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854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6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百科名片苏门答腊岛世界第六大岛,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岛屿,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 。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 ,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南北长1790 千米,东西最宽处435 千米。面积43.4 万平方千米,包括属岛约47.5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西半部山地纵贯,有 90 余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 米。东半部为平原,南宽北窄,最宽处约100 千米以上。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降雨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 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 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 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

2、量15001700 毫米。河流众多,主要有穆西河 、巴当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富热带森林,覆盖率60。有石油、煤、铁、金、铜、钙等矿藏。农产以稻米、咖啡、橡胶、茶叶、油棕、烟草、椰子等为主。工业有炼油、采矿、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等。重要城市有棉兰、巴东、巨港等。亚齐特区 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 。位于苏门答腊岛北头,东滨马六甲海峡,西 临印度洋,包括附近的韦岛、锡默卢及巴尼亚等群岛。面积55,392 平方 公里,人口341.6万( 1990)。首府 班达亚齐 。亚齐山原纵贯全境,沿海 有断续的平原,东岸河口三角洲有油田。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原约占全省面 积三分之一,最高峰勒塞尔火

3、山海拔3,381 米。农产品除稻米外,胡椒、 椰干、槟榔、橡胶、咖啡、剑麻皆出口。工业有皮革、食品及金属加工。 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与炼制日益重要。主要港口有韦岛的沙璜、乌勒埃勒 埃等,仅沙璜可进出大船。北苏门答腊省 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位于苏门答腊岛 北部,北滨马六甲海峡 ,西 南临印度洋,包括印度洋中尼亚斯、巴都等岛群。面积70,787 平方公里, 人口 1, 025.6 万( 1990)。省会 棉兰 。马达高原盘踞北部,多2, 000 米 以上的火山峰,高原中心有全国最大的多巴湖。沿海平原除东北部已垦殖 外,仍为沼泽。高原植被葱茏,尤以热带松著名,还有铁木、柚、榕、栎、 枫、月桂等混交林

4、,竹林普遍。盛行游耕,种植稻米、木薯、水果和蔬菜。 高原东北麓及沿海平原以棉兰为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种植园带,有烟草、剑 麻、橡胶、油棕等。北端火水山 与庞卡兰苏苏的石油工业和港口是本岛北 部油田区的组成部分。工业有食品、木材与五金加工、纺织、橡胶、卷烟、 皮革、化工、机械及运输设备。棉兰 (Medan)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第一大城市,北苏门答腊省首府。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日里河畔,棉兰市由瓜哇人、马来人、华人等民族组成,其中 华人占 19% 以上,大多数人从事工商贸易。棉兰市设有21 个区和 151 个分 区,人口约 211 万 。城市位于海拔25 米的低地,气候宜人。19 世纪末为 棉兰小村

5、,附近种植园兴起后,发展为城市,是当时烟草、橡胶、椰子、 茶、油棕等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为新兴城市,市区街道与建筑物布 局整齐,重要的商业城,是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经济中心。工业有炼油、 化工、纺织、机械制造、椰油、橡胶制品、卷烟、肥皂、饮料等。设有种 植园、油田和铁路管理局、货栈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国内外银行机构,是仅 次于 雅加达 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外港勿老湾是现代化港口,是石油装运港, 也是国内橡胶、烟草、剑麻和棕油的最大出口港。进出口船舶吨位居印尼 第四,仅次于雅加达、巨港 和泗水。附近是全国最大的种植园区。是北苏 门答腊铁路、公路枢纽。有国际机场通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内主要历史 建筑是

6、日里苏丹宫。此外还有清真寺、博物馆、烟草研究所、北苏门答腊 大学和北苏门答腊伊斯兰大学等。廖内省是 印度尼西亚 的一个省,位于苏门答腊 东部,与 马来西亚 隔马六甲海峡相望。原属本省廖内群岛2004 年分出,设 廖内群岛省 。面积 83,232 平方公里。首府 北干巴鲁(省内另一个城市为杜迈 ) 。印度尼西亚西部边缘为山前地带,其余大部分地区是宽阔的沼泽平原。赤道横贯中部,高温多雨,地势低平,河流、沼泽与潮流构成大片水乡泽国。盛产石油 、 天然气 、橡胶和棕榈树 。经济以石油为主,有米纳斯油田,为东南亚最大油田。宾坦岛有全国唯一开采的铝土矿,新及岛采锡。农产品以橡胶为主,其他有椰子、胡椒和槟榔

