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4846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食 品生产废水摘要:采用“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方便面、饮料生产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混合废水进水 CODcr 约为 1718mg/L 时,总COD 去除率可达 90%以上,出水达到 GB8978-1996 三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隔油 高效气浮 活性污泥工艺 食品生产废水 一、前言某大型食品企业,主要生产方便面、饮料及配套产品。其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饮料生产废水:300t/d,方便面生产废水:100t/d 以及员工生活污水:150t/d。该企业建有一座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废水水量为 600t/d,设计进水水质为 PH:6.5-6.8;

2、CODcr:4000mg/L;BOD5:1800mg/L;SS:850mg/L;动植物油:250mg/L,处理后的水质要求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中三级标准。目前,对食品生产废水处理通常采用厌氧法、好氧法、厌氧-好氧法等多种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对 CODcr、BOD5 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但对动植物油的处理效果不好。针对该企业生产废水中动植物油含量高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隔油-高效气浮的预处理措施,将污水中大部分动植物油去除后再进行好氧生化处理。通过调试和试运行,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了排放标准的要求。目前,该工程已经通过了达标验收。现将设计及试运转情况

3、作一介绍。二、废水处理工艺22.1、废水水量及水质1、废水水量废水来源为:方便面生产废水:100 m3/d;饮料(PET)生产废水:300 m3/d;员工生活污水:150 m3/d。设计废水水量为 600m3/d。2、废水水质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水水质为:pHCODcr(mg/l)BOD5(mg/l)SS(mg/l)动植物油(mg/l)方便面6.56.835001600320001000饮料 PET6.56.745002000500-生产废水与员工生活污水混合后,混合废水的水质为(设计水质):pHCODcr(mg/l)BOD5(mg/l)SS(mg/l)动植物油(mg/l)6.56.840001

4、80085042503、处理后的水质要求该企业废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必须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即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中三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如下:pHCODcr(mg/l)BOD5(mg/l)SS(mg/l)动植物油(mg/l)695003004001002.2、工艺流程废水治理采用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附图。52.3、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 1、隔油池有效容积 100 m3,平面尺寸 8.5m4.0m,有效水深 3.0m,水力停留时间 6 小时,采用人力定期捞除浮油。2、调节池有效容积 600m3,平面尺寸 1

5、4.4m8.0m,有效水深 5.2m,水力停留时间 24 小时。为加强水质调节和避免悬浮物沉积,调节池中设曝气搅拌措施,曝气量为3.0m3/(m2.h)。3、物化处理单元快混中和槽快混中和池有效容积为 4.5 m3,平面尺寸 1.5m1.5m,有效水深 2.0m,快混时间为 10min,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慢混池慢混池有效容积为 8.55m3,平面尺寸 3.0m1.5m,有效水深 1.9m,慢混时间为 20min,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气浮系统选用 CF30 型成套浅池高效气浮设备,接液部分为不锈钢,废水处理量为30m3/h,配用功率 22kw。64、活性污泥池活性污泥池有效容积为 720 m3,共

6、三格,每格有效容积为 240 m3,平面尺寸12.0m4.0m,有效水深 5.0m。设计采用容积负荷为 0.45kgBOD/m3.d,污泥负荷为 0.15kgBOD/kgMLVSS.d。5、沉淀池沉淀池直径为 6.0m,池深 3.50m。设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 1.0 m3/ m2.h6、污泥贮池污泥贮池有效容积 73.5 m3,平面尺寸 3.5m3.5m,有效水深 3.0m,分成 2 格,各设搅拌机 1 台。 三、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3.1、气浮系统运行情况物化处理单元采用气浮工艺,通过投加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使废水中动植物油等有机污染物形成絮体,并使废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

7、促其粘附于杂质絮体颗粒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上浮水面,从而去除相当一部分动植物油等有机污染物,降低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气浮 PAC 投加量为 300PPM,PAM 投加量为 10PPM,此段 CODcr 的平均去除率为 50%,SS 的平均去除率为 80%,动植物油的平均去除率为 80%。3.2、生化段的运行情况废水中相当一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是无法被物化法去除的,必须采用生化7处理工艺来降解。目前采用的生化处理工艺是以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技术为主体,该方法处理工艺成熟,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高。3.2.1、污泥接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菌种,其活性污泥 SV30 为 1520%,污泥浓

8、度MLSS 为 2.53g/L,投入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行污泥接种。曝气池中先灌满经物化处理后的污水,控制曝气池中污水 CODcr 浓度在 500mg/L 左右进行闷曝。闷曝 35 天后开始小水量连续进水,每天检测曝气池出水的 CODcr 浓度和污泥SV30。曝气池混合液经沉淀后,上清液排入集水井中,污泥不外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驯化后,污泥的活性增强,凝聚、沉降性能良好,曝气池混合液经30 分钟沉淀后,污泥沉降比有 30%左右,上清液清澈透明,这表明活性污泥已经培养成熟,即可投入正常运转。3.2.2、影响生化段的环境因素(1)pH 范围: 各种微生物都有它们适宜的 pH 范围,酸性太强

9、(pH6),真菌与细菌竟争并占优势,处理效果降低;碱性太强(pH9),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受到阻碍。通过调试运行期间的观察和检测,生化段进水的 pH 范围控制在 7.07.5 最为适宜。 (2)溶解氧(DO):溶解氧的控制是生化段调试运行成败的关键环节。调试期间,由于废水是8按一定比例递增进水,开始微生物繁殖量少,营养不足,DO 始终偏高,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有时高达 46mg/L。针对此情况,每天采用间隔曝气,调节气水比58:1,经过不断调整、检测,正常运行的 DO 值趋于稳定,正常运行时,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溶解氧为 12 mg/L,气水比控制在 1520:1。(3)活性污泥回流量和回流比:活性污

10、泥回流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用 Qr 表示,回流比用 r 表示。Qr 是活性污泥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有效调节 Qr 可改变工艺运行状态,以保证运行的正常。实际运行中,Q=25m3/h,Qr=10 m3/h,r=40%。3.3、稳定运行结果废水处理系统从 2002 年八月开始进入稳定运行,稳定运行阶段废水处理效果见下表。稳定运行阶段废水平均处理效果 单位:mg/L(除 pH)月份CODcrBOD5SS动植物油pH9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八月14328742421188511845.7108.0-7.3九月171811852328164811340.86.4-7.

11、4从上表可知,在稳定运行期间, CODcr 的平均去除率为 93.5%;BOD5 的平均去除率为 94.8%;SS 的均去除率为 93.5%;动植物油的平均去除率为 83.4%。废水处理系统排放水中 pH 值、动植物油、CODcr、BOD5、SS 六项指标均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中三级标准。3.4、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11该工程总投资为 280 万元,具体运行费用如下:电费为 0.85 元/t;药剂费为元0.75 元/t;人工费为 0.18 元/t,即废水处理费用为 1.78 元/t。 (不含设备折旧费)四、 结论既存在问题4.1、采用隔油-高效气浮-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方便面、饮料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的运转实践证明,该工艺运行效果稳定可靠,工艺操作简单方便,出水达到GB8978-1996 三级排放标准。4.2、由于废水处理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废水处理总装机容量达到152.68KW,造成废水处理动力消耗较大;此外,由于饮料生产废水酸性较低,调节 pH 时耗碱量较大,药剂费用也较高。因此单位废水处理成本较高,为 1.78 元/t废水。4.3、剩余污泥原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由于污泥粘性高,滤饼较难形成,污泥压滤效果不好。后改用离心机压滤脱水,污泥的脱水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