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421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姓名:指导教师:专业: 汉语言文学年级:层次:学习中心:完成时间: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1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 摘 要 罪与罚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通过对人内心中两种力量斗争的描写,既上帝与恶魔的斗争、善与恶的斗争,全面、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了人性的救赎历程,表达了对真、善、美的颂扬。同时也体现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关键词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救赎、真、善、美、人性前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整个文学史上是一位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人物。作为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巨

2、匠, 他的创作影响, 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派的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西方文学评论界对他的评价之高,令人咋舌。 他的艺术才华, 连对他批判最为尖锐的革命作家,也是无法否认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说他是:“最伟大的天才” 、 “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 “就表现力来说,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同他媲美。”但他的颓废又让托尔斯泰叹息“不能奉为后世楷模”。 2 村上春树则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创造上帝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

3、” 。鲁迅称他是“人类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罪与罚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是他对人性、 对宗教信仰和他的救赎观的具体反映,因此从这部小说中就可以基本了解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遭遇以及这些遭遇对他思想的影响(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遭遇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彻底底的酒鬼。在他十几岁的时侯,他的父母相继去世。

4、曾就读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后被授予中尉军衔,几年之后退伍,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空想社会主义感兴趣,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被执行死刑。 在行刑之前的一刻被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在西伯利亚服苦役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变。几年后被释放, 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主要的转折,他开始反省自己并笃信了宗教。1864 年他被迫到欧洲避债。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并于1866 年出版,该书也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81 年 2 月 9 日由于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

5、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1 (二)生平遭遇对他思想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流放期间因受到非人的待遇,神经受到刺激, 患上了折磨他一生的癫痫病。他身处的十九世纪是个没落的世纪。“ “欧洲的没落”的到来是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它或者是充斥着杀戮和暴力的革命,或者是犯罪、堕落、偷盗、谋杀和一切罪恶的渊源。” 。3 在圣彼得堡,目光所能触及到的无一不是贫穷,以及贫穷带来的黑暗与罪恶。一方面是权贵和有闲阶级们纵情声色,挥金如土的奢华, 而另一方面则是穷人们在饥饿边缘挣扎的贫穷。贫穷滋生着犯罪。在这样一个理性,正义极度缺失的年代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苦苦的思考着这一切苦难的根

6、源和人类困境的出路,因为心灵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精神极度痛苦,濒于崩溃。 所有的这些现实境况,都对他的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在现实世界里2 无法找到出路, 他像许多作家和思想家一样,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宗教,选择了一条皈依之路,他希望能从宗教中找到人类苦难的根源和解决之道。由于他的特殊经历,所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几乎都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他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4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开创心理叙事的鼻祖,但他绝对是发展心理和意识描写的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巨大,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陀氏的影子。5 在他

7、的小说 罪与罚中, 男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最终否定了自己的理论,在索尼娅的引领下,走上了一条皈依宗教的救赎之路,用苦难来净化灵魂、让精神重新复活。二、救赎的方式和本质贪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无论是性善论的主张者还是性恶论的坚持者,他们都不否认人性贪婪和自私这个事实。所以,无论是基督教、 伊斯兰教还是佛教,他们都倡导平等、博爱、奉献和仁慈,他们都把追求真、善、美作为他们的宗旨。他们都认为救赎是抛弃人性中贪婪、自私的本能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唯一道路。救赎在西方的许多作品中都是作为主体被阐述的。在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的救赎就是整部小说的主线,冉阿让由于受到卞福汝主教的感化

8、,激起了在他内心中早已经被深埋的“善”,从而开始了行善和助人,通过这种方来进行灵魂的救赎;在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主线就是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内心中“善”的复活,聂赫留朵夫是由于看到了因自己的罪恶而使玛斯洛娃所遭受苦难,刺痛了自己的良知、唤醒了人性中的“善” ,从而开始了以受苦为主要方式的救赎之路。通过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救赎可以看出,救赎主要是通过行善和受苦这两种方式来达到的。那么救赎的本质是什么呢?其本质就是由于被舍己救人善行的感化和对恶果的反省,从而唤醒和引导自己内心中已经被埋没的“善”,并且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所有人物的救赎也是通过“善”的回归,并

9、在“善”的引导下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三、 罪与罚中对救赎的具体体现以及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救赎观罪与罚 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开始笃信宗教后创作出的,所以可以说是在他思想完全成熟和定型后所创作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中, 全面反映了他对于宗教、对于人性、对于社会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完整的体现出了他的救赎观。罪与罚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自己发明的理论“按照自然规律,人一般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低级的(平凡的),仅仅是一种繁殖同类的材料,他们有义务驯服听话, 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另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人,也就是有天赋或天才、能在自己的社会上发表新见解的人,他们都会违法

10、,都是破坏者,为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不惜流血和跨过尸体。”的指引下,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的妹妹,之后由于无法证明自己的理论而陷入巨大的痛苦中,最终在索尼娅的引领下,走上了一条用苦难来净化灵魂的宗教救赎之路, 走上了精神的复活。小说以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救赎为主线,通过对马尔梅拉多夫、卡捷琳娜 ?伊万诺芙娜、索尼娅、斯维德里盖洛夫、杜尼娅、拉祖米欣这些人物的遭遇和内心思想的描写, 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救赎的观点。在这部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了三类人的救赎,也展现了他内心中“完美人”的具体形象。(一) 通过受苦的方式进行救赎马尔梅拉多夫和索尼娅所采取的救赎就属于这样的救赎。马尔梅拉多夫作为一个