7、; 稻米、玉米和木薯为主要粮食。1982 年森林覆盖率为78%,2005 年为 33% 。北干巴鲁 印度尼西亚城市,廖内省 首府。位于苏门答腊岛东海岸中段,滨锡阿 克河右岸。人口18.6 万( 1980)。附近有全国最大的油田米纳斯、最大的 石油输出港 杜迈 、重要的渔业基地巴眼亚比和望加丽等。公路四达。为廖 内省重要港口及鱼产品市场。西苏门答腊省 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位于苏门答腊岛西海岸中段,西滨印度洋, 包括 明打威群岛 。面积49,778 平方公里。人口399.9 万( 1990)。省会 巴东。巴里桑山系纵贯南北,多火山峰、熔岩高原、山间盆地与地堑湖, 峡谷深邃。有葛林芝等活火山。矿藏

8、有煤、金和银。农业产水稻、甘蔗、 烟草、咖啡、茶等。工业主要集中于巴东和武吉丁宜 ,以水泥、纺织、皮 革、橡胶、食品、木材与金属加工为主。 巴东 印度尼西亚城市,西苏门答腊省首府,文教、商业中心 ,苏门答腊岛 印度洋 岸最大港口。位于省境中段平原上。面积600 平方公里。人口50 万 (1985) 。周围农业和养畜业发达,矿藏丰富,所产咖啡、橡胶、茶叶、烟 草、椰干、煤炭和马匹在此集散。城市发展迅速,有博物院、华人古庙西 兴宫。有水泥厂、纺织厂和植物油厂。本港水浅,又乏屏蔽,城南恩玛外港,筑有防波堤,可泊海轮。更南方有两个海湾天然深水港,名直落巴由。 市北 9 公里有机场。市外20 公里有风景

9、如画的海滨浴场直落蒙古 斯) 。 明打威群岛 印度尼西亚西部的 火山 岛群。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的明打威 群岛,是古老民族“花人”居住的地方。明打威群岛由70 个岛屿组成,其 中面积较大的有西比路岛、锡波拉岛、北巴盖岛和南巴盖岛。这些岛上大 都无人居住,总共只有3 万居民。位于苏门答腊 西岸外。由西比路、帕吉 和锡波拉等70 个岛屿组成。面积6,096 平方公里。人口约3 万。多丘陵, 土地肥沃。西岸陡峭,多珊瑚礁。地震频繁。富热带森林。居民风俗习惯 和语言与 苏门答腊岛不同。善造木船。用弓和毒箭狩猎,采集林产品。产 西谷 、糖、烟草 、椰子 。 渔业 颇盛。廖内群岛省 位于新加坡南侧,

10、 为印尼的一个自由贸易区。包括廖内群岛,纳土纳群 岛,林加群岛,淡美兰群岛等,共有1062 个大小岛屿,面积21 992,人口 880 706 。它不但天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新加坡东南,扼 守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将马来西亚一分为二。不过华人在印尼的次等 公民的身份还是没有彻底改变,华语也未获得公正自由发展的地位。主要 城市有,首府丹戎槟榔市,人口约15 万;巴淡市,人口约22 万。占碑印度尼西亚 一级行政区。位于苏门答腊岛东部偏南,东滨南海的贝哈拉海峡。面积44,924 平方公里,人口201.6 万( 1990)。首府占碑。巴里散山系约占全省面积1/3 ,有一、两千米以上的山峰与

11、山间湖泊葛林芝湖,西南隅的最高峰马苏赖山海拔2,933 米。中部有零星山丘,其余为大片平原。 哈里河 横贯全境,河口三角洲宽广。沿海宽约10 公里地带全为沼泽。哈里河上游有邦科油田。产稻米、橡胶、椰干、木材、藤条、石油和褐煤。油管从麻拉登贝西通占碑,南达巨港 炼油厂。 亦名“特拉奈普拉”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城市,占碑省 首府。人口23 万(1980)。位于哈里河畔,距河口约130 公里,可通轮船。 古代马来人文化和贸易中心。西侧山麓地带二十年代开始采油,有长约300 公里的输油管通巨港炼油厂。为省内橡胶和石油的出口港。南苏门答腊省 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半岛,包括

