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8960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K412030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目录目录 1K412031 掌握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 1 1K412032 掌握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 6 1K412033 掌握钢混凝土结合梁施工技术 . 10 1K412034 熟悉钢梁制作与安装要求. 11 1K412035 熟悉钢筋(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要点 . 13 1K412036 了解斜拉桥施工技术要点. 15 1K412031 掌握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掌握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本条文简要介绍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常用的支(模)架法和悬臂浇筑法支(模

2、)架法和悬臂浇筑法施工技 术。 一、支(模)架法 (一)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 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落架拆模措施。 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6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

3、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 (二)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3浇筑分段工作缝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弯矩零点附近。 4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 围内。 5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2 二、悬臂浇筑法 备注:上图非教材内容 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 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

4、段上 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 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梁段施工,循序前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1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0.5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0.7不得超过0.7。 (2)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 (3)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4)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自锚固系统的安

5、全系数不得小于2。 (5)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3 (二)浇筑段落 悬浇梁体一般应分四大部分浇筑: 1墩顶梁段墩顶梁段(0 号块); 2墩顶梁段(0 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3边孔支架现浇梁段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4主梁跨中合龙段主梁跨中合龙段。 4 (三)悬浇顺序及要求 1在墩顶托架或府架上浇筑0 号段并实施墩粱临时固结实施墩粱临时固结; 2在0 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0 号块段上安装悬

6、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 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粱合龙段支架上浇筑边跨主粱合龙段; 4. 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粱体系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粱体系。 托架、膺架应经过设计,计算其弹性及非弹性变形。 在粱段混凝土浇筑前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府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 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有关方签认后方 准浇筑。进行全面检查,经有关方签认后方 准浇筑。 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 桥墩两侧梁

7、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四)张拉及合龙 l.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 顶板、 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上下、 左右对称张拉,顶板、 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上下、 左右对称张拉,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施做。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合龙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合龙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5 3连续粱(T 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龙段的长度宜为2m合龙段的长度宜为2m。 (2)合龙前应观测气温变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测气温变

8、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 (3)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 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 (4)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保持 稳定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保持 稳定。 (5)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6)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尽早施加预应力。 (7)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合龙段及全部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 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 体系转换,应在

9、合龙段及全部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 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 (8)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五)高程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标高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标高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之 一,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标高时应考虑: 1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 2预拱度设置预拱度设置; 3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标高已浇段的实际标高; 4温度影响温度影响。 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项目为前三项;必要时结构物的变形值、应力也应进行监测,保证 结

10、构的强度和稳定。 案例涉及知识点 案例涉及知识点 1、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连续梁时,支架应满足哪些要求,有哪些注意事项 6 支架应满足: 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弹性挠度 不大于L/400 (1 为计算跨度)。 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注意事项有: 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均匀下沉, 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 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 1K412032 掌握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掌握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

11、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 分调研和评估。 (二)预制和吊装方案 1应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梁板预制和吊运方案。 2应依据施工组织进度和现场条件,选择构件厂(或基地)预制和施工现场预制。 3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 机架梁法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 机架梁法;每种方法选择都应在充分调研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7 8 二、技术要求 (一)预制构件与支承结构 1安装构件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安装构件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或规范允许 值。 2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

12、、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 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 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9 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低于30MPa。吊装前应验收合格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低于30MPa。吊装前应验收合格。 3安装构件前,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等)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构件前,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等)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 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桥梁支

13、座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要求,其 规格、位置及标高应准确无误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 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桥梁支座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要求,其 规格、位置及标高应准确无误。墩台、盖梁、支座顶面清扫干净。 (二)吊运方案 1吊运(吊装、运输)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2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应经过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 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应经过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 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 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 的稳定性。 3应按照起

14、重吊装的有关规定,选择吊运工具、设备,确定吊车站位、运输路线与交通导 行等具体措施。 (三)技术准备 1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技术安全交底。 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给出高程线、结构中心线、边线,并进行清晰的标识。 三、安装就位的技术要求 (一)吊运要求 1构件移运、吊装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计算决定。 2吊装时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o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尽量使吊环垂直受力。 3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在顶起构件时应随时置 好保险垛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在顶起构件时应随时置 好保险垛。 4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 (二)就位要求 1每根大梁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梁固定并用钢板与已安装好的大梁预埋 横向连结钢板焊接,防止倾倒每根大梁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梁固定并用钢板与已安装好的大梁预埋 横向连结钢板焊接,防止倾倒。 2构件安装就位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焊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