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一三抗战与八百壮士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8973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0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八·一三抗战与八百壮士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八·一三抗战与八百壮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八·一三抗战与八百壮士(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 陈晓燕 责任编辑: 王富聪 版面编辑: 张烁 电话: 010-65257766 E-mail:史史纪纪第 378期每周四出版周刊史纪史传史学史藏2017年 8月 10日星期四第 4835号5清世宗雍正皇帝近年来频频出现于各大影 视剧中, 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如历史剧 雍正王 朝 中勤政的皇帝、 偶像剧 步步惊心 的四阿哥、 宫斗剧 甄嬛传 中的风暴中心。雍正帝历经康 熙朝九子夺嫡, 终承大统, 登基后秉承 “振数百年 颓风” 的革新思想, 锐意改革, 在位十三年,“以勤 先天下”“朝乾夕惕” , 惟日孜孜, 励精图治。在位 期间, 推行摊丁入亩, 实行 耗羡归公, 要求士民一体当 差

2、, 正钱法行铜禁, 清理积 欠, 实行养廉银制度, 澄清 吏治, 设立军机处, 改土归 流, 用兵西北平定叛乱, 开 展了全方位的改革, 为 “康 乾盛世” 的出现发挥了承前 启后的关键作用。如日本 清史研究专家稻叶君山说:“帝承康熙疏节阔目 之后, 稍加清理, 遂创定清朝财政之基础。至日 后盛运期之财政, 实帝之所赐也。譬如农事, 康 熙为之开垦, 雍正为之种植, 而乾隆得以收获 也” , 实为中国封建王朝漫漫长河中极有魄力和 成就的一位君主。雍正帝改革成绩的取得, 除了 君主的雄才大略, 勤于政事之外, 也离不开一群 出谋划策、 坚决贯彻施政要求的办事能臣。为 此, 笔者主要参考冯尔康的

3、雍正传 及二月河的 雍正皇帝 等书的相关记载, 来管窥一下雍正时 期施政的君臣群像。诚信正直电视剧 雍正王朝 中有一个才学过人但因 相貌丑陋被以 “有碍观瞻” 为由下放户部任主事 的臣子孙嘉诚, 令笔者印象深刻。在雍正初铸新 钱, 实施新政时, 在一片颂扬声中大唱反调, 不惜 与上级阿灵阿大人争论厮打, 冒着丢官犯上的危 险, 向皇帝直陈新铸钱之利弊, 使雍正深刻认识到了铸钱之事存在的漏洞。后又在年羹尧权倾 朝野, 得到皇帝特殊恩遇时, 只身犯险, 于乾清宫 外跪参年氏, 痛陈罪状, 铁骨铮铮, 得到雍正赏识 和重用。 而历史中的人物原型孙嘉淦, 确是一位耿直 汉子, 在雍正即位不久, 时任翰

4、林院检讨的他就 上疏言三事, 请 “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 在储位之争余波未息的情况下提出 “亲骨肉” 这种 建议, 自然是逆鳞犯讳, 惹得雍正大怒。不过后 来雍正经过沉思, 也不禁对他的胆量表示赞赏, 随即拔置国子监司业, 且谕九卿:“朕自即位以 来, 孙嘉淦每事直言极谏, 朕不惟不怒, 且嘉悦 耳, 尔等且以为法” , 雍正年间, 先后授予其祭酒、 府尹、 侍郎等官职。雍正帝对这位诤臣给予了最 大程度的宽容和支持。独立客观冯尔康先生在总结雍正时期重用的几位宠 臣时, 总结了允祥、 田文镜、 鄂尔泰、 李卫、 张廷玉 等众人的共同点, 即 “忠”“公”“能” 。其中, 所言 之 “

5、公” , 即田文镜口中的 “为知有君, 则凡事悉秉 至公” , 而彼时之 “公” , 自然为当朝天子雍正, 但 也能看出众人 “一心为国, 毫不顾瞻, 不避嫌怨” 的优秀品质。如时任山西布政使田文镜, 在雍正 元年春天, 奉命去华山告祭, 正值该省灾荒, 雍正 已有所闻, 但晋抚德音谎称无灾, 及田文镜回京,雍正问之, 田如实奏报。官员们一般采取瞒上不 瞒下的办法, 互相包庇, 田文镜破此旧俗, 忠君不 欺。后田文镜到河南任职不久, 遇上封丘罢考, 他主张严厉镇压, 维护雍正新政, 而河南学政张 廷璐纵容生监罢考 (张廷璐为军机大臣、 雍正股 肱张廷玉之弟) , 田不顾乃兄权势, 如实奏报情