11、体弱多病的妻子的丈夫,作为四个基本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的父亲,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和唯一经济来源,本应照顾和供养这个孱弱的家庭,保护这些脆弱的家人。然而他却由于嗜酒,不但丢弃了工作、抛弃了需要他供养的这一家人,而且还把家3 里所有的可以换钱的东西都偷出去卖了换酒喝。最终迫使他的亲生女儿索尼娅为了一家人的生计, 不得不去做妓女。由于他自己的行为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尤其是给他女儿索尼娅所造成的伤害, 使得他的内心背负着无法摆脱的负罪感。他深知自己的罪过,他迫切的需要为自己的罪过受到惩罚,从而获得良心上的安慰,或者至少是良心好过些。从他对拉斯科尔尼科夫所说的话就完全可以看出这点,他对拉斯科尔尼科夫说“我现

12、在怕的不是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揪头发, 我怕的是她的眼睛,孩子们的哭声我也害怕,因为要是索尼娅不养活他们那我真不知道会怎样!挨打我倒不怕, 这样的殴打不仅不会让我感到痛苦,反倒会让我觉得快活,因为不这么着,我自己就受不了。打倒好些,让她出口气吧,这样倒好些。” 。他说他最怕他妻子的眼睛和孩子们的哭声,因为这眼神和哭声是对他良心的审判,所以他害怕, 所以他希望揪他的头发、打他,通过这种受苦的方式来让她们出气,来补偿她们所遭受的痛苦,从而使自己的良心能够得到些许的安慰,也多少赎点自己的罪过。诚然,他的人性中的“善”还没有泯灭,只是被一种喝酒的欲望压制了,所以他希望能通过受苦来消灭这种欲望,从而让“

13、善”依旧成为他的主导。索尼娅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领取黄色执照, 通过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获得经济来源。作为一个坚信上帝的人,她认为这种堕落是一种极大的罪恶,她不敢祈求上帝的宽恕,她必须终生背负十字架。虽然其他的人认为她是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别人受苦,她的心灵是高尚的,她是天使。 小说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对卢仁说“他加上他的所有财富,也抵不上索尼娅的一个小拇指” , 斯维德里盖洛夫给她三千卢布,告诉她“照以前那样生活下去,很不好,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了。 ” ,在那些苦役犯的心目中,她是纯洁和高尚的,他们把她称作母亲。可见在这些人的心中,她不但没罪还很高尚,就像天使,然而她自己却认为自己是个罪人,他在别

14、人面前总是感到害怕和自卑,在杜妮娅面前, 她认为她连看她的资格都没有,在拉斯科尔尼科夫面前她总是感到胆怯,即使在他服苦役的时候依然如此。所以她认为她理所当然的就应该受苦,“不论任何人都可以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随意的欺辱她”,她就是通过这样的受苦来减轻她自己的罪孽。当然, 她是善良的, 人性中 “恶”的一面在她身上从来就没出现过,而她人性中的 “善”由于出卖自己的身体而被玷污,所以她认为她需要通过受苦来赎这玷污“善”的罪。(二) 通过控诉现实的不公和追求正义进行救赎卡捷琳娜 ?伊万诺芙娜是索妮娅的继母,由于她的孩子的饥饿以及她对索尼娅的逼迫式的辱骂,索尼娅最终做了妓女。 所以当索尼娅第一次通

15、过出卖自己而把赚的钱交给她的时候,她是这样做的“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一言不发,走到索涅奇卡床前,在她脚边跪了整整一夜,吻她的脚,不想起来,后来,她俩抱在一起,就这样睡着了”。后来还有很多次她都说,索尼娅是为了她们母子才出卖自己的。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善良、高贵的妇女, 一个信仰上帝的人, 她因此始终感到有罪,然而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公平和正义的缺失,所以当房东把她赶出去的时候她说, “人们对她如此的不公平,她要去向沙皇告状,她要去寻找正义,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正义了吗?她一定要找到!” 。 她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想改善她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控诉现实的不公和追求正义进行赎罪,赎她对索尼娅所犯

16、的罪,从而让她的良心能够获得安宁。她信仰上帝, 然而她认为她的这一切罪上帝都会宽恕她的,在临死前她说“我没有罪!不用忏悔,上帝也会宽恕我, 他知道我受了多少苦!即使他不宽恕我,那也就算了! ” ,所以她不需要通过信仰而救赎,因为她始终坚定的信仰上帝!她需要的是通过控诉现实的不公和追求正义来唤醒其他人内心中的“善” ,从而让她自己和索尼娅都获得救赎。(三) 通过重获信仰进行救赎斯维德里盖洛夫在小说中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他忘恩负义、荒淫、欺骗、仗势欺人,是一个赌棍。然而这样的一个坏人,他最后尽然会把自己的钱都送给贫苦的人,然后自杀。4 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呢?畏罪自杀,他是一个坏人, 但他犯的罪只能给予道德的责备,还不至于受到法律的惩罚。至于说生活痛苦更不可能,他是一个纵情享乐的人、拥有一大笔的钱又没有人管束制约他,可以说他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唯一能解释他的自杀的就是,他希望这样做可以获得救赎。他是在被杜尼娅彻底拒绝后自杀的。他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恶”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杜尼娅的出现让他对“恶”的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