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冰块脏过马桶水 谁来保障快餐安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52427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事政治:冰块脏过马桶水 谁来保障快餐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时事政治:冰块脏过马桶水 谁来保障快餐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事政治:冰块脏过马桶水 谁来保障快餐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事政治:冰块脏过马桶水 谁来保障快餐安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时事政治:冰块脏过马桶水 谁来保障快餐安全?“脏冰块”浮现了快餐安全的冰山一角。在快餐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正规的还是杂牌的, “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比较普通。这背后,既有市场失序、道德失范等问题,也有监管缺位的弊端。因此,要保证每一份快餐、每一块冰块的品质,远不能依赖于企业的道德自律。针对量大、面广、问题多发的快餐业发展现状,政府如何加强和创新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也是当务之急。近日,央视记者在崇文门的肯德基、真功夫和麦当劳3家大型快餐店中,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肯德基崇文门店、真功夫崇文门店的冰块菌落数量高于国家

2、标准,且高于马桶水数倍。惊叹于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脏惊叹于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脏1212倍倍按照国家冷冻饮品卫生标准 ,在冷冻饮品中,每毫升可食用冰块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个,每100毫升样品不得超过6个大肠菌群,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肯德基食用冰块菌落总数高达2000个每毫升,高于国家标准19倍,高于马桶水12倍。换言之, “洋快餐”的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还脏。想想都觉得让人恶心,更何况是食用。食用冰块比马桶脏,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今年六月初,英国每日邮报一项调查显示,英国超过六成开在商业街的餐饮连锁店提供的冰块细菌数量甚至超过取自马桶水箱的水。而肯德基、麦当劳的名单就郝然在榜了

3、。当这个调查被全球“传扬”的时候,国内的监管者就该马上反应,并着手进行监管了,可事实上,却是迟迟未见行动,可能连想监管的念头都给省略了,毕竟是炎炎夏日,坐在装有空调的办公室多舒服。还是央视记者按捺不住,一抽查,结果不出所料,和英国的一样,远比马桶水脏。让你喝马桶水,恐怕谁都不肯,但你想想, “洋快餐”内的食用冰块却是比马桶水更脏,你还能喝得下去?当英国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消费者可能会有所怀疑,但谁又能释疑呢?当监管表现得很是迟钝的时候,消费者除了用脚投票,是别无其它办法了。“洋快餐”的臭事接连不断,连易建联都会不幸“中奖” ,他在肯德基吃早餐汉堡时,也吃出了毛线。种种迹象表明, “洋快餐”绝对不

4、是食品安全的“免检单位” ,相反,却是该重点检查的对象,因为一方面其形象太差,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消费者太多。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监管部门也该经常性地上门检查,可我们看到的却是,监管部门对此似乎很是放心,哪怕是在英国发现了问题,在国内依然是“淡定” 。监管部门不仅对“洋快餐”放一百个心,对其它酒吧、酒店也同样是“放心” 。据一名自称在快餐店当值班经理的网友称, “这太正常了,不光快餐店,酒吧、酒店等地方都一样。 ”如果这位网友说的是实话,那无疑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http:/ 当监管部门变得比“洋快餐”的食用冰块还“脏”的时候,还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比马桶水还脏的食用冰块是怎样炼成

5、的比马桶水还脏的食用冰块是怎样炼成的由于我国普遍没有将食用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走水,快餐店中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还脏,也就不足奇怪了。一来大约可以说明,快餐店中的食用冰块直接取自自来水;二来估计用于制造冰块的冰箱或制冰机也没有好好消毒,基本上是自然循环使用。有着国际声誉和标准的连锁快餐尚且如此,我们对其它广大餐饮企业的食用冰块质量,要抱很高的期望估计也是比较困难的。出现问题的企业该受到谴责,该主动检讨,但我们更该思考: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究竟是如何炼成的?我们已经有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律规定,但要保证自觉守法,一是靠信仰,使公民和企业成为法律和道德的主人,守法守德成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二是靠监督,靠

6、惩罚,不给违法以机会,只要违法就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从而不敢违法。靠信仰与靠监督,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信仰坚定则监督可以规律化,信仰不坚定就必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监督来威慑,来促进信仰的形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每每都是媒体先曝光,这从根本上说明了监管的不力,正是监管打盹,所以才问题频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每次都会放出“零容忍”的狠话,但我们同时却又往往自我“护短” ,只是个别性问题,只是局部问题,只是苗头。确实,可能绝大多数是好的,但频发的个别问题、局部问题,不仅向消费者传递着整体的安全担忧,也凸显着社会价值信仰的失守。问题就在于,我们对价值信仰失守,从来就是不愿意主动承认,更不愿意以

7、最坏的程度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所以监管也就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实质疲软。价值观具有传染性,在全社会物质化、功利化、对金钱的疯狂追逐中,直接以逐利为目的的商业怎可能不受影响?信仰危机是一种社会病,在我们承认社会信仰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怎能不承认商业道德、商业诚信也一样出现了信仰危机?在监管屡屡缺位、疲软的背景下,我们又怎能相信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信仰不出现危机?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还脏,这就是一面镜子,只是我们对着镜子怎样归因,就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带来怎样的效果。根源在哪里,就要在哪里下狠手。每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之后,都是监管部门在表决心、说狠话,但屡屡的事实说明,问题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监管本身

8、。己不正,何以正人?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决好对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监管问题,公开透明的监督追责机制就不可能真正形成,公民和企业自觉守法就只能是听天由命,所谓的决心与狠话,就变成了靡靡之音,就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不要说治本,治标都是奢谈。最近,媒体和监管部门似乎加强了对洋品牌的监管和曝光,也许出发点是好的,期望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殊不知给广大国内企业和经营者的感觉,会不自觉自我放松要求;给广大消费者的感觉,似乎也是选择性执法和选择性监督。而广大消费者的认知却是,洋品牌比国产更值得信赖,洋品牌如此,国产大概只会更烂。如此之下,该对监管者怎样监管?http:/ 该怎样去重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恐怕也是不缺路径,只缺决心了。本文来源: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