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季风气候简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7492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带季风气候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带季风气候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带季风气候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温带季风气候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温带季风气候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带季风气候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带季风气候简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带季风气候简介温带季风气候简介百科名片百科名片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目录概述 特点 分布 成因 特征 自然带 区内农业景观 代表城市 概述特点分布成因特征自然带区内农业景观代表城市区别展开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概概述述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 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 极地大陆气团 ,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 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

2、多雨,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受 热带季风气候 的地区叫季风区,反之,不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区叫 非季风区。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特特点点夏夏季季高高温温多多雨雨,冬冬季季寒寒冷冷干干燥燥。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 0 度,夏季雨水 温带季风气候最多。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 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

3、1000 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显著。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分分布布出现在北纬 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 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 温带季风气候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位于 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 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亚欧大陆东岸,在亚寒带气候带以南,中国秦岭 -淮河以北,以及温带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以东的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和 华北、朝鲜、37N 以北的日本以及前苏联 远东区的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北界即亚寒带的南界,以

4、年均温 4等温线为界;南界则以全年有 8 个月的月均温 9.5为标准,此即亚热带气候带的北界。 在中国,这一界线大致与秦岭 -淮河线相当,也大约与纬向带一致。温带季风气候的西界沿 大兴安岭呈东北向延伸直至 外兴安岭东端。在这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与 半干旱气候 三者的界线比较接近。 亚洲东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结构对温带季风气候的范围影响很大,如东北 -西南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季风势力的深入。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成成因因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与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冬季受温带 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 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 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5、,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大陆冷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偏北风为主,风力强劲,天气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气温 南北差异大,南部在 0以下,北部可达 -20,平均纬度递减率为 2/纬距。夏季在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夏季风,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风力较小;潮湿多雨,68 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7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南部可达 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于 20,平均纬度递减率仅为 0.4/纬距。自然植被为 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 具体来说: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洋面吹来的东南季

6、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 0 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 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 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 冰雹)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特特征征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 太阳高度角 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 温带季风气候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 0 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

7、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自自然然带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几百万年以前, 温带季风气候这类森林几乎扩展到整个 北半球温带。更新世的 冰川和干旱把它们分割成现在三个主要分布区: 西欧、东亚和北美。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由于严酷的冰川作用,西欧落叶阔叶林的种类组成比较贫乏。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 -6。年降水量 5001000 毫米。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 山毛榉、槭、梣、椴、桦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

8、森林又叫做夏绿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一般具有四个非常清楚的层次:乔木层、 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藤本和附生植物极少。各层植物冬枯 夏荣,季相变化十分鲜明。夏绿林中的消费者动物有鼠、 松鼠、鹿、鸟类,以及狐、狼和熊等。 落叶阔叶林的生产力约 25 克/米 2 天。目前,该类森林已残留无几,大部分地区为 农业生态系统 所代替。以产冬 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花生、棉和苹果、桃、杏、梨、李、枣、柿、 核桃等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也有针叶林分布,在中国多为 油松林和侧柏林。 东亚的阔叶树种类较 欧洲丰富,有蒙古栎、辽东栎以及 槭属、椴属、桦属等杂木; 欧洲西部往往形成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

9、林、栎林等;北美洲的阔叶林 景观(包括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 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 )则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为主。整个温带湿润阔叶林带主要发育有色棕壤和灰棕壤,半湿润的 森林草原带发育的是 褐土和黑土。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区区内内农农业业景景观观小麦、甜菜、花生、棉花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灾害性天气 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 夏季:强对流天气( 雷雨、大风、冰雹)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代代表表城城市市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温带 大陆东岸,以东亚地区 (中国长江以北)最为典型。风向、风 温带季风气候力、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风是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的冷高压,刮偏北或偏西北风,

10、风力较强。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多刮东南风。气温变化: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温在 0以下),夏季高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 500 毫米以上。因此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干湿和四季分明,是这种气候的特点。这里自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中国 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这种典型性甚至是世界范围的。其特征为十二个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地区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冬夏漫长。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寒冷,干燥少雪;秋季是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温润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1.7 度,极端最低气温

11、-27.4(1966 年 2 月 22 日)。极端最高气温 40.6(1961 年 6 月 10 日)。年平均降水量为 640 毫米,是华北平原降水最多的地方之一。主要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雷雨和大到暴雨,全年 无霜期为 180-200 天。 温带季风气候全世界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中国)、 天津(中国)、 沈阳(中国)、大连(中国)、长春(中国)、 哈尔滨(中国)、 石家庄(中国)、太原(中国)、济南(中国)、 青岛(中国)、 郑州(中国)、 西安(中国)、平壤(朝鲜)、清津(朝鲜)、 首尔(韩国)、 仁川(韩国)、 盛冈(日本)、札幌(日本)、函馆(日本)、 海参崴(俄罗斯)、

12、 哈巴罗夫斯克(俄罗斯)、 马加丹(俄罗斯)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区区别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其他类型的气候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大的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部。全年 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沿岸又有 暖流经过,于是形成了 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气候特点。此外,这里阴雨日较多,云雾多, 日照也较少。关键字:冬暖夏凉,降水多,秋冬季雨量稍大。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在 3555N 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风向、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如温带季风气候明显。在成因方面,它的冬季寒冷干燥不是由于大陆季风的作用所致

13、,而是由于从海洋吹来的西风人陆已深,经过了大陆变性作用,故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夏季有 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关键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对流雨。 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亦称温带 荒漠和温带草原气候。亚洲的此类气候区深入内陆,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 温带季风气候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 干旱气候。一般而言,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250mm 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 250500mm。南美的此类气候区地处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风过山后下沉,绝热增温,干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降水稀少。关键字:冬冷夏热,干燥少雨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3555N 左右的东亚地区。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此外,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也是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由于上述几种 温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湿润(中国的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为半湿润),因此较普遍的发育了温带阔叶林景观(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森林草原景观。)关键字: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温带季风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