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80281 上传时间:2017-02-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8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_NoRestriction(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期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年 6 月 5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 周淑芹 王晓楠 周启扉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畜产品将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绿色畜产品的特点以及发展绿色畜产品的重要性,同时对绿色畜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为发展绿色畜牧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畜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畜产品;生产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卫生、安全、营养和风味越来越重视,随之应运而生的绿色食品成为国内

2、健康消费的新时尚,也是产品打入国际大市场的重要措施。绿色畜产品是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绿色食品,促进绿色食品的健康发展而产生的。绿色畜产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畜产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畜产品。 在畜牧业生产中,人们把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畜禽产品统称为绿色畜禽产品,包括肉、蛋、奶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绿色畜禽产品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无任何污染条件下生产的畜禽产品;第二类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药而生产的畜禽产品;第三类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作用强、代谢快、毒副作用小、残留量低的非人用药品和添加剂而生产的符合绿色食品要

3、求的畜禽产品。 一、充分认识发展绿色畜产品的重要性 1发展绿色畜产品是人类健康的需要 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一方面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 另一方面又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等化学药品,以期增加产量。这些做法的后果是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现代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肉、禽、奶、蛋等畜产品,但这些畜产品的安全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科学家已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青少年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均与畜禽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及药物的滥用与残留有关。上述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动物机体本身对残留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人类通过食物链形式

4、食用这些畜产品后,导致人体本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致使抗生素对人类疾病毫无作用。曾经在我国广东、香港发生的兴奋剂事件,在辽东、辽西地区发生的儿童四环素牙,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肉鸡激素埋植剂造成男人雌化等现象均是动物体内药物超量残留的结果。因此,解决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和药物残留问题,生产无毒、无害的畜产品成为我们畜牧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2发展绿色畜产品是增强市场竞争力 的需要 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绿色、 安全、优质、高效的畜产品将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畜产品的绿色、安全倍受社会关注,深受人们青睐,将来,畜产品的质量更受重视,不是绿色安全的畜产品,就不可能有大的市场;相反

5、,也会因此阻碍畜牧业生产的大发展。 我国畜产品在出口方面常常因为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而出现贸易纠纷、索赔等问题。发展绿色畜牧业不仅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畜产品出口。同时,食品安全还影响到国家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常常引发贸易战,恶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据市场调查表明:标有“绿色”、“无公害” 等标志的畜产品,第 1 期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年 6 月 6比市场同类产品销售价格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很受消费者喜欢。因此,畜牧养殖企业应把着眼点放在发展安全、绿色畜产品上,在“绿色” 上做文章, 出点子,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6、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知名品牌。以品牌战略占领市场,抢占市场制高点。 3发展绿色畜产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从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历程看, 人类在追求肉、蛋、奶的数量增加的同时,经济效益和人们的消费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满足,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草原退化、沙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从绿色食品本身的发展来看,它所追求的就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发展绿色畜牧业,要求饲料、饲草在无污染的环境下生产,同时对动物粪便的处理必须采取环保的办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起

7、到积极的作用。 2006年4月,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增长并重,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怎样从实际出发理清畜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实施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手段,谋求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因此,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出绿色新产品,须及时把畜禽养殖的环保工作提上日程,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建有配套的粪便处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严格控制畜禽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和环境恶化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畜肥粮的生态循环。 二、影响绿色畜禽产品生产

8、技术的因素 1饲料 饲料品质与安全性直接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表现及机体的健康水平,而且通过动物及动物产品影响人类健康及食物链上其他成员的安全,甚至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冯定远,2005)优质安全的饲料,能够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极致发挥,而劣质饲料或有害成分超量的饲料,轻者抑制动物的生长发育,重者还会导致动物致病死亡。如最近几年英国发生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我国“兴奋剂” 等因饲料安全问题引发的事件, 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饲料的营养水平和安全卫生是否符合标准,是影响绿色畜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2药物及添加剂 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用药物控制疾病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9、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有不少养殖场存在药物及添加剂正确使用的误区:在动物预防性投药阶段,使用国家禁止的药物如安眠酮、氯霉素及其制剂、硝基呋喃类等;肉用仔鸡生长周期使用抗球虫药如球痢灵、球痢酚;为增加畜产品色泽,饲料中添加蛋黄、蛋皮着色剂如阿散酸、洛克沙胂等;为缓解应激用药添加金霉素、土霉素等;为促生长和提高饲料效益用喹乙醇、土霉素添加剂等。这类药物存在很高的药物残留,如果不严格执行停药期的有关规定,就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药残严重超标(卜群等,2006)。还有一些生产者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在饲料中添加激素类、镇静催眠类等国家违禁药物。据报载:由于吃了含有违禁的“盐酸克伦特罗” 残留的猪肉,人会出现头痛、

