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9760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健康成长 2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从一粒米说起从一粒米说起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感受、认识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节俭的重要意义。2对生活节约与浪费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节约意识。3学习积累生活中节约的方法和窍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到课室或附近餐馆观察就餐时剩饭菜情况。2了解学校公共场所用水的情况。3将从前学习过的人口与资源对比图、本课题“资料库”以及其他有关内容简单整理。学生分析学生分析:经过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无论从心智的发展与认知的层次

2、都有明显地提高,对事物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在生活和学习上,往往会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生此阶段的特点是善于思考,发言积极性非常高,因此要把时间多留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经过前四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节俭”地理解也有了较深的层次,这节课主要是借助教材,使学生从具体的数字懂得节俭的意义. 教学活动及过教学活动及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教学意图教学意图一、对浪费现象一、对浪费现象有初步感官认识有初步感官认识一、导入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锄禾这首诗吗?(屏幕出示锄禾一诗)全班齐读。2这首诗说明了什么?3我国有一句“滴水成河,粒米成箩”的古语,说的

3、就是积少成多的意思。下面有一则“我们浪费的就只是这些吗”同学自拍的广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4看完录像后,你们有何感受呢?里面是否有你自己或亲戚朋友的影子呢?学生随机回答:农民伯伯耕种的粮食实在是来之不易啊太浪费粮食,太浪费水、电资源了,学生结合实际谈对浪费行为的感受通过播放学生自拍的广告,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在课堂形成一种开放式思考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二、认识一粒米二、认识一粒米是怎样来是怎样来1 (屏幕出现“七嘴八舌” )谁知道一粒米是怎样来的呢?2因此,浪费粮食是一种怎样的表现?生凭着对生活认识说出一粒米从种到收获的过程。浪费是一种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从粮食的来源认

4、识浪费的本质三、通过实验深三、通过实验深化认识化认识动手算一算(屏幕出现以下内容)(1)一粒米=?同学们用天平称出,500 粒米大约重 10 克。我国有近 3 亿少年儿童,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会浪费掉多少克大米?请你们再算一算,全国有近 13 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会浪费掉多少克大米?算一算:3 亿粒米= _克13 亿粒米= _克这些被浪费掉的粮食足够我们班同学吃多少天呢?60000000 克26000000 克从小数字入手,逐步计算出惊人的数字,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发现浪费的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在此过程中,学生内心开始不断回顾自己及身边亲朋好友浪费的现象五、资料交流

5、五、资料交流你搜集了多少关于:“中国的人口 粮食资源水资源电资源”的资料呢学生汇报预习时查找的资料通过资料交流认识到中国各方面资源缺乏的情况四、对生活中的四、对生活中的浪费观点进行探浪费观点进行探究究过渡:我国从总体上说经济确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有些人认为“勤俭节省”已经过时,文中第四组的同学也针对这种情况作了一次调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调查的情况吧。请翻开书本p26 默读第一自然段。1针对以下同学们说的话进行自由讨论:任意挑选一位同学,说说你想对他/她说什么。(!)小云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谁还在乎节约资源呢?”(2)小凡认为“浪费粮食虽然不对,但我有没有浪费别人家

6、的粮食。 ”(3)小吉认为“浪费那么一点儿水也没什么,我又没侵害别人的利益,有没有节约习惯是我个人的事。 ”2小结:现在有一句话在我们国家非常流行:“任何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如果乘以 13 亿,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的国情:我们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用这句话来思考我们的节约与浪费的情况,特别有意义。学生讨论后,大胆说出自己对小云、小凡、小吉所说的话的思考。创设了学生常见的情景引领学生自主选择对象进行学习和探究,发表看法。六、七嘴八舌六、七嘴八舌我们需要节约的仅仅是水和大米吗?根据你平时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还有其他发现吗?生会举出:还有浪费铅笔、纸张、电力资源等。让学生理解再继续浪费

7、身边貌似不起眼的资源,等于“把一个森林扔到垃圾桶”的道理。七、名人讲节约七、名人讲节约过渡:古今中外的名人又是怎样节约资源的呢?1 (屏幕出示例子)古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毛泽东、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故事,请学生任选一例谈看法。2出示“衡量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钱,而在于他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金钱”生通过故事自悟出“衡量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钱,而在于他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金钱的道理。从明理到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升华八、写感悟八、写感悟1学习完这一课以后,对于“一粒米,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2请个别生读自己写下的感悟,师相机点评生结合实际写感悟通过动笔检查学习效果生成九、拓展九、拓展你们想知道企业的节约文化吗?(出示企业节约的有关宣传口号)自由读一读结合社会现状认识到节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乃至文明社会的道德风尚十、总结全文十、总结全文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和踊跃发言,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涓涓细流能汇成大海,粒粒泥土能垒成高山”的道理,下面请翻开 p27,读读豆博士的话,读完后归纳,豆博士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豆博士的话告诉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将个人行为与整个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