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38212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建构关系在现代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消隐作者:彭 尧 学号:M201172825 日期:2011/11/15摘摘 要要从建造中的建构问题入手,讨论由建构关系在形态中的呈现为建筑带来的内容以及建构关系让位于其它关系时建筑可能具有的内容,同时对其呈现消隐的思想背景和方法进行理论和实例的结合研究。关键词关键词:建构,建构关系,建筑形态,呈现,消隐“建构”作为当今西方的建筑理论之一传入中国,由于对中国浮躁的学风和形式主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日益受到关注。19 世纪德国学者发展的建筑理论称之为“建构”。所谓“建构”也就是寻求建造的法则和秩序,寻求恰当的描述建造活动的标准,

2、建立起建筑学的框架体系,也是一种对建筑本体的回归。对建构学的思考在技艺的呈现与缺席之间告诉我们:“建筑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表现性”(representing)的空间,尽管表现性艺术是一门博大的艺术,但我们知道它并不包含建筑最本质的东西。表现是试探性的,绘画就是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绘画按三维陈列来表现空间,但一阵风就可以将这些绘画刮走。因此有某种十分重要的东西存在于我们的理解中,即表现是一种试验;而我们则叹服于建筑物的“最2终结果”之中”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建构与建筑形态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一、建构关系在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一、建构关系在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与非建构

3、的内容相比,一种出色的建构关系是人对现实世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的智性优美丰富多义的回答 回答是建立在物质关系中的。有三个关于呈现的问题需要注意:(1 1)建构关系的价值在于对建构问题的综合组织。)建构关系的价值在于对建构问题的综合组织。以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为例,承重结构体系只能提供一个基本支撑关系,如果建构关系不能提供对建构问题的综合回应,这种业已形成的结构体系只能沦落为一种技术手段。(2 2)建构关系呈现出的品质与它的复杂程度)建构关系呈现出的品质与它的复杂程度所用材料的昂贵程度所用材料的昂贵程度技术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技术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无趣而繁琐的建构关系

4、,昂贵材料高技术的堆砌,这种内容即使被呈现也只能提供一时的视觉上的观感,要警惕有炫耀意味的建构关系,因为在它们的表演性质下可能会忽略真正的建造问题,从而失去与人们生活的亲密联系。(3 3)对建构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不能停留在形而上的概念层面。)对建构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不能停留在形而上的概念层面。即使建构关系清楚,并符合材料特性,针对问题创造出了材料应用上的形式,但感知层面的其它内容也是值得继续探索下去的。人们与建筑的关系建立在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和空间之中,形态反3映到知觉中的敏感程度和建构关系的智性深度一样珍贵。一种从建构关系出发的形态如果不需要向人们解释那些认知领域的内容,就已经使人们感受到它的丰

5、富性(无论是行为还是感观),才是真正地创造出了有价值的形态。这是真正认清了建筑的物质语言的结果,是从建构关系出发创造建筑的永恒目标。二、建构关系在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二、建构关系在建筑形态中的呈现从建筑形态与人的关系来看建构关系的消隐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关注非建构性内容在形态中的呈现。(1) 提供特殊的空间品质,对构成空间形态的各方面元素进行组织,包括对实体建构关系进行形态上的删减或不体现。在现实背景下凸现特异的人化环境,以刻意营建的空间对抗外界的喧嚣景象。(2) 将自然环境中的元素纳入建筑形态关系之中,将建构关系下的实体本来具有的材料的复杂肌理形式等弱化在均质界面下的空间关系中,使光影色彩明暗触感

6、气息声音等等显得更为突出,使自然界中的事物与质朴的建筑具有融洽的编织关系。(3) 将建筑做为非建筑本体信息的载体,建构关系被掩盖在用以刺激人们意识问题的建筑形态的内容之下。另一种则发生在对建筑形态意义误解的基础上:技术尚未成为探索建构问题的利器,就已沦落为制造空洞内容的工具,真正的内容在这里缺失。4(1) 对本国传统建筑的误读。认为传统建筑对于今天的建筑的意义在于形象上的重现,事实上,这样的建造已不成其为创造,只是代代相传的仿制古董传统建筑之所以具有某种形态的背景所针对的问题却在乐此不疲的复制中被忽略了,更糟的是同时被忽略的还有人们当下的问题和生活背景。被复制的只是传统建筑的表象,而不是其精髓

