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8231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湖北省恩施高中恩施高中 2011 级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级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化学试卷测试时间:2013-11-8,满分:300 分,时长:150 分钟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a(23) Fe(56) Cu(64)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126 分)分)本卷共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7、2000 年 5 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 3000 多万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

2、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份是Cu2(OH)2CO3。这三件 1760 年铜铸的国宝在 240 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黄金B、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8、下图表示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9、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碳酸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H2CO3 CO32+2H+ B、标准状况下将 112 mL Cl2通入 10 mL 1 molL1 FeB

3、r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Fe2+ +4Br +3Cl2 = 2Fe3+ +6Cl+2Br2 C、用单线桥表示浓盐酸和 KClO3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数目与方向: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10、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ZHA分散系胶体溶液烟B电解质酸碱含氧酸C元素周期表的纵列主族副族卤族D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YXHZWKCl+3Cl2+3H2O6eA、元素 X 与元素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 8B、元素 Y、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比后者差C、离子 Y2和 Z3的离子半径,后者比前者大D、元素 W

4、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 Q 的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B、分离溶于水的碘,选用乙醇作萃取剂C、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需要活化能来启动反应D、为提高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固体来实现12、现有 NaOH、Na2CO3和 Ba(OH)2 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下列一种试剂,一次即可鉴别的是(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FeCl3溶液 D、CO213、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6g Fe 与足量的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5 NAB、室温下,4.4 g 乙醛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

5、含有碳原子数目为 0.2 NAC、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分子中氯原子数目为 2 NAD、78 g Na2S 和 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的数目为 2 NA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174 分)分)26、 (14 分)中学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其中, A、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请回答: (1)若 Y 为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2)若 A 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B 的溶液为某浓酸,反应条件为加热,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3)若 A 为某不活泼的金属单质,实验室常用该反应来制备某种

6、能形成酸雨的气体,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若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 A 在 B 的浓溶液中“钝化”,且 A 可溶于 X 溶液 中。 A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含 amolX 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 A 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 则被还原的 X 的物质的量是 (5)若 A、B、X、Y 均为化合物,A 的焰色为黄色,向 B 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 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 A 和 B 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反应则产生白色沉淀,A 的化学式 为 27、(15分)把大气中的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生物固氮和大气固氮(闪电时

7、N2转化为 NO)属于自然固氮,这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工业固氮(合成氨)是目前人工固氮的主要方法。有关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平衡常数 K 值分别如下表一和表二。表一:N2+ O2 2NO 表二:N2+ 3H22NH3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在常温下,大气固氮几乎不可能,而工业固氮很容易进行B、人类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是没有意义的C、在常温下,增加工业固氮的容器的压强,K 值会发生改变D、大气固氮与工业固氮都是放热反应(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NH3、1.2 mol H2和一定量的 N2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已知 0

8、t1阶段保持恒温、恒容,且 c(N2)未画出。乙图为 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已知在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若 t1=15 s,则 t0t1阶段的反应速率为 v(H2)= N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能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N2,同时生成3a mol H2B、容器的总压强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三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 HN 键断裂t4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t5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已知 t0t1阶段该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 Q kJ(Q 为正值),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温度25

9、350400450K 值51081.8470.5070.152温度272000K 值3.8410310.1NH3 H2 N20HECBA能量反应过程方程式:_28、 (14 分)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 Fe 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1)向 A 中加入 10g 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 B 活塞向 A 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反应进行到 A 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应 ,平视量筒内的液面,读出 D 中水的体积。若 C 中收集到 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拆除 C、D 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持续将空气通入 A

10、 中,至 A 中固体全部消失,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充分反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2)中所得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 Cu2(OH)2CO3固体将其调节至 pH=4 时,有气体产生,溶液中红褐色沉淀产生,铁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硫酸铜溶液,此过程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4)有同学认为,实验做到此步,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请你帮他写出余下的实验操作步骤 38、 (15 分分)SO2(g)+1/2O2(g) 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由 SO2(g)完全氧化产生 2molSO3(g)的 H198kJ/m

11、ol。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所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 ,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 B 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 ;(2)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 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中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Jmol-1,计算由 S(S)生成 3.5 molSO3(g)放出的热量是;(4)废气中的 SO2的含量可用滴定法测量,将一定量的废气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吸收,然后用碘水滴定,请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应选

12、择 作指示剂。第三次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三次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713、 (每小题 6 分)BDDACBB26、 (14 分,每空 2 分) (1)MnO2+4H+2Cl Mn2+2H2O+Cl2 酸性和还原性(2)C+4HNO3(浓) CO2+4NO2+2H2O(3)2:1(4)第四周期第 VIII 族 0.4a(5)NaAlO2 27、 (15 分,除最后一问 3 分外,其余每空 2 分) (1)AB(2)0.02mol/(Ls) 1.2mol BD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2NH3(g) N2 (g)+ 3H2(g) H=+2.5QkJ/mol28、 (14 分) (1)等溶液恢

13、复至室温后,调节集气瓶和量筒内液面高度相平(3 分,只答对一点给 1 分) 88.8% (2 分)(2)4Fe2+ + O2 + 4H+ = 4Fe3+ +2H2O / 2Fe3+ + Cu = 2Fe2+ + Cu2+ (3 分,写对一个给 2分) (3)Cu2(OH)2CO3 + H+ + Fe3+ = 2Cu2+ + Fe(OH)3 + CO2(3 分,分开写也可以)(4)将(3)中所得红褐色沉淀洗涤、干燥、称量、计算(3 分)38、 (15 分) (1)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SO2气体与 0.5molO2反应生成 1molSO3气体放出热量 99kJ (3 分)无(1 分) 降低(1 分)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 E 降低(2 分)(2)4VO2+ O2=2V2O5 (2 分)(3)1382.5kJ (3 分) (4)SO32+I2+H2O = SO42+2I+2H+(2 分) 淀粉溶液(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