6、况, 雍正最终处罚了张廷璐。雍正上位初期, 以八阿哥允禩、 九阿哥允禟 为首的 “允禩集团” 不甘于皇位旁落, 不断笼络人 心, 直接威胁雍正统治, 后期又出现隆科多集团、 年羹尧集团、 科举朋党等, 这帮人结成利益共同 体, 相互支援相互包庇, 共同进退, 导致雍正无法 完全贯彻执政方针。而田文镜不阿附任何权臣, 不入科举朋党, 对所管辖区师生严加约束, 禁止 朋比。最终因执政过于严苛, 遭受诸多攻击和议 论, 后来有钦差大臣说他坏话, 直隶总督李绂也 参他 “信用佥邪, 贤否倒置” , 导致他处于孤立无 援之境地, 但雍正却始终欣赏他, 支持他, 认为他 是 “巡抚中之第一人” 。专业胜任

7、雍正任命臣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能” , 允祥 等群臣各有所长, 胜任于雍正所交付的职责, 各 有政绩, 对雍正推行新政, 维护大清统治发挥了 很大的作用。 雍正帝在与时任云贵总督鄂尔泰讨论用人方略时, 曾有如下经典的对话, 充分展现了其 “论 才技而不限成例” 的用人方针。鄂尔泰奏陈,“政 有缓急难易, 人有强柔短长, 用违其才, 虽能者亦 难以自效, 虽贤者亦或致误公; 用当其可, 即中人 亦可以有为, 即小者亦每能济事, 因材、 因地、 因 事、 因时, 必官无弃人, 斯政无废事” 。雍正在回 复的朱批中提到 “凡有才具之员, 当惜之, 交之庸碌安分、 沽己沽名之人, 驾驭虽然省力, 唯

8、 恐误事。但用才情之人, 要费心力, 方可操纵” “朕从来用人, 不悉拘资格, 即或阶级悬殊, 亦属 无妨”“国家用人, 但当论其贤否, 不当限以出 身。 ” 充分展现了雍正的重视人才, 因岗适人, 不 拘小节的用人观, 使其臣下能够各尽所能, 发挥 最大作用。 雍正元年, 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 西陲 再起战火, 青海局势大乱。雍正在大将军王、 十 四阿哥允禵被召回京后, 果断启用年羹尧接任抚 远大将军, 授予其全权处置大权, 总督各军。电 视剧 雍正王朝 中对此事进行过精彩演义, 为支 持西北用兵, 雍正帝几乎倾国而动, 用光了国库 存银, 又加催各省欠银, 其间还顺便了抄江宁织 造曹頫

9、的家 (笔者注: 曹雪芹叔父, 一说为父亲, 红楼梦 中贾府的兴衰自此有了最初的蓝本) , 朝廷上下怨声载道, 雍正帝面临着巨大压力, 但 他仍能力排众议, 勒紧腰带支援西北用兵, 最终 年羹尧运筹帷幄, 取得西北大捷。如用人不当, 或半途而废, 则清王朝的命运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保密原则郑天挺先生在讲 明清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 位及分期 问题时, 列举了 1840年前明清史上发 生的十四件大事, 其中之一就是雍正时期设立军 机处, 军机处设立之后, 由皇帝 直接处理庶务, 巩固了皇权, 而 且该机构兼有被咨询的任务, 对 于所办之事, 不问大小,“悉以本 日完结” , 绝不积压, 大大提高了

10、 办事效率, 对后世影响深远。 军机处的设立, 除了要对准 葛尔策妄阿拉布坦用兵进行谋 划决策所需之外, 也考虑到了对 之前政令发布时发生泄密问题的处理。设立军 机处之前, 政令主要由内阁明发上谕或者由六科 抄发, 或由有关部门行文, 多一个衙门周转, 就费 时日, 保密也不容易, 往往被地方官员探到消息, 雇人先行投递, 他们在正式公文到来之前, 已悉 内情, 做了准备加以应付。如四川布政使程如丝 犯贪污、 人命重案, 在成都审理, 待后刑部的判处 死刑意见被雍正批准, 程竟在公文下达前五六天 获得消息, 自杀于狱中。雍正针对泄密事件朱批 “内外咨呈文书往来, 该衙门尤易疏忽, 以致匪类 探

11、听, 多生弊端此皆不慎之故, 贻误匪轻” 。 他命令 “有关涉紧要之案, 与缉拿人犯之处, 内外 各衙门应密封投递, 各该管应谨慎办理, 以防泄 露” , 如有疏忽, 从重治罪。最终设立军机处, 创 廷寄之法,“密且速矣”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后一个 多月, 侵华日军在华北扩大侵略的同时, 又于 8 月上旬策划在上海挑动战争。中 国军队早做好准备, 先发制人, 奋起反 击, 在淞沪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 场空前激烈、 历时达 3 个月的血战, 是为 “八一三” 淞沪抗战。日军挑衅, 早作准备的中 国军队奋起反击1937 年 8 月 13 日上午 9 时许, 上海 市中心繁