7、。(2) 从国外古典时期的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形态搬用。相对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混乱状况,国外的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在一批热爱建筑的人们的努力下显得朝气蓬勃,优秀的建筑设计不断出现在国内。建筑师受到一定鞭策的同时建筑界也滋生了一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企图用别人创造的新异形式为自己的设计装点门面,采取拼拼贴贴的手段,这样的建筑无法具备我们所说的建构关系,建构在这里吃力地完成拼贴任务,根本构不成值得被感知或认知的关系,因此设计者没有兴趣将它呈现事实上,它现在呈现与否都已改变不了建筑形态的糟糕局面。三、面对复杂空间问题结构关系的创造及其在形态中的呈现三、面对复杂空间问题结构关系的创造及其在形态中的呈现

8、在未知中探寻全新的建构关系和建筑形态:萨伏伊别墅(1)(1)两种结构逻辑建构逻辑和概念逻辑两种结构逻辑建构逻辑和概念逻辑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柯布西耶清醒地看到:“在建筑中,古代的结构基础已经死亡,我们只有在新的基础为一切建筑表现建立起逻辑支持之后才能恢复建筑的真实性。”5萨伏伊别墅的结构体系是这样的:建筑中主要的重量由钢筋混凝土柱和地板承担,分隔内部空间的墙面和建筑四个方向的外墙面不再有承重的任务,因此可以随意放置。结构体系被一分为二,分化为承重部分和非承重部分。由此,力的配置和空间配置成为两套系统(图1)。承重部分的系列圆柱基本被控制在一个方格系统中(纵横并未完全对齐),它们中的大部分都脱离

9、开墙面,在空间中出现,在形态上有意显露自身;非承重部分中的分隔墙完全承担了划分空间的责任,并且出现自由弯曲墙面,对脱离承重体系作出强烈的表达。图1空间配置与力的配置结构体系的分化(2)(2) 建构逻辑对于形态的意义建构逻辑对于形态的意义在这种结构的建构逻辑之下,萨伏伊别墅获得了某些建筑形态上的自由度。6a.除却前面所述内部分隔墙体的形态和由此产生的空间形态的自由度以外,首先是外部形态获得的自由。对于柯布西耶的大半建筑师生涯来说,与人体尺度相关的模数,与比例相关的基准线是控制立面形态不可缺的。萨伏伊别墅散布在圆柱间的是非对称性质不一的空间和实体后者为生活提供的舒适性和非正式性,如何与他同样期待的

10、有一定秩序严竣的几何性立面结合呢?其实只需要将外墙面向外移位(自由平面提供的优势),复杂的内部本应带来的不均衡,就消失在可自由控制的立面之后。而我们可能又发现正是柯布西耶提出的自由立面为后来的国际式建筑方盒子建筑现象提供了可能,甚至中国现代城市风靡一时现在仍在建造的欧式建筑也因此获得了一种任意性的可能。其实,柯布走出去的具体一步即使精彩也不应当成为效仿的对象,我们应当学习的是这样一种对结构和形态关系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获取一种风格。b.其次是体块的自由(图2)。如果说萨伏伊别墅用跳脱的形式赋予内部空间的舒适性,那么,在外部体块上柯布西耶留给了基本形体,“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的表演是他对基本形体

11、的赞赏,这些体块图2 结构关系下所获得的形态下的立面自由与体块自由7理想完满的状态恰恰和物质世界多变的状态形成对比。在这一点上他和另外一位伟大的建筑师路易康相似,在这样的几何形式下,激发起心中的某种情感。也正因为对基本体块的热爱,柯布西耶才会对表皮的组织相当的严格。但很明显,在此结构逻辑之下,体块的自由还存在于基本形体之外的选择。四、结语四、结语现代建筑飞速发展的同时,衍生出大量的建筑现象,出于历史等种种原因,在这些建筑现象下,国外的一批建造者正保持冷静地进行各自的积极探索和新的建造。其建造思想和由此产生的建筑形态既丰富,又具有发展的开放性。相反,在我国的建造中存在一种不容乐观的现象:被纷呈的

12、建筑现象迷惑,不从根源上认识建造,只看到关心那些形态的结果,盲目地再现那些形态,无视自己的建造材料建造条件,忽视建造思想的树立。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唤起人们对建造思想的重视,通过对建造思想的建立改变我们的建筑形态匮乏内容或被浮躁内容充斥的境况。在此基础上,在具备了对形态中物质敏感性的把握能力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在不同的建造思想下为手中的物质做出更好的选择。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等译.建构文化研究.第一版.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7 2P L奈尔维著黄运昇译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第一版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81 3李大夏编著路易康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第一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8社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