12、岛的中部 毗邻地区及附近卡比亚等岛。面积 72, 781 平方公里, 人口 698.2 万 (1990) 。 省会巨港。断层交错,高山深谷相间,多海拔二、三千米以上的高峰,半 岛东北部的兰特孔博拉山海拔3, 455 米,为全岛最高峰。海岸曲折陡峭, 多岩礁。山地热带丛林密布,有柚木、栎木、铁木和热带松。农业产稻米、 玉米、咖啡、椰子、烟草、柚木和藤条。工业有碾米、椰油、制革、橡胶、 化工、纺织、木雕、草编等。坦佩湖为全国淡水鱼最大产地之一,海上捕 捞发达。开采白银、锡、镍和铁矿。巨港巨港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 东南部摩夕河沿岸,是南苏门答腊省的首府 , 下辖 14 个镇区。面积400.61 平方公

13、里,人口145 万人。巨港地势平坦,最高海拔12 米,占陆地面积15% 的洼地受潮汐影响。摩夕河穿城而过,河 流港叉遍布全城,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巨港属热带气候 ,年均气温2 6.40,月均降雨量176 毫米,平均湿度83% 。音译 “ 巴邻旁 ”。印度尼西亚 城市, 南苏门答腊省首府,苏门答腊岛南部最大港口与贸易中心。在岛的 东南部,跨 穆西河 下游两岸。人口90.3 万( 1983) 。巨港位于岛的东南部, 沼泽地带的内侧,海拔仅2 米,跨穆西河下游两岸。市内水道纵横,有“ 水 城” 之称。公元7 世纪为室利佛逝王国发祥地。17 世纪 荷属东 印度 公司在 此开辟贸易商站,建立堡垒。公

14、元七世纪是室利佛逝 王国发祥地。有大型 炼油厂,以油管连接穆西河流域各油田和占碑 ;还有化肥、橡胶、造船、 陶瓷、纺织、机械和咖啡加工等工业。出口原油及油制品、橡胶、胡椒、 茶叶、咖啡、藤条、松香和煤炭。特产菠萝和虾饼。刺绣、金银细工、木 雕与象牙雕刻有名。交通发达,万吨海轮随潮入港,公路、铁路通省内外 各地,为 新加坡 与雅加达 的航空中转站。附近有大片橡胶 园,种植 咖啡 与 胡椒 。开采 石油 和天然气 ,有油管从穆西河流域的塔兰阿喀尔和塔兰季马 尔等油田通往市郊的布拉朱和双溪格朗炼油厂,两者合占印尼全国炼油能 力的1/3。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厂,年产量10 万吨。其他工业有造船、 炼铁

15、、陶瓷、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制革、制鞋、机械 、咖啡和橡胶加 工等;刺绣、金银 钿工、 木雕 和象牙雕 刻等手工艺有名。菠萝 和虾饼是当 地土产。邦加岛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岛屿。位于苏门答腊以东,隔邦加海峡,北临南中国海,西隔加斯帕海峡至忽里洞岛,南临爪哇海。 邦加岛的首府和最大市镇在邦加槟港,第二大都市是双溪利亚特。面积1.1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 万。为残丘低地, 有几座 300-600 米高的山头, 海边多沼泽。 气候湿热, 年雨量 3,000毫米。有锡、铁、铜、铅等矿,锡砂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炼锡厂设在西北岸的文岛港。产旱稻、橡胶、胡椒、椰子、西谷、安息香、木材等。沿海重要港口有

16、行政中心槟港和东南亚著名的胡椒市场文岛。勿里洞岛印度尼西亚岛屿。属南苏门答腊省。位于南海与爪哇海 之间,面积4, 850 平方公里。人口7 万多。大致呈四方形的残丘低地,最高点510 米。海 滨多珊瑚礁。锡矿重要,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农产胡椒和橡胶,沿海产 海参。主要城市丹戎班丹位于西海岸。有渔港。明古鲁省是印尼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十个省份之一。北接西苏门答腊省和占碑省,东连南苏门答腊省,南邻楠榜省, 西临印度洋。 省城为明古鲁市。 面积 19,788.70平方公里。人口1,405,060(2000 年统计数字。) 明古鲁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称明古连(英文: Bencoolen) 。于 1824 年的英荷条约签订后,英国将此地让给荷兰殖民。明古 鲁省 位于 苏门 答腊 岛的 西南 方沿 岸。 领土 包括Enggano 岛。明古鲁旧名“萌菇莲”。印度尼西亚明古鲁省 省会。人口6.5万( 1980)。在苏门答腊岛西海岸,背倚巴里桑山脉,面临印度洋。沿岸多椰林,南部 有丁香。有公路南北通西海岸各地,为矿产和农产品贸易中心。工业有金 属加工、纺织、制陶、蜡染、木雕、草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