10、恶心、肌肉震颤等中毒症状(屈健等,1999)。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药物及添加剂对绿色畜产品生产的影响。 人类的某些疾病与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和其它化学合成物质残留有关,如饲料中抗生素等药物的大量使用,会使人体对化学药物产生第 1 期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年 6 月 7钝化反应甚至出现耐药性,给治病带来困难。人食入含高铜的畜产品可造成铜在体内的蓄积,危害人体健康。胡兴龙(1999)认为,细胞内过量的铜可使自由基增多,引起生物损伤,促进细胞癌变。高铜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是促进糖尿病恶化的因素,高铜易发生视网膜和末梢神经病变(张燕燕等,1999)。有毒有害物质铅、砷、氟等的大量

11、残留,以及高铜、高锌、有机砷的大量残留,以及高铜、高锌、有机砷的大量使用,必将通过畜禽的排泄物给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构成威胁。 3畜禽排泄物 畜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铜、砷等有害物质。一方面粪便中的氮、磷排入水中后,引起低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鱼类中毒或缺氧死亡。若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到地下水中,就会严重污染地下水,人若长期或大量饮用这种水,水中的氮可在人胃内产生亚硝酸盐,从而诱发癌症(舒邓群等,2001)。另一方面消化不完全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增加氨、硫化物等臭气在空气中的浓度,污染周围空气,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恶化了人类和动物生活的环

12、境质量。同时,环境的恶化易诱发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疾病,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欧秀琼等,2006)。 三、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要点 1实施饲料安全工程 饲料安全工程就是在饲料配方设计与生产过程中,从饲料原料的选购、营养控制、加工、运输等环节,实施科学的质量与卫生控制,使生产的饲料具有营养、安全、卫生、无污染、低成本的特点,保证人类吃上安全、放心的畜禽产品。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饲料与添加剂管理条例, 尽快建立并完善饲料监控体系和饲料管理实施细则。饲料执法管理部门要以饲料安全为中心工作,保证饲料安全生产。 二是大力推广应用生态营养饲料(又称环保饲料),提高饲料的安全性。生态营养饲料能够解决畜产品公

13、害和减少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配合日粮中应尽可能降低日粮蛋白质和磷的用量,以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同时要添加一些氨基酸、酶制剂(如植酸梅)和微生物制剂(如益生素、生态宝等)来降低氮、磷和微量元素的排泄量。 三是考虑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特别是豆类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氮的排出,减轻粪便中的含氮排泄物对环镜的污染。 四是配制饲料时,一要注意选择产自无污染、无药残、绿色种植基地的原料。二要注意选择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的原料。三要注意选择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大的饲料。 2加强兽药安全生产管理和检测措施 严格执

14、行国家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和兽药管理条例,建立并完善兽药残留安全监测系统,积极发展生物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并淘汰高残留兽药。加大兽药市场监督、检查、管理力度,建议兽药管理部门要以抓违禁药品为突破口,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法分子,保证兽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科学地使用药物, 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残留量。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对即将出栏上市的动物在离开产地前应对其药物残留等指标进行检测,做好产地检疫和安全准出,消除畜产品安全隐患(卜群等,2006)。 目前, 许多国家淘汰并禁止使用的药物, 如金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残高的老产品,我们一些地方仍在使用。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推第 1 期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年 6 月 8广科学用药、安全用药。一是要多用无毒无残留兽药,少用和不用易产生耐药性和有残留的品种。二是实行联合用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既可减少用药量,又增强了药物的效力。 三是交叉轮换用药,改变动物机体单一用药而产生的抗药性,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率。四是严格执行停药期的规定,保证动物屠宰前药物残留量降到规定的标准内。 3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