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01495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广东高考专练古文阅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广东高考古文阅读汇总一、 (2012 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小题。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動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 分别应、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赈物核实, 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渊阻水,并开引河, 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 劝民修堤束水,保障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出易,不假贷捐,略如

2、社仓法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 ,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和陈海运厕,而中外分议 挠之,澍毅然已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是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 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 行之。十九年

3、,卒。遣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勇为,胸无城府。用治漕、治盐,并赖生 愈 、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漕:水道运粮。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轸: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 B 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 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 : 推举 D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 :最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出为川东道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A. B 结为婚姻并开引河,导之

4、入淮 灾民赖之无失所澍毅然以身任 C. D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 分) 总督蒋荐其治行为为四川第一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亲赴上海,筹雇商船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B.C.D. 4、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陶樹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 坝以防止水灾。 B.陶樹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 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 命令老百姓在秋后量 力捐献,丰备仓种的粮食不得拿出交易或借贷

5、。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樹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樹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2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10 分) (1)岁歉备赈,乐岁在捐,略如(2)创辑安徽通志,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奉弊,未竟其施。(3 分)二、 (2011 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

6、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 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 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 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 罗曰: “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 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 洵奇男子也。改行后, 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

7、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 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 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 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C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D 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8、分) A其智能亦自可韬语其妻曰,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C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之,病果瘳D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3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 分) 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俟船过,附而锯其舵乃改行,投身军营3 罗曰: “围久师怠,贼必遁。 ”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 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 击,取得了辉

9、煌战果。 C 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 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 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 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5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 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 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三、 (2010 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丁丑,

10、俞 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1曰: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 万夫身窥, 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 瑱得之,利为彼有, 势在必取, 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 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 “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 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 “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

11、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 ”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 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

12、改)【注】上:皇上指朱棣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 A.上语诸侯曰,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D噫!我固无姜祸患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C. 降家皆为上所杀儿为所误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3.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贼众新集,其心不一乘其未定,击之必破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13、一项是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B. 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5. 断句和翻译。 (10 分)(1)用“ /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 分)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14、)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四、 (2009 年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 为留守判官, 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 “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

15、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5 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 章献太后预政, 贬寇准雷州, 以迪朋党傅会, 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 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D.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延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李 迪 字 复 古 , 其先 赵 郡 人 祈 祷 非 迪 所 宜 , 其毋 令往B.发兵捕之,久不得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