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303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苏联经济史试题高考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第 2 页 共 12 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第 I 卷(选择题)每小题3 分1在所有制问题上,列宁提出俄国存在五种经济成分:(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这种经济思想表明A俄共 (布) 认为无需过渡即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当时俄国大资本主义关系占据绝对优势C把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D俄国国民经济恢复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2历史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个小组讨论的观点是正确的。A. 第一小组的结论

2、:两国革命目标相同,都是用武装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 第二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道路相同,都是由城市到农村,武装夺取政权C. 第三小组的结论:俄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D. 第四小组的结论: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下列两幅图片,最确切的是( )A. 社会主义已成功地从理论变为现实B. 社会主义已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革命理论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D.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4 “十月革命震撼了帝国主义后方,他的革命首创性鼓舞了落后地区人民的奋斗,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十

3、月革命的首创性具体表现为A. 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变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C.第一次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5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A、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6俄国十月革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导致两国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性质的根本不同 B两国资产阶级在革命

4、中的地位不同C革命依靠的革命力量不同 D革命和反革命力量分布的地区不同7从人类文明演进史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A、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8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开垦、开垦、再开垦”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9列宁在晚年时指出:“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以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条件。”这里“与西欧其他一

5、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A俄国进行“二月革命”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苏联采用联邦制 D苏联建立高度集中政治模式10在马克思墓碑上刻着一句著名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在19 世纪 70 年代的典型表现为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C巴黎公社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11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A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 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C 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 俄国工人阶

6、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第 3 页 共 12 页第 4 页 共 12 页12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被判革命13尼克松说:“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 , 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不满的种子” 不包括()A一党执政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C国际地位

7、不高D思想高度统一14 “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 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 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效性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C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国民收入水平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15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正确的是()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削减农业

8、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D推行“新经济体制” ,以工业改革为重点161926 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 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此番讲话意在A、继续执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的机械化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7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有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开辟了无

9、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C推动和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19 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

10、里所说的 “ 第二次革命 ” 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府20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认为:“这件功业,与其说是威尔逊(当时的美国总统)等的功业,不如说是列宁的功业;, 是马客士(马克思)的功业。” “这件功业”是指()A. 二月革命终结了沙皇专制统治B. 巴黎公社沉重打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C.四月提纲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元D.十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1导致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原因有()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

11、和面包的渴望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A B C D22列宁在 1920 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A展望了苏联将在20 世纪 30 年代建成社会主义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2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18881920)描述了一场战争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情景:“没有人知道俄国是怎样度过那个冬天的,, 外省的谷物储备足以养活全国, 但却没法运输,彼得格勒一连几星期没有面包, 在莫斯科一连好几星期没有一条街有电灯。”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

12、A外国军队包围封锁,苏联军民坚壁清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C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进攻社会主义国家D苏维埃政权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24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20 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第 5 页 共 12 页第 6 页 共 12 页疑。 ”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怀疑”的有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A. B. C. D. 25下表反映了各强国当时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排名,表明了世界工业均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此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1860 年1870 年1890 年1900 年1970 年大不列颠大不列颠美国美国美国法国美

13、国大不列颠德国苏联美国法国德国大不列颠日本德国德国法国法国德国A美国始终处于世界工业领先的地位B法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业生产状态C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超过英国D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跃居世界第二位26“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 制高点 ”。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 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7南安一中学生小张在阅读苏联

14、兴亡史 一书中, 其中有一阶段书中是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请问这一阶段是指()A19251953 年 B19541964 年 C19651982 年 D19821991 年28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 D普京执政时期2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

15、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 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 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有计划经济建设 D赫鲁晓夫改革3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说,自伊斯兰创教征服各地以来,全球扩张能力最强的首推这股革命运动, 不但造就了苏联,还“主导了日后所有继起革命的模式” 。霍布斯鲍姆所言的“这股革命运动”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苏联工业化成就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31有学者对前苏联的某领导人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谴责了独裁,但未触及专横的权力;他抛弃了个人崇拜, 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个人崇拜的体制。”在下列言论中能反映这位领导人的工作作风的是A“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