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819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 2016 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专题 7 资资本主本主义义世界市世界市场场的形成与的形成与发发展)展)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 2015 年 10 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16通州摸底19)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16101640 年, 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上述状 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

2、位 C英国进行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2016通州摸底16)观察图一和图二,根据所学,对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具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图二对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的形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看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 A B C D3(2016海淀零模21)下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 B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 C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

3、状况恶化 D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4(2016西城一模19)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 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 出现在( ) A15 世纪 B16 世纪 C17 世纪 D19 世纪5(2016西城一模18)以下地图,与哥伦布对地球的认识最为贴近的是( )6(2016昌平期末21)下图是近代世界贸易图,图中箭头代表贸易路线,它作为史 料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A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欧洲商业革命 B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C1519 世纪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7(2016东城期末29)

4、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兴起了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的热潮, 在许多大城市、中小城镇还建立了职工。这体现了( ) A民主范围的扩大 B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垄断组织的形成8(2016东城期末25)葡萄牙占据的澳门一度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这里 为中心,曾建立起几条重要的国际贸易航线(见以下示意图)下列对这种贸易的评述,正确 的是( )A它兴起于 13 世纪,以葡萄牙为主导 B它说明中国已经全面卷入世界市场 C它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并成为主要货币 D它刺激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形成9(2016西城期末39)19 世纪 70 年代到一战之间,德国步入了工业化的快车道, 尤其是钢

5、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产量增长很快,并跃居到世界第二工业 强国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 实现国家统一 注重科技创新 确立共和政体 对外殖民扩张 A B C D10(2016西城期末32)以下史实中,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处于同一世纪的是( ) A拉马克提出早期进化论观点 B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牛顿发现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1(2016朝阳期末17)家庭功能是家庭多方面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它总是与 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逐步呈现出日趋明显弱化的家庭功能是( ) A经济功能 B生育功能 C情感功能 D休息功能12(2016朝阳期末14)乔治弗里

6、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年)德国经济学家, 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下列对其观点评价准确的是( ) 提出于德国四分五裂时期 主张国家对经济有限干预 其观点不符合工业化潮流 对后发工业国有较大影响 A B C D13(2016朝阳期末10)“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 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在十八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其 意为( ) A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 B促使英国于北美殖民区域的急剧扩大 C美洲的殖民开拓了新市场促进新分工 D北美取代西欧占据世界市场中心地位14(2016朝阳期末8)

7、“面对海上航行的竞争者,荷兰联省共和国政府、阿姆斯特 丹市及私人贸易公司于 1602 年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图垄断印度与荷兰之间的贸易。 ”这家公司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葡萄牙 D英国与法国15(2016朝阳期末7)在西欧,“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上升,而 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 B贵金属大量输入冲击市场 C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 D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的革新16(2016朝阳期末4)“这一场的崛起分享着昙花一现的荣耀,里斯本取代了威尼 斯成为香料交易的贸易中心,

8、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在美洲源源不断的金银资助下一跃成 为欧洲最强大的君主。”这则材料描绘的景象大致出现于( ) A13 世纪 B14 世纪 C15 世纪 D16 世纪17(2016海淀期末32)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力的 大飞跃,它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大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对立冲突加剧 B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工人生活全面改善 C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D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民主制度普遍受挫18(2016海淀期末31)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 后新兴的产业有( ) A造船业 B采煤业 C机器制造业 D纺

9、织业19(2016海淀期末30)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 1718 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 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 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 年,钟表匠哈格里夫 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20(2016海淀期末22)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下列各项正 确的是( ) 欧洲一些城市出现证券市场 西欧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地主地位下降 中国农民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

10、世界市场形成 A B C D21(2016海淀期末21)15 世纪,在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 子创办了专门的水手航海学校,从 1418 年开始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1487 年 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0 年后达伽马继续向东航行抵达印度。葡萄牙的航海活动( ) 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殖民活动 为葡萄牙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 推动了葡萄牙工业的迅速发展 体现了人类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A B C D 二、材料阅读题二、材料阅读题 1(2016精华学校 3 月联考37)(34 分)历史上的领海和海权。 材料一 中国南海诸岛早在宋代便在中国史籍中有明确的记载,据宋会要、岭外代答、 舆地

11、纪胜、诸番志、方舆胜览及以后的官方航海图、海道交通专书、渔民水 路簿等多有记载,历时七八百年。今西沙、中沙一带古称为万通专书、渔民水路簿等多有 记载,历时七八百年。今西沙、中沙一带古称为万里长沙、千里长沙、万里长堤、石星石 塘,南沙一带称千里石塘、石堂、万里石塘,而越南史籍中的大、小长沙、万里长沙是指 越南中南部沿岸边岛屿、边滩。三国时代万震南洲异物志和康泰的扶南传中已经 对西沙地形作了描述,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的“九乳螺洲”便是指西沙群岛。元代曾在 西沙建立天文测量点,以后为明清两朝有效控制,主权十分明确。南沙群岛早在公元前 2 世纪就有我们祖先的遗迹,以后有“崎头”的名称。唐代贞观年间一度将其

12、划归琼州管理。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二 “海权论”的集大成者马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发展海权、控制海洋对国家繁荣 强盛具有决定性影响,并得出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领悟,即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能控 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和海上贸易这一主要的国家富源,便可控制世界财富和资源的流向, 从而决定一国兴衰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李家成 ?李普前马汉“海权论”及其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启示 材料三 中国海权思想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洋由天堑变为通道,不再具有不可逾越 性;二是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势力从海洋而来。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敌人主要是来自海上的 西洋诸国,由此催生了海防思想的形成,体现在以近代海军作为防御手

13、段。林则徐、魏源 最早提出建立西式海军以防御海上的入侵。林则徐认为“剿夷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林、魏的主张被左宗棠、李鸿章等继承。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清朝在甲午战争前 完成了西式海军的创建。在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也注意到海权与商业之间的关 系。时人论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 权力之兴败为缘。”晚清民国官方也对海军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光绪二十八年 (1902)政务处奏称:“海军实为立国之要,平时巡阅洋面,保护商税”。但是马汉海权理 论的扩张性和弱肉强食的强权特质并未在中国落地生根,清政府虽大倡创建海军,但其着 眼点只是近海防御

14、和本土防御,如姚锡光在拟就现有兵轮暂编江海经制舰队说帖中所言:“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坐失。”言下之意,建设海军的目的仍 是防卫沿海省份。 摘编自高月近代中国海权思想浅析(1)“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是历史形成的”。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相 关史实。(10 分) (2)依据材料二,简述马汉“海权论”的主要观点。选择一个近代西欧国家,以该国的 历史事实说明马汉的观点。(12 分) (3)以“近代中国的海权思想”为主题,对材料三进行解读。(12 分)要求:提取信息充 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2(2016通州摸底25)(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5、 材料一这是一张 1842 年法国庆祝铁路开通的海报。1837 年,在巴黎至圣日耳曼之间建成了第 一条铁路,从而激起了法国的铁路热。几年之间法国出现了 33 家铁路公司,但有很多最终 破产。1842 年,颁布了铁路组织法,开始建立了国家铁路系统,由国家监管,私人公司经 营。到 1850 年,法国已有 200 多公里的铁轨。 泰晤士世界历史 材料二 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 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 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于信件、 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1903 年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 材料三 1876 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清政府 遂以 285 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投入大海。 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由于地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