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7567297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初中地理计算专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计算专练1 / 6初中地理计算专练初中地理计算专练一、专题内容: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七年级地 理教材,特别是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不少数学计算题。从计算题型来讲,既有简单的 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也有较复杂的正、负数加减法、被除数为分数的除法及一元一次方 程。由于相关内容的教学,地理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度不一致,即当地理科讲到相关 计算题时,数学科尚未学习到这一内容或刚刚开始学习,学生对其尚未完全掌握,导致在 解析地理计算题时产生很多困难和问题。因而,在初中地理总复习中,将地理教材中的各 类计算题归纳起来,进行专题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

2、 (一一) )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公式推导: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例题: (1)已知 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150 千米,现在地图上测得它们的距离为 3 厘米,那么 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1:500000 B.1:200000 C.1:5000000 D.1:2000000 解析: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注意两个距离的单位必须统一, 即需要将 150 千米换算为 15000000 厘米。 强调:单位由千米换算成厘米,在原来数字的后面加上 5 个“0”列式即为:3 厘米/15000000 厘米=1

3、/5000000,亦即 1:5000000,答案:C (2)A、B 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3.75CM,比例尺为 1:50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为: A.1875 千米 B.18750 米 C.75 米 D.1875 厘米 解析:根据计算公式可列式: 实地距离=3.75cm1/500000=3.75cm500000=1875000 厘米=18750 米,答案:B 3.总结: (1)比例尺是指缩小程度,无单位。 (2)进行计算时,必须统一实地距离(千米)与图上距离(厘米)的单位,最后计算出的实 地距离单位一般为千米,不是千米的要换算为千米。 (3)在地图中量算图上距离时,要注意有时可能不能直接量

4、算直线距离,如两地点沿公 路的距离,则需要用一小段绳子沿图中公路线进行比量再拉直量算直线距离。 (4)公式为被除数为一分数的除法,这一内容在当时的初一数学教学中尚未涉及,大 多数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可简单教会学生这样计算: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即乘以该分数 的倒数,因为比例尺是分子为一的特殊分数,实际计算时可乘以比例尺的分母即可。 ( (二二) )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的计算: 1.计算公式: 相对高度=高处海拔-低处海拔公式推导: 高处海拔=相对高度+低处海拔 低处海拔=高处海拔-相对调度2.例题:初中地理计算专练2 / 6(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 8848 米,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

5、沟,海拔约为- 11034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米。 列式计算:8848-(-11034)=8848+1103419882(米) (2)已知某山脚下有一个湖,湖面海拔为 300 米,与山顶的高差为 620 米,则山顶的海 拔高度是_ _米。 根据公式列式计算:300+620=920(米) 3.总结: (1)首先要弄清楚海拔的概念,再分辨谁的海拔高,谁的海拔低,然后代入相应公式进 行计算。 (2)正负数的加减,对于初一学生来讲,还是一个难题。 ( (三三) )气温的计算气温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日平均气温=当天各次观测到的气温之和当天观测的次数 月平均气温=当月每天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

6、平均气温=12 个月的平均气温之和12 气温年较差气温最高月气温气温最低月气温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2.例题: (1)某气象站测得该地 8 时、14 时、20 时、2 时的气温分别为 15、24、16、 13,则此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列式计算:(1524+16+13)417() (2)北京 7 月的平均气温 26,1 月平均气温4.7,则北京气温年较差是。 列式计算:26(4.7)30.7() 3.总结:年平均气温一般是指某地多年的平均气温 ( (四四) )海拔与气温关系的计算海拔与气温关系的计算: 1.规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 公式: 海拔高处气温=海拔低处气温-

