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3199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及城镇理论体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0F-03 区域规划 课件知识点 03 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1.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 一个产业的出现, 可能给其他产业活动产生不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 把这种产业间的关联,划分为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前向效应 某个产业出现后, 其产品能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 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后向效应 某个产业出现后, 引起对原料的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刺激原 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的应用-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 主要指产业发展方面、 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 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 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

2、平衡部 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 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 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 技术、原材料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 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 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 配全局的重点地区、 重点部门发展经济, 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 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 2.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

3、论的统称。 A农业区位理论 1代表人物: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年) 2研究的背景: 19 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实质上是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3提出的问题:耕作业和畜牧业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 4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孤立国:单中心城市(在平原上)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地区,该区 气候、土壤肥力等均一致,外围只有荒原。 -“ 孤立国 ” 无河川、运河,马车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中心城市是唯一的市场。 -市场(获取最高的纯收益)是农业生产的唯一动力,农民据此调整生产 品种。 -运输费同运量、距离呈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

4、市场价格、工资、资本利息不变。 5.经济指标 销售价格决定于品种、经营方式和市场的需求; 销售成本 =生产成本 +运费 利润(区位地租)与运距呈反比。 6. “杜能环 ” (由城市中心向外)1 自由农业带 2 林业带 35 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程度逐渐降低的三个农耕地带 无休闲的轮作谷物带 带有长期休闲的多区轮作带 三田制农耕带 6 粗放畜牧业带 ?农业区位理论为区位理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空间相互作用原 理的出现作准备。 吉伯斯的同心圆模式 阿隆索的竞租理论( Bid-Rent ) 温哥的居住区位选择 B工业区位理论 1、背景 19 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的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

5、(特别是钢铁工业) 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2、研究目的 工业企业根据什么原则被吸引到某特定场所,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获得最大利益 的场所就是最佳区位。 3、最早的研究 19 世纪 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龙哈德 区位三角形 原料产地、燃料产地、销售市场 (区位因子 最小运费点) 4、韦伯 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最低成本学派) 最佳区位因子:运输成本、劳动成本、集聚最小运费点的三个 指向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只讨论经济因素,假定气候、 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相同。 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 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 消费地为已知点

6、, 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运输费用与里程和载重呈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 6、核心思想: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 7、韦伯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工作过程: 根据运输指向,确定运费最小点。 根据劳动指向,修改上述结果。 根据集聚(集中或分散)指向,作第二次修正。 8、20 世纪 30-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对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根据运费 构成分析,提出了终点及倒运点区位论。(运输成本学派-修正了韦伯的运费 与距离呈正比) 运输成本 线路运营费用,装卸费用 C区位理论的市场学派 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中

7、心地理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 中心地理论 1、假设条件 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 2、服务半径和市场区 3、市场的等级序列和网点的门槛人口 等级高的市场(城市)功能全,数量少 等级低的市场(城市)功能少,数量多 高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覆盖了低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 4、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市场原则: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 城市内部。 交通原则: 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

8、线 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行政原则: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 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 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 ? 20世纪 40年代, 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者乌尔曼将克里斯塔勒的理论引入美国, 被成功地用于城镇聚落的分布、城市零售商业的区位等。 考题: 中心地理论中市场原则支配下的中心地网络特征。 区位理论及其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 3.空间集聚理论 集聚经济在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只有采取规模集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产生 和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城市生活

9、要求。 4.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1)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 a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城市规模经济的转折点 b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2)空间吸聚理论 集聚体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 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 以人口城市化理论为代表 推拉力理论: 推力:发展中国家农村破产, 大量人口推入城市, 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子。 拉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人口拉向 城市,拉因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马卜贡杰模型:在推拉因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村控制性次系统和城市控制性次 系统,社会文化调节技能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农村家庭组织

10、结构,家庭观念,财产继承 城市控制性次系统:进城居住与就业的难易程度,对外来人口的态度社会文化调节技能:进城人口的适应过程,城市的适应过程(提供住房,就业 岗位),农村的适应过程(针对失去劳动力进行调整) 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早期的研究:城市规模的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 1913年(德国学者):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有规律的序列分 布法则 1939年(美国学者),首位城市法则一个国家(区域)的首位城市(即规 模最大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首位度: S=P1/P2 四城市首位度: S=P1/(P2+P3+P4 ) 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图) a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

11、经济活动分散孤立, 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表现为城镇规模 小,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b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基本经济部门在空间集聚发展, 促使若干特定城市发展迅速, 形成区域经济 的发展极核。 同时,技术革新的较快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出现,并依托大力开 发的区域交通网络,将周边和外围地区的资源和潜力更多地吸聚到经济循环中 来,并分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的中心,从而形成极核城市发展较快的非均衡 城市体系。 c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生产的高度发达使极核城市的反集聚效益开始出现,交通信息手段的日益进 步为城市的扩散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在区位级差地租的内在作用下, 出

12、现了由 经济活动极核城市向外围地区扩散的趋势。由此,区域经济活动过密过疏的问题 将日趋缓和, 并有可能出现一批后来居上的新产业极核城市,多为中后期工业化 社会的典型形态。 d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 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已逐渐 消失并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 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整 个区域空间结构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 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 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5.点轴开发理论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 点” 和“ 轴” 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点轴开

13、发理论的中心思想 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 形 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 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 使产业和人口向 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 形成区域开发 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 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 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确定中心城镇 (增长极) 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

14、 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 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 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6.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 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 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 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网络开发系统应具有下列要素: “ 节点” 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 域面” 沿轴线两侧 “ 节点” 吸引的范围; “ 网络” 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 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 提高区域各节点间、 各域面之间, 特别是节点与域 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

15、别是城乡一体化。 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 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 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 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 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 的调度组合。 7.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异理论 a原材料出口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由边境地区向内地推进,呈现以输出港为中心的等级分布特 征。各城市分布多取决于原材料资源区的分布,城市网络主要为等级传递型,发 展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与外界的联系频繁, 经济专门化程度很 高。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地区。 b工业专门化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呈群状集聚体, 形成交通便捷的区域网络。 其发展的动力是 追求集聚优势,

16、工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 经济专门化程度很强, 区内协作联系明 显重于与区外联系, 城市规模分布无固定模式, 城市发展次序取决于市场传播的 速度和方式。 c外缘带商业推进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发达地区逐步向次发达地区推进,呈现出由核心区向外 缘地带渗透的梯度特征。 其发展的动力是发达的核心地区向外缘地带的投资,由 于城镇多作为地域的服务中心, 因此商业是城镇的主要职能, 城镇经济专门化程 度较低,城市间联系表现为以核心区城市占支配地位的资金和劳力的流动,在区 域城市规模分布上往往呈现出强烈的首位城市型特征。 d 社会变动模式 这种模式最为普遍, 其直接动力是技术和劳力持续的更新和迁徙,间接和内 在源泉是整个社会的经常变动和演进。城市间联系密切而多样, 经济专门化程度 亦因时因势而异,城市分布格局亦变化迅速,是一种内源式的区域发展模式。 考题: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