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405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6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2016年《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八年级)》(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何陋轩记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 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有删节)【注释】蔡:周代古国。上国:国都。詈:骂。郁:阻滞。莳:栽种。信:通?伸?

2、 ,伸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守仁以罪谪龙场 ()就石穴而居之 ()安而乐之()因名之曰“何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译】3. “何陋轩”是如何来阐明孔子“何陋之有”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4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借用孔子的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答】【参考答案】 1因为靠近意动用法,以为乐名作动,命名 2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在这时候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然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3居住环境优美(桧竹卉药妆扮居室)、生活情趣高

3、雅(与琴编图史相伴)、交往人物不俗(与文人学士交往) 。2 4结构上 : 首尾呼应(照应篇末?因名之曰 何陋 ,以信孔子之言? ) ;内容上:点题,以古代圣贤孔子自比,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高尚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生活态度(答到 ?安贫乐道 ?即可得分)。秦西巴纵麑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 ?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注释】麑(n ) 小鹿太子傅: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1.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臣诚弗忍 ()纵而与之()求麑安在()居一年 ()2. 翻译下列句子。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译】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译】3. 孟孙做了什么事来表示对秦西巴的认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答】4. 从选文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参考答案】 1确实,的确给予哪里过了,停留 2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拿回去烧煮它。 ( 他) 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3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4仁慈善良的人最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 刘氏辄以斗升

5、相济。偶有无衣者,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3 心有憾。母诫之,曰 ?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 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 解释加点词语。辄以斗升相济()心有憾()母卒三年()方悟母之善举()2. 翻译句子。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译】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译】3. 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刘氏的“善”?【答】4.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答】【参考答案】 1就怨言死才 2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则、于烛下、竟、

6、如是) 为别人做(好)事, 是作为人的本分,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的事情呢?( 为 善、乃、本、缓急 ) 3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刘氏的动作?以斗升相济 ?, ?以己之衣遗之 ?,以及儿子不理解时的语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 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表现刘母的 ?善?;写乡里的对刘氏的评价以及 刘母去世三年后刘家遭受火灾后乡里对刘家的帮助,和刘儿由开始的?憾?到 最后的?悟?两个侧面突出刘氏的 ?善?。 4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 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 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 善有善报 ,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陈谏议教

7、子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 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注释】陈谏(ji n)议:北宋陈省华(939 年 1006 年) ,字善则,北宋阆州阆4 中人,官至左谏议大夫,故称之。诘:质问。贾人:商人。贵臣:朝廷中的重臣。直:通 ?值?, 价值 , 这里指钱。戒:通 ?诫?,告诫。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蹄啮伤人多矣()因诘仆()谏议遽招子()而偿其直()2. 用

8、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译】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译】3. 结合原文,说说“不见是马”与“是移祸于人也”两句中的“是”分别指代什么内容。【答】4. 读了本文,你是怎么理解“时人”所谓的“古仁人之风”的?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 1蹄:名词活用为动词,踢。因:于是。遽:马上, 赶快。偿:偿还, 退还。 2仆人说那匹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关键词 ?为? ?售? ) 你是朝中重臣,你的手下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好它呢? (关键词 ?制? ?蓄? ) 3 ?不见是马 ?中的?是?作代词用,可译为 ?这?那? ,指的是陈谏议

9、家里 的那匹劣马。?是移祸于人也 ?中的?是?也作代词用,可译为 ?这样(做)?, 指的是把自己的手下尚且不能管住的劣马卖给商人这种做法。 4陈谏议得知自家的劣马被儿子买给商人后,不仅义正词严地批评教育儿子, 还立刻派人把马追回来,把钱退给商人,并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所谓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陈谏议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破坏别人的利益,他做 事要处处为别人着想,这种忠厚待人、诚信为本的为人之道正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也就是 ?时人?所谓的?古仁人之风 ?。【参考答案】 1 A D (名词作状语) 2这是假钢罢了,暂时借助生铁使它成为坚硬了。 凡是有钢的铁,就像面里有面筋。 3 (

10、1)取精铁( 2)用百余火锻之( 3)每锻称之( 4)累锻 4 (1)累锻而斤两不减;(2)其色清明; (3)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4)与常铁迥异。5 王冕传(节选)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蹊:踩,践踏。恬:心神安适。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窃入学舍()曷不听其

11、所为()听已,辄默记()门人事冕如事性()2. 翻译句子。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译】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译】3. 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王冕的特点与精神?这种特点与精神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答】4王冕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画家、诗人,他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刻苦、勤奋、坚持等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外在的因素?【答】【参考答案】 1偷偷地同?何?为什么总是(常常);就对待;侍奉 2夜里,(王冕)偷偷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上,拿着书就着长明灯读书, 书声琅琅直到天亮。(关键词?潜?策?旦?,主语要补充完整。) 安阳的韩性听说了他的事情, 觉得他很奇特(或?对他的事情感

12、到诧异?) , 就收他作学生。(关键词 ?异?录?) 3痴。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 挞之,已而复如初;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4父母的支持;恩师(伯乐)的赏识与栽培。虎丘记(节选)6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 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

13、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注释】分曹:分组妍媸( ch) :美丑瓦釜:比喻粗俗的歌调。釜:锅属:跟随着竹肉:指管乐与歌喉。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声若聚蚊()寂然停声()比至夜深()竹肉相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月影横斜,荇藻凌乱。【译】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译】3选文描写的是中秋夜虎丘唱歌竞赛场景,结合选文具体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答】4选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唱歌竞赛最终胜利者超绝的歌艺?属于什么描写?【答】【参考答案 】 1若:好像然:的样子比:等到发:发出 2月亮西斜,树影散乱。 一个人登场,四周围的

14、人屏住声息,声音好像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 3从?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夜深 ?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是 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唱歌竞赛场面的。 4?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表现了唱歌竞赛最终胜利者超绝的歌 艺,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富人之子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7 之罪。?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

15、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选自艾子杂事【注释】世务:事务。恃:依靠,这里指具有。布囊:布袋。愀然:脸色改变,多指悲伤、忧愁、严肃。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家累千金()敏而且恃多能()父遂呼其子()愀然改容()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耶?【译】 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译】3. 用自己的话说说富人和富人之子分别认为米是从哪里来的。【答】4. 试着写一句和“非其父不生其子”意思相近的俗语,并说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答】【参考答案 】 1积累聪敏于是神情、面色 2我的儿子,聪敏并且具有多项本领,怎么会不通晓世间的事务呢? 不需要问他别的,只要问您的儿子,我们所吃的的大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3富人认为米是直接从田里长出来讲的,富人之子认为米是直接从米袋子里出 来的。 这道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文章,从而用自己的话对文章的内容做概括。 4 ?有其父必有其子 ?或者?上梁不正下梁歪?。启示:可以从家庭教育的重要 性谈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父母应当对子女的教育负责;如果不对 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哪怕家有千金,也不能改变孩子的愚蠢;父母言行身教 的重要性等等。读书之法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