7、(高处海拔-低处海拔)1000.6 气温差高度差1000.62.例题: (1)某高山,山顶与山脚的高差约 1000 米,现测得山顶气温为 5,山脚气温为 _。 列式计算:山脚气温=5+10001000.6=11() (2)某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已知出发营地海拔 3500 米,气温 10,当他们登上山 顶时,山顶气温为。 列式计算:10(88483500)1000.6103222() 3.总结:要注意气温受海拔高低影响的一般规律,即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 高。 ( (五五)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计算: 1.计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密度=当地人口数当地面积(单位为:人/平方千米)初中地理计算专练3 / 62.例题: 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占地面积为 25 平方千米,在 2003 年出生了婴儿 15000 个,同 年有 2000 人死亡,该地 2003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 2003 年初的人口密度分别是: A.13%,40000 人/km2 B.1.5%,400000 人/km2 C.17%,4000 人/km2 D.1.3%,40000 人/km2 列式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15000/1000000100%2000/1000000100%1.3%

9、列式计算人口密度:1000000/25=40000 人/km2,答案:D 3.总结: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均为百分率,而以前人教版中的为千分率。 (2)人口密度的计算要注意单位的换算且要分清除数与被除数。专题十:计算题的解题技巧专题十: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地理计算是初中地理会考(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 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运用地理规律、地理原理,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出地理数 据,这是学习地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中地理计算题不多,涉及的计算量不大,主要 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比例尺计算一、比例尺计算 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

10、比例尺的换算 (1)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2)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特别注意:比例尺是比值,没有单位。 【典型例题】下列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 30 千米的比例尺正确的是( ) A1:30 B1:30000 C1:3000000 D1:30 千米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 尺是个比值,没有单位。计算比例尺时先统一单位,然后按公式计算。【参考答案】C 二、海拔高度及其与相对高度的计算二、海拔高度及其与相对高度的计算 1.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起算点

11、是海平面(海平面的 海拔为 0 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典型例题】2005 年 10 月 10 日,中国国家测绘局曾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 峰岩石面海拔高程数据为 8844.43 米。“8844.43 米”指的是( ) A珠穆朗玛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珠穆朗玛峰与山底的垂直距离 C相对高度 D珠穆朗玛峰与海平面的距离 【解析】本题是一道有关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领会:海拔是某个 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起算点是海平面;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 距离。同时在审题时抓住“垂直”一词,即可轻松完成此题。【参考答案】A 三、气温与降

12、水的计算三、气温与降水的计算( (包括海拔与气温之间关系的计算包括海拔与气温之间关系的计算) ) 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气温值的平均数(气象部门一般采用:2 时、8 时、 14 时、20 时 4 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2.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求得的平均数。 3.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求得的平均数(即:年平均气温各月平均气温 之和12)。 4.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初中地理计算专练4 / 65.气温年较差: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与年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6.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100 米是两地之间的相对 高度

13、,0.6是两地之间的气温差,求高处的气温减去气温差,求低处的气温加上气温差。) 7.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单位:毫米)。 【典型例题】例 1 如图,在 A 地测得气温为 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 C 地的气温 应该是( ) A4 B2 C0 D2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海拔与气温的关系的计算题。旨在考查学生有关“海拔 与气温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读图可知,C、A 两地相对高度为 3000 米,根据 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的规律,计算可知,C 地的气温应该是2。【参考答案】D 例 2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根据该资料完成下列(1)-(2)题。月份12345

14、6气温()679121519降水(毫米)442242484228月份789101112气温()22211814106降水(毫米)152651887253(1)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18 B16 C22 D14 (2)该地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 A12.9 B13.4 C18.2 D22 (3)该地的年降水量约为( ) A539 毫米 B560 毫米 C600 毫米 D531 毫米 (4)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全面考查气温与降水相关知识的计算题。该题主要从气温年较 差、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几方面综合考

15、查学生对气候基本要素的理解和量化掌握,在 分析气候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判别气候类型。要正确解题,大家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 应该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计算;世界各类 气候类型的特点。【参考答案】(1)B(2)A(3)D(4)B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四、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 (1)出生率出生人口数(1 年内)总人口数100 (2)死亡率死亡人口数(1 年内)总人口数100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也可以用:(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计 算 2.人口密度计算 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数某地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典型例题】 某国家 2011 年初,共有人口 500 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 4.85 万人,死亡 5.2 万人。据此回答(1)-(2)题。 (1)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