12、华的英、 法两租界, 人来车往, 由于近日大量难民拥入, 更显得嘈杂、 拥 挤、 混乱。然而, 在华界地区的大小街 道, 却行人稀少, 戒备森严, 显得寂寞而 紧张。 一个多月前北方燃起的卢沟桥战 火, 特别是 7月底北平、 天津的连续陷落, 给上海等中国南方地区也蒙上了战争的 浓重阴影。有爱国心的中国军民怀着胸 中的怒火, 期盼着给日本侵略军以强大 的反击。 8 月 9 日, 上海日军制造 “虹桥机场 事件” 。面对日军在华北地区的疯狂进 攻与在上海地区的挑衅, 蒋介石于 8 月 11日夜 9时决定: 采 “制敌机先” 的策略, 向淞沪日军主动发起进攻, 亲自密令 “京 沪警备军” 司令官张

13、治中:“令张司令官治中率第八十七、 八十八两师于今晚 向预定之围攻线推进, 准备对凇沪围 攻” 。同时下令海军封锁江阴长江江 面, 阻塞水道。张治中在苏州立即发 布 “京沪警备军” 各部即刻向上海预定 之围攻线推进的命令, 于 8 月 11 日夜 半离开苏州, 统率第八十七、 八十八这 两个精锐的德械师, 从苏州、 常熟、 无 锡一带向上海挺进。12 日晨, 进驻上 海。由于中国军方事先控制了火车、 汽车, 才能够于一夜工夫, 便进入了上 海。张治中准备按计划, 在 1937 年 8 月 13 日拂晓前, 完成对虹口、 杨树浦 日军据点攻击准备, 只等南京统帅部 一声令下, 即向日军发动猛烈攻

14、击, “进占敌军根据地而歼灭之” 。 张治中在 1932 年曾指挥第五军, 参加过 “一二八” 淞沪抗战。他在多 年的对日作战实践与思考中, 形成了 一个基本观念: 中国对付日本, 可分作 三种形式: 第一种, 他打我, 我不还手, 如 “九一八” 东北之役; 第二种, 他打 我, 我才还手, 如 “一二八” 战役、 长城 战役; 第三种, 我判断他要打我, 我就先 打他, 这叫作 “先发制敌” , 又叫作 “先下 手为强” 。他认为, 这次淞沪战役, 应该 采用第三种。早在 7 月 30 日, 张治中就 向南京国民政府郑重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在北方作战, 固不宜破坏上海, 自损 资源; 然

15、若敌方有下列征候之一, 如:(1) 敌决派陆军师团来沪, 已开始登轮输送 时;(2) 敌派航空母舰来沪时;(3) 敌在长 江舰队来沪集合时;(4) 敌在沪提出无理 要求, 甚至限期答复, 即断定敌发动无 疑。则因我主力军远在苏、 常以西, 输送 展开在必需时, 且上海保安团抵抗力薄, 诸种关系, 似宜立于主动地位, 首先发 动, 较为有利” 。政府当局复电, 基本同 意张治中的建议:“应由我先发制敌, 但 时机应待命令” 。 就在 “京沪警备军” 各部准备于 8 月 13 日拂晓前向日军发动攻击前, 张治中 接到蒋介石的命令, 因考虑到英、 美、 法、 意 4国驻华使节正在调停中日战事, 因而

16、 要张治中暂停攻击,“等候命令” 。 然而, 中、 日军队在上海的对峙, 近 在咫尺, 隔街相望, 多年郁积的怒火, 只 要有一点碰撞, 立即就会燃成冲天大火。 1937 年 8 月 13 日上午 9 时 15 分, 日 驻沪海军陆战队一小队, 越过淞沪铁路, 冲进宝山路, 向守卫西宝兴路段的中国 保安队开枪射击。中国军队立即还击。淞沪 “八一三” 抗战首先在闸北揭开战 幕。双方激战至这天黄昏时分, 在八字 桥附近的日军开炮轰击中国军队, 中国 军队以迫击炮还击。同时, 日军以坦克 掩护步兵, 攻击第八十七、 八十八两师阵 地。在黄浦江上的日舰也连续炮击上海 市区中心, 日军战机对上海华界居民区 进行轰炸, 形成一片火海。中国军队奋 起反攻, 收复八字桥阵地。到当日夜 21 时, 双方停火。 8 月 13 日夜, 张治中等前线将领终 于接到蒋介石的开战命令:“一、 京沪警 备军改编为第九集团军, 张治中为总司 令, 于明 (十四) 日攻击虹口及杨树浦之 敌。二、 苏浙边区军改编为第八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