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4.1《几何图形(1)》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3460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上4.1《几何图形(1)》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上4.1《几何图形(1)》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上4.1《几何图形(1)》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1.1 几何图形(1)教学反思第四章是初中教学第一次涉及几何内容,可以说是几何的入门阶段.所以,七年级教科书安排第一节:多彩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能够从直观感受生活中丰富的几何图形中产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同时,安排这一节也反映了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学化归思想,即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图形演化而来,而要能够解决关于复杂图形的有关问题必须首先学习简单图形的性质,从而把复杂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的知识去解决.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课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生动探索”

2、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功之处:本节所选例题主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如何对日常所观察到的平面与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利用情景引课,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比较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欠缺.人对事物最直接、印象最深刻的认识是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先从事物的图象、现象来感知事物,再进一步透过现象从理性上

3、的认知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节课上有效的、自然地化解了本科的教学难点-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是我感触很深的地方.不足之处:学生对于“体”和“面”易混淆,本节课还未能认识学生差异,承认差异,把学生“差异”视为一种“财富”来珍惜,而且加以开发,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此外课上除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自主合作探究性外.设计的题量要却到好处,本节课由于给学生合作探索的时间偏多,造成课堂反馈练习时间比较紧张,有些题目的处理操之过急,本应让学生完成的内容老师成了代言人.题量应少一些,留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间.学生还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还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