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05630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新增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年)引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生物燃料发展,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

2、2020 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 5725 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 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 5450 亿公斤,比现有粮食生产能力 1 1 增加近 450 亿公斤。考虑到影响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本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供给、留有余地的原则,未来 12 年间,需要再新增 500 亿公斤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1 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约为 5000 亿斤公斤水平(2005-2007 年 3年粮食平均产量约 4950 亿公斤,2007 年 5016 亿公斤,2008 年达到 5285 亿公斤)。本规划所述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

3、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本规划期限为 2009-2020 年。品种为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兼顾大豆,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对全国进行统筹规划。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从 1949 年的 1132 亿公斤增加到 2007 年的 5016 亿公斤,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

4、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回顾。回顾历史,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 28 年(19491977 年)低起点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 30 年高起点波动发展两个阶段。1.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7 年。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从 16.5亿亩扩大到 1977 年的 18.1 亿亩,总产量先后跃上 1500 亿公斤、2000 亿公斤、2500 亿公斤 3 个台阶,粮食单产从 69 公斤提高到157 公斤,增长 1.28 倍。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由 1952 年的 2.99 亿亩扩大到 1977 年的 6.

5、75 亿亩,增长了1.26 倍;杂交水稻等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化肥施用量(折纯)由 7.8 万吨增加到 648 万吨,增加了82 倍。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从209 公斤提高到 298 公斤,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温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 3000 亿公斤起点基础上,先后跨上 3500 亿公斤、4000 亿公斤、4500 亿公斤和 5000 亿公斤4 个新台阶,特别是 2004 年以来连续 5 年增产,目前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 5000 亿公斤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满足了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为经济社

6、会发展和深化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取得这一巨大成就,一是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二是得益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构建市场与调控相结合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得益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新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品种大面积应用,单产大幅度提高;四是得益于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先后实施了商品粮基地县、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建设,取消了农业税,建立了

7、对种粮农民的“四项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制度,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种粮农民得到实惠。截至2007 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 8.5 亿亩,比 1978 年增长 25.7%;化肥施用量(折纯)5108 万吨,比 1978 年增长 4.8 倍;农村用电量5509.9 亿千瓦时,比 1978 年增长 21 倍;良种覆盖率达到 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42.5%,比 1978 年增加 1.16 倍。(二)粮食生产格局变化。1.粮食生产重心北移。随着东南沿海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北方地区 2 2 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2007 年

8、,北方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 55%,产量占全国的 52.5%,分别比 1980 年增加 5 个百分点和 11.9 个百分点;稻谷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 17.7%,比 1980 年增加近 11 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省稻谷产量占全国 7.6%,比 1980 年提高近 7 个百分点。粮食流通格局由“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2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6 个省(市、区);南方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 15 个省(市、区)。2.粮食

9、产能向主产区和产粮大县集中。2007 年,13 个粮食主产省(区)3 3 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为 75%,比 1980 年增加 6 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 100 名的产粮大县粮食产量之和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21%。根据粮食跨省流通数据,2007 年 13 个粮食主产省(区)外销原粮占全国外销原粮总量的 88%,比 2005 年增长近 8%。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河北、山东等 9 个主产省区净调出原粮占全国净调出原粮总量的 96%,其中黑龙江省净调出原粮位居首位。3 主产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 13 个省(

10、区);平衡区包括: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1 个省(区、市);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 7 个省(市)。3.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储运设施明显改善。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替代劳力趋势明显,化肥、农膜、除草剂使用量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 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比 1998 年提高 5 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粮食仓储运输能力逐步增强,全国粮食有效仓容和日烘干能力得到提高,六大粮食物流通道贯穿南北,为实现大范围粮食调运提供了保障。4.粮食品种结构

11、不断优化。稻谷、小麦、玉米 3 大粮食品种结构逐渐适应消费市场变化,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 1978 年的18%提高到 2007 年的 30%,增加了 12 个百分点,保证了饲料及加工用粮的需要;小麦的比重由 18%提高到 22%,增加了 4 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品种比重逐步提高;稻谷的比重虽然由 45%减至 37%,降低了 8 个百分点,但早籼稻减少,粳稻增加,适应了口粮需求变化。(三)主要经验与启示。1.稳定粮食面积是基础。粮食播种面积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粮食播种面积从 1998 年粮食播种面积 17.1 亿亩,降至 2003年 14.9 亿亩的历史最低水平,再恢复到 2007 年

12、的 15.8 亿亩,粮食产量相应经历了 5123 亿公斤、4307 亿公斤和 5016 亿公斤的波动过程。实践证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首先保持播种面积稳定。2.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根本。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几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到对种粮农民实行“四补贴”、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各项政策均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出发点,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3.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单产从每亩168.5 公斤提高到 2007 年的 316.5 公斤,总产由 3000 多亿公斤增至 5000 多亿公斤,农

13、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培育和更换速度大大加快,每次品种更换都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等品种大面积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地膜覆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4.强化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家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2007 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 8.5 亿亩,除涝面积扩大到 3.2 亿亩,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国家支持农用工业加快技术改造,改进工艺,增加产出,保证化肥等农资供应,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粮食生产。二、我国粮食供需面临的形势未来 12

14、 年,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国际市场粮源紧张,市场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弥补国内粮食缺口的空间有限,我国必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虽然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等不利因素增多,但是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加粮食产量是可以实现的。(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纲要预测,2010 年和 2020 年全国粮食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250 亿公斤和 5725 亿公斤。从用途看,口粮消费略有减少,饲料和工业用粮增加,种子用粮基本稳定。(二)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虽然当前我国粮食总量

15、能保证基本自给,但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为 380 公斤,与纲要提出的 2010 年不低于 389 公斤、2020 年不低于 395 公斤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的增加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需缺口还将扩大。按照纲要提出的国内粮食自给率 95%,其中谷物自给率 100%的目标测算,2010 年,现有粮食产能基本满足需求。但 2020 年,粮食产能存在缺口,品种间产能差距加大。(三)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从全球范围看,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而且空间小。一是国际市场粮源有限。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

16、量仅为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可供我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二是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加剧。由于前两年生物质燃料发展拉动了粮食需求,世界谷物库存下降到 25 年来最低水平,加上国际游资炒作农产品期货,世界粮食价格上涨 40%。近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滑,生物质燃料需求减少,粮食价格下降。但从中长期看,国际金融、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牵动作用逐渐加大,引发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日益复杂,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产需缺口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四)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目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现在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气候不确定性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对粮食生产十分不利。一是水土资源约束加大。我国水资源总量约 28000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常年人均水资源量约 2200 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 6-9 月,春耕和秋冬种期间用水矛盾突出;水土资源匹配不佳,淮河以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3,水资源量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