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2394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论文关键词:语言选择 英汉语码转换 教学功能 论文提 要: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是在综合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作出的语言选择。本文从外语教学理论入手,分析英语课堂教师使用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并根据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其教学功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可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语码转换 (code-switching) 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 由一种语言或变体变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现象。本文旨

2、在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情形,并探讨其教学功能。 1 教师英汉语码转换情形分析 我们分析英语课堂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进行英语教学的情形,但是不包括教师英语水平有限,只好借助于汉语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情况。 1.1 当意欲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时 Krashen 的语言输入说认为,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只有可理解的输入才能被学习者吸收和内化(Krashen 1985)。Krashen 提出了“i+1” 的概念,也就是说,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被学生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具有挑战性

3、。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用英语输入的信息远远2高出学生可接受的水平,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为了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教师除了选用较为简单的英语词语和句型外,还应适当地穿插汉语。 1.2 当意欲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时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由于语言思维习惯和方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不存在于另外一种语言中,那么当两种语言发生接触时,教师常会借助语码转换清晰地比较两种思想和概念。有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类似概念的词语往往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大多数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这些情况下,教师要想向学

4、生解释清楚类似概念,往往须要借助语码转换来实现。 1.3 当意欲改变师生距离时 语言是一种能动的产物,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是人们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在语码转换中会出现两种情况:语言靠拢(convergence) 和语言偏离(divergence)。Giles 用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来解释这些情况(Giles 1979)。语言靠拢是指说话人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以便更接近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表示自己的亲和倾向。语言偏离是指使自己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与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不同,表示自己具有权势或者自己不愿向对方的权势靠拢,让对方尊重自己。 我们经常会看到英语

5、教师们在课上用英语给学生授课,课下他们则可能选择用汉语和学生闲聊。教师选择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在用汉语和学生闲聊的过程中,他们突然又改用英语,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想与学生过分地靠近。当教师想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或社会距离时,采用英汉语码转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31.4 当意欲吸引学生注意力时 Poplack 认为,语码转换一般可以指在同一次交际行为或同一次言语行为中,人们使用不止一种语言的现象 (Poplack1988)。在很大可能的程度上,语码转换可以被认为是双语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

6、码转换本身就是一种交际策略,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策略”(Grosjean 1982:148),可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这种交际目的很可能是通过其他的交际策略实现不了的, 或者即使可以勉强实现, 也不一定能取得同样的交际效果。 2 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 Verschueren 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 且在不同的意识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 1999:55-56)。一般来说,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的英汉语言转换使用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Castellotti and Moo

7、re 1997),具有一定的教学功能。 2.1 解释强调的功能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因听不懂英语而造成信息理解障碍时,常常使用同义语码转换,即同一语言信息在用原码表达后,接着又用他码重复一次,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例如,在比较 supplant 和 supersede 两个词语时,教师可以说,supplant suggests taking the place of, often by means viewed as unjustified, and the process may be immediate or gradual.Supplant 意指“取而代之”,常指通过不正

8、当的手段以取代,其过程可以是立即见效的或是逐渐的。Supersede indicates that a substitution occurs because the new thing is better, more modern or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ld. 在以上的例子中,教师用英语比较 supplant 和 supersede 两个词语差异时,中4间插入了一句汉语,于是发生了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按照上文的阐述,它既是句间语码转换,又是同义语码转换,是对前一句英语意思的汉语解释。前一句英语因语言结构复杂而使其表达的信息难于理解,不仅有分词结构作定语,而且有

9、词语suggest 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等语法难点,还有 take the place of, viewas 等词组;此外,unjustified, gradual 也属于偏难词汇。以上语言难点的同时出现,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的使用就起到了解释强调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加工输入的语言信息,进一步加深对目标语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教师更顺利地实施教学计划。 2.2 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美国语言学家 Robert Lado 在其名著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人们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语言形式的分布及其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去。他还指出, “

10、两种语言的差异是学习者的最大障碍”(Lado 1957:2)。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就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弥补英汉语言差异,减轻语言差异对学习者造成的负担,有效地避免语言的负迁移。 例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汉标识语的语言特点,教师可以举例说,Wet paint,油漆未干;No entry,不准入内;This day only, 当日有效。通过教师的英汉语码转换,学生们准确理解了英语偏爱用名词而汉语偏爱用动词的倾向。在不能用英语完全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的某一个概念或独有的特点的情况下,教师常常会采用语码转换的策略。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用英语表达时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且有

11、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话语的意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3 拉近师生距离的功能 “由于语言和语码总是和一定的地点、群体、活动或功能相联系,因而语码转换5就成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互动过程中生成他们的社交世界的意义的资源之一,可以用来表明情感和亲和。 ”(Verschueren 1999:119)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除了信息性地使用语码转换外,教师还常常情感性地使用语码转换。例如,当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时,教师会说,No pains, not gains, In Chinese, we also know 书山有路勤为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说,There is a will, there i

12、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发现,教师使用语码转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进师生情感,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走向成功。语码转换的使用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成功地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加快语言学习的进程。 2.4 调节课堂气氛的功能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获得可理解的目标语输入的重要地方,也是学生进行语言产出性技能培养的重要地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障碍几乎始终存在于教与学之间。假如教师在课上自始至终用目标语传授知识,即使学生能全部接受,有时也难免会因过度紧张而感到疲劳,因长时间使用一种语言而感到单调。过

13、度紧张的气氛也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会借助于英汉语码转换来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用英语表述某事的重要性时,突然插入了“那是相当重要”这句汉语,并且还惟妙惟肖地模仿明星的语气,就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感到情趣盎然,他们就会饶有兴致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语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适度使用,不仅能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的焦虑感和疲劳感,而且还能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63 结束语 Fishman 指出,双语者对所讲的某种语言的选择,是由参与者、情景和话题等外在因素所决定的(Fishman 1965)。

14、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也是综合考虑了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所作出的语言选择。当欲表达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改变师生距离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意愿时,教师往往借助语码转换,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可以准确传递信息,增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必须坚持目标语(英语)优先的原则,保证学生有最大量的目标语输入,母语(汉语)的使用起补充的作用,要适时适度。如果教师选择使用母语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就失去了目标语的输入机会。过分地依赖母语,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目标语的动机。如果教师过

15、多地使用母语来表达有意义的信息,学生就不会有深入理解目标语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Castellotti, V. and Moore, D. Alterner pour apprendre, alterner pour enseigner, de nouveaux enjeux pour la classe de langue J. Etudes de Linguistique Appliquee, 1997 (108). Fishman, J. A. Who Speaks What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 J. La Linguistique, 1965 (2).

16、 Giles, H. and Smith, P. Accommodation Theory: Optimal Levels of Convergence A . In H. Files and R. St. Clair (eds.).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C.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9.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1985.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Poplack, S. Contrasting Patterns ofCodeswitching in Two CommunitiesA. In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