支出及收入的参数值,. 所属各期间的长度必须相等,而且支付及收入的时间都发生在期末。需要注意的是:次序使用注释现金流的次序。所以一定要保证支出和收入的数额按正确的顺序输入。如果参数是数值、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或表示数值的文字表示式,则都会计算在内;如果参数是错误值或不能转化为数值的文字,则被忽略,如果参数是一个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值部分计算在内。忽略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字及错误值。 例如,假设开一家电器经销店。初期投资¥200,000,而希望未来五年中各年的收入分别为¥20,000、¥40,000 、¥50,000 、¥8

6、0,000 和¥120,000。假定每年的贴现率是8%(相当于通贷膨胀率或竞争投资的利率),则投资的净现值的公式是:=2, 8)+开始投资的 ¥200,000 并不包含在 v 参数中,因为此项付款发生在第一期的期初。假设该电器店的营业到第六年时,要重新装修门面,估计要付出¥40,000,则六年后书店投资的净现值为: =2, 8, 投资的净现值的公式是:=2, 8) 图 2(三) 求贷款分期偿还额 数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投资或贷款的每期付款额。数可以计算为偿还一笔贷款,要求在一定周期内支付完时,每次需要支付的偿还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分期付款 。比如借购房贷款或其它贷款时,可以

7、计算每期的偿还额。 其语法形式为: pv,fv,其中,各期利率,是一固定值,总投资(或贷款)期,即该项投资(或贷款)的付款期总数,现值,或一系列未来付款当前值的累积和,也称为本金,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 假设其值为零(例如,一笔贷款的未来值即为零), 0 或 1,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如果省略 假设其值为零。 例如,需要 10 个月付清的年利率为 8%的¥10,000 贷款的月支额为: %/12,10,10000) 计算结果为:-¥1,(四) 求某项投资的现值 数用来计算某项投资的现值。年金现值就是未来各期年金现在的价值的总和。如果投资回收的当

8、前价值大于投资的价值,则这项投资是有收益的。 其语法形式为: PV(fv,其中 各期利率。总投资(或贷款)期,即该项投资(或贷款)的付款期总数。各期所应支付的金额,其数值在整个年金期间保持不变。通常 括本金和利息,但不包括其他费用及税款。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支付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 假设其值为零(一笔贷款的未来值即为零)。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 例如,假设要购买一项保险年金,该保险可以在今后二十年内于每月末回报¥600。此项年金的购买成本为 80,000,假定投资回报率为 8%。那么该项年金的现值为: 2, 12*20,600,0) 计算结果为:¥负值表示这是一笔付款

9、,也就是支出现金流。年金(¥现值小于实际支付的(¥80,000)。因此,这不是一项合算的投资。 图 3二、 折旧计算函数折旧计算函数主要包括 些函数都是用来计算资产折旧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这里,对于具体的计算公式不再赘述,具体选用哪种折旧方法,则须视各单位情况而定。 三、偿还率计算函数偿还率计算函数主要用以计算内部收益率,包括 个函数。 (一) 返回内部收益率的函数数返回由数值代表的一组现金流的内部收益率。这些现金流不一定必须为均衡的,但作为年金,它们必须按固定的间隔发生,如按月或按年。内部收益率为投资的回收利率,其中包含定期支付(负值)和收入(正值)。 其语法形式为 其中 数组或单

10、元格的引用,包含用来计算内部收益率的数字,须包含至少一个正值和一个负值,以计算内部收益率,函数 应确定按需要的顺序输入了支付和收入的数值,如果数组或引用包含文本、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这些数值将被忽略;对函数 算结果的估计值,用迭代法计算函数 始,函数 断修正收益率,直至结果的精度达到 如果函数 过 20 次迭代,仍未找到结果,则返回错误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为函数 计算提供 ,如果省略设它为 0%)。如果函数 回错误值 #或结果没有靠近期望值,可以给 一个值再试一下。 例如,如果要开办一家服装商店,预计投资为¥110,000 ,并预期为今后五年的净收益为:¥15,000、¥21,000

11、、¥28,000、¥36,000 和¥45,000。分别求出投资两年、四年以及五年后的内部收益率。 图 4在工作表的 6 输入数据 所示,计算此项投资四年后的内部收益率1:计算此项投资五年后的内部收益率 1 : 计算两年后的内部收益率时必须在函数中包含 1: (二) 用 数计算某项投资的实际赢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要评估当前某项投资的运作情况,或某个新企业的现状。例如某承包人建议你贷给他 30000 元,用作公共工程建设资金,并同意每年付给你 9000 元,共付五年,以此作为这笔贷款的最低回报。那么你如何去决策这笔投资?如何知道这项投资的回报率呢?对于这种周期性偿付或是一次偿付完的投资,用 数可

12、以很快地计算出实际的赢利。其语法形式为 pv,fv,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取存放数据的单元格,并按上述相似的方法把此单元格指定为百分数 的格式。 2、插入函数 开粘贴函数对话框。 3、在 粘贴函数对话框中,在输入偿还周期 5(年),在输入 7000(每年的回报额),在输入30000(投资金额)。即公式为=,9000,、确定后计算结果为 这就是本项投资的每年实际赢利,你可以根据这个值判断这个赢利是否满意,或是决定投资其它项目,或是重新谈判每年的回报。 四、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又可分为计算本金、利息的函数,与利息支付时间有关的函数、与利率收益率有关的函数、与修正期限有关的函数、与有价证券有关的函数以及与证券价格表示有关的函数。 1、计算本金、利息的函数利息支付时间有关的函数与利率收益率有关的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