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7094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论文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插秧;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机插作业技术 论文摘要 介绍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技术、机插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栽培技术和插秧机操作技术。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武宁县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拟定多项技术方案,反复育秧,多次试验、比较,初步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水稻机械化插育秧的主要技术要点。 1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

2、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 5 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 3 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 2 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

3、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21.1 软盘育秧 1.1.1 准备工作。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 1100 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 300375 片/hm2。准备宽 2m 的农用薄膜 63m/hm2,长2m 的竹弓 60 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 500 kg/hm2。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 22.5kg/hm2(常规稻 30kg/hm2)。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

4、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 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 精细播种。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 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保温湿,快出芽,促齐苗。膜内温度保持在 3032,如超过 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灼苗。如遇连续阴雨天,每隔 23d,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 1 次,床土水分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足水分

5、,保湿全苗。但要避免雨水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一叶期。控温控湿,防徒长。膜内温度控制在 25以内,超过 25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 20左右,揭膜炼苗,干燥促根。揭膜应在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三叶期。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 15时方可拆棚,并要求床土湿润不发白,含水以透气。移栽前 35d 控水,保持床土干燥,以利机插。喷施送嫁药(肥)。 31.1.4 栽前准备。施好出嫁肥。一般在移栽前 34d 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促进秧苗老健,增强秧苗抗逆性。带药移栽。机插秧苗由于苗小

6、,个体较嫩,栽后易遭受病虫危害,在栽前 12d要喷药预防,坚持带药移栽。起运移栽。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 23 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 1.2 双膜育秧 1.2.1 作业流程。地膜打孔铺放孔膜,精做秧板铺撒床土,床土准备破碎拌肥过筛洇足底水均匀播种覆土覆膜盖草揭膜炼苗肥水管理切块移栽。 1.2.2 准备工作。双膜准备。一般大田需备足幅宽 1.5m 的地膜 63m/hm2;幅宽 2.0m 的农膜 63m/hm2。地膜打孔。孔距一般 2cm3cm,孔径为 0.20.3cm。打孔孔径不宜过大或过小,孔径过大造成大

7、量秧根下扎,增加起秧难度;孔径过小,透气性差,易造成烂秧。秧池准备。秧池田与机插秧大田比例为 1100。秧池田的秧板宽为 1.4m。秧沟规格及秧板质量标准与软盘育秧要求相同。 2 机插大田技术 2.1 大田耕整 田块平整,高低不过寸。田面整洁,无杂残物。田 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表土硬软适中,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耕整时,不宜用深耕机械作业,以防耕作层过深。 2.2 大田施肥 根据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速效化学肥料。氮肥量一般掌握在稻田总氮量的 20%。在缺磷钾土壤中应适量增施磷钾肥。 42.3 泥浆沉

8、淀化除封杀 化除封杀是机插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大田耕整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 1d 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d,黏土一般需沉实 3d 左右。 3 机插作业技术 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步进式与乘坐式,我县丘陵山区适宜以手扶步进式为主;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行距 30cm,不可调,株距 3 档可调,深度、取秧量可调。其主要特点: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可以量化调节。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可以提高水田作业的稳定性。三是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自如。四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 3.1 插秧机调试 插秧前须对插秧机作 1 次全

9、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要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穴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以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3.2 插秧机道路行走 插秧机前往作业区进行道路行走程序:一是发动机起动后,应达到热机状态。二是将苗箱置在机体的中间位置上。三是将变速杆拨到“行驶”位置上。四是将液压操作手柄往下拨到“上升”位置,然后把液压操作手柄拨到“固定”位置。五是将发动机油门处于低速转动状态。六是将主离合器手柄慢慢拉到“连接”位置,插秧机即可行走。 3.3 插秧机田间行走 (1)田间行走方法。方法 1:插第 1 行时首先在田埂周围留有 4 行宽的余地。方法 2:第 1 行直接靠田埂插秧,其他

10、3 边留有 4 行、8 行宽的余地。 5(2)插秧机的转向换行。插秧机到田头转向换行采取步骤:一是将插秧机离合器拨至“断开”位置,降低发动机转速,将液压手柄拨至“上升”位置,使机体上升,将划印杆收回。二是将手柄往上稍稍抬起并用手捏需旋转方向一侧的转向离合器手柄,插秧机即慢慢开始轻松转向,以便进行下一个行程插秧作业。 (3)划印器的使用。插秧机在行走时,划印器在大田表土上会划出一直线痕迹;插秧机转弯后,应将发动机上的中间标杆对准划印器划出的直线,以保持插秧机的直线行驶。 (4)侧对行器的使用。插秧机转弯后,应将侧对行器对准上一个行程已插秧的秧苗行,以使插秧机每次行走时有均匀的行距。 3.4 插秧机停止作业 作业结束需要停机时,首先将油门拨至“低”的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下降;然后将发动机开关拨至“OFF”位置,发动机可立即熄火,插秧机停止作业。 参考文献 1 刘云,杜茶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06(3):32-33. 2 代冠礼.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9):135. 3 孔庆俊.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农机安全监理,2001(8):5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