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49464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原则方法黄黄书进书进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方面要明确解决哪些主要矛盾,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明确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方法去解决矛盾、促进和谐。一、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标任务就是要

2、解决好三大主要矛盾、实现三大和谐。1 1、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实现社会和谐、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实现社会和谐马克思强调:“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2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形成了人与人的新型关系,但并不是无矛盾的社会。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失衡、身份认同混乱、诚信严重危机等问题,就会导致人与人的尖锐冲突、社会阶层的秩序混乱和整个社会的动荡危机。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努力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人与人的和谐与否,取得于社会发展状况。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

3、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二是要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点,夯实社会和谐的现实基点。改革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4 页。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20 页。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5 页。2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民生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现实利益。胡锦涛强调:“要

4、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决人与人矛盾的关键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动力。只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够有效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和谐的体制保障。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必须提供科学合理的规范,使人们的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胡锦涛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2 2、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生态和谐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生态和谐实现社会关系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生态危机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特别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需要保持耕地 18 亿亩的红线已迫近临点。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 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

6、水域污染严重。随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以大量消耗资源、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面对新的问题,我们党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把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要求彻底改变以 GDP 为中心的粗放型外延式的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5 页。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5 页。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

7、高度,从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3 3、解决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矛盾,促进世界和谐解决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矛盾,促进世界和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近代以来的世界潮流,就是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自觉站在时代高度谋划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党正确分析世界形势,进一步强调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8、,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提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自觉确立了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为了正确处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矛盾关系,构建互利共赢新格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2;强调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3进一步深化了在全球化时代正确处

9、理国际关系,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不断促进世界和谐的规律性认识。二、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则方法解决三大矛盾、实现三大和谐,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原则方法,主要有:1 1、把奋斗目标和指导方法统一起来、把奋斗目标和指导方法统一起来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7 页。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7 页。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8 页。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建设任务角度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

10、重要战略目标;从指导原则角度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方法,必须自觉地把奋斗目标和指导方法统一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自觉地转化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把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方法要求,始终当作全面建设小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来落实。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11、全面发展。2 2、把矛盾分析法则与人民主体要求统一起来、把矛盾分析法则与人民主体要求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理论,既强调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从而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奠立在历史发展的规律上,要求自觉地遵循规则、运用规律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研究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必须把矛盾分析的客观法则与人民群众的主体要求统一起来。从矛盾分析法则和人民主体要求统一的角度看,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当前最突出的是,要正确化解我国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利益矛盾。利益矛

12、盾是社会矛盾的深层原因。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 列宁认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 。 利益是思想的基础,也是政治的基础。利益不同,不仅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而且会相应提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从而,利益分化会导致利益群体的分化,甚至形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关系问题。由利益分化导致的阶层矛盾、利益群体矛盾,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5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虽然我国社会阶层、党派以及民族、社团之间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从而矛盾总体上是非对抗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具体利益差距不断拉大,从

13、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社会矛盾。这些因利益分化导致的利益群体、利益阶层的矛盾,又直接、间接地反映到不同党派、团体甚至民族之中,从而使当前的社会矛盾更具复杂性。利益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破坏社会和谐,而且会在执政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从而改变党的性质。因此,我们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认真解决利益差距不断拉大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3 3、把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把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最高动力标准。唯物史观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

14、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人民利益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最高价值标准。唯物史观强调,无产阶级推动历史发展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自觉地把唯物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辩证统一起来,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胡锦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

15、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 “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1其次,必须全面理解“发展”的含义,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党的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9 页。6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统一起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任务辩证统一起来,构建了“五大文明”全面发展的战略新格局。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进一步强调:“继续推动中

16、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1特别是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任务,并且明确把满足人民权益作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而实现了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内在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的根本要求。4 4、把设计任务目标与提供技术手段统一起来、把设计任务目标与提供技术手段统一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一种新的理念,而且需要一种新的机制,必须把设计理念与实现手段统一起来。如果只注重对新理念本身的研究和宣传,忽视对如何实现新理念的具体机制和方法手段的研究,那构建和谐社会将无法落到实处。反之,如果只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方法技术的研究,忽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和原则的研究,那构建和谐社会将失去根本方向。把设计任务目标与提供技术手段统一起来,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和体制。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