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519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厘米 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概念。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1. 师:课桌每天陪着小朋友学习,小朋友在课桌上师:它这么伟大,所以我们应好好保护课桌。那么你对课桌了解吗?陪伴我们 1 年多的课桌有多长呢?我们可以运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呢?(学生:可以用尺来量。)2. 只能用尺来量吗?可以用其他工具来量吗?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课桌长边的长

2、度,看看结果怎么样?选择一种工具量一量。铅笔、手指、铅笔盒等等。师:比完了吗?结果怎样?3. 质疑:我们测量的是同样大小的课桌,为什么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4. 统一:我们选择的工具不同,标准就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为了统一标准,人们就发明了尺,因为尺上就有统一的测量物体的标准。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探究一:认识直尺1. 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尺,观察一下尺上有些什么?a一条一条的线,对,这些线在尺上叫刻度线。刻度线有的短,有的长,两条长刻度线之间就是一大格, (师比划)还有没有一大格了?观察一下这些大格一样长吗?b有数字,有哪些数字呢?读读看。数字-观察这些数字是怎

3、么排列的,这些数都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尺上第一个数字是几?对,尺上的数字是从 0 开始的。0 刻度,它就像起跑线一样,标志着开始,0 对着的这条长线段叫零刻度线,对着 1 的这条线段叫什么?这条呢?(指5)在你的尺上找找 5 刻度线、13 刻度线,同桌互相看一看。c尺上除了刻度线和数字,再仔细找找还有什么?这两个字母是这样写的,cm-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厘米)(师板书)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厘米” 。 (读一读)厘米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它是一个长度单位。2.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直尺上有刻度线、数和长度单位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一般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4、厘米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它是一个长度单位。探究二:认识 1 厘米1. 认识了直尺后,想不想知道 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 师指投影幕追问:这一大格是?(生:1 厘米)3. 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尺上找出 0 刻度线到 1 刻度线这一大格,(生找)找到了吗,感觉怎么样?(一点点,好短啊)4. 确实,厘米是个很小的长度单位。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比划出 1 厘米的长度吗?试一试。(1)比划好了,手指保持不动举起来看一看 1 厘米有多长。(2)把手放下,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一想刚才比划的 1 厘米的长度。(3)睁开眼睛,现在你能不用尺,直接比划出 1 厘米的长度吗?听好老师的口令,我们一

5、起来试一试。准备好了吗?开始(生一起用手表示)。5. 我们知道了从 0 刻度线到 1 刻度线这一大格的长度是 1 厘米,你还能在尺上找出 1厘米的长度吗?(1)指名一位学生说,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吗?学生自由回答,要求说清“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 1 厘米”。(2)小结:尺上一大格的长度是 1 厘米。6找一找:找找看,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同桌交流后汇报。(火柴盒的高、胶带宽、小手指的一节、橡皮高、夹子、手机的厚度、图钉的长、食指的宽)探究三:认识几厘米11 厘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 2 厘米有多长?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划一下2 厘米大约有多长,2 厘米

6、有几个 1 厘米?2刻度 2 到刻度 5 的长度单位是几厘米?同桌讨论。3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点明:从 0 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 1 厘米。不看数字,看经过的长度的啊!(1)刚才我们知道了 1 厘米是 1 大格,那 2 厘米就是(2 大格) ,2 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比划一下吗?2 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师比划) ,2 厘米长吗?(2)2 厘米有这么长,不用直尺,你能来估计一下 5 厘米有多长吗?指名估计比划,小朋友自己估计一下?那 5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还是请我

7、们的好朋友尺子来帮忙,请小朋友在尺上比划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5 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回答:5 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 厘米就是几大格?(3)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4. 那么刻度 0 到刻度 1 是几厘米呢?为什么?刻度 0 到刻度 3 呢?为什么?刻度 0 到刻度 4 呢?5. 你能像老师这样在尺上找出几厘米吗?和同桌说一说。6.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07、010、018。7. 你发现了什么?(生:从刻度 0 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8. 对,在尺上刻度 0 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那我们尺上一共有

8、几厘米?刚才我们已经比划了几厘米的长度,它们长吗?所以如果用厘米量物体长度的话,一般都是量比较短的物体。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一)学习用厘米量。刚才我们已经比划了几厘米的长度,它们长吗?所以如果用厘米量物体长度的话,一般都是量比较短的物体。那怎么量呢?想不想学?1量整厘米数。(1)学生独立写出小刀和线段的长。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量的,电脑老师有点量的不是很好,小朋友们量的时候要尽量靠着物体的。同学们看看电脑老师的答案,你和他的一样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把左边的遮掉可以吗?小结:量一个物体时,可以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

9、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首先,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小纸条,用尺量出它的长度。(1)学生试量后利用实物投影仪演一演、说一说自己的量法。(2)电脑验证,师:先把尺放平,然后把 0 刻度线和纸条的一端对齐,看纸条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3)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来量一量,看看是不是 5 厘米。2. 生操作(1)看清楚了吗?请小朋友按照这种方法来量一量这张长方形纸的短边。(2)判断:老师发现小朋友出现了不同的方法。出示 4 种不同的量法,生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放斜了。没对着零刻度,对着尺的最左边。从零刻度开始正确测量。左边一端对着 2 刻度线。(3)再请小朋友量一量长方形纸的长边,看看是几厘米

10、。(二)画整厘米的线段。1学生尝试画一条 4 厘米的线段,有困难可以看书自学。2指生上台示范画,要求边画边说画的过程。(注意肯定其它画法。)3检验:用尺量一量所画线段是不是 4 厘米。4练习:“想想做做”第 6 题。(鼓励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5. 大约几厘米。(1)你还想用厘米量桌上的什么东西呢?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去量一量,生操作。(2)量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纸条的边不是整厘米)(3)对,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比如:(出示两条接近 9 厘米的线段。)A这条线段的长正好是 9 厘米吗?而是怎么样?和 9 厘米非常得(接近) ,和 9 厘米非常接近,那可以怎么说?B (出

11、示另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是多少呢?你会说吗?小结:这两条线段都和 9 厘米非常得接近,所以都可以说成是大约 9 厘米。至于比 9厘米长多少、短多少,我们以后再学习。(4)那这张纸条的边有多长呢?量一量。它和哪个数字比较接近,所以大约是几厘米?再去量一量你刚才量到的不是整厘米的物体,看看是多长?6. 量一量,填一填。(1)介绍:这是我们的食指宽,这是我们的手掌宽,在量手掌宽时,要把五指并拢,从大拇指开始量起,量好后在书上填一填。(2)学生动手测量,师指名汇报交流。(3)这是我们身上的两把尺,请记住他们的长度。当我们身边没有直尺时,就可以用这两把尺来估计一些物品的长度。(4)电脑出示想想做做 4

12、 的表格,师:下面我们就把直尺藏起来,用自己身上的两把尺来估计自己中指的长度和数学课本短边的长度。动手前先想一想用哪一把尺比较合适,量好后把结果填在前面两个括号里。(5)反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结果是多少?(6)你估计的怎么样呢?再拿出直尺量一量,把结果填在后面两个括号里。先量好的小朋友可以比一比,看一看自己估计得怎么样。(三)先估计,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 5 题。)先完成的小组还可组织估计、测量其它物体的长度。交流反馈,追问:你是怎样进行估计的?相机表扬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决问题的学生。四、总结延伸。四、总结延伸。1师:通过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2布置延伸作业。课后请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学校里、家里面你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比较喜欢的东西,用尺去量一量它们的长度,我们下节课来交流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