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69688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讲解与例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8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2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3培养同学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 精神。 作家作品作家作品简历:朱光潜(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是中国“美学”的真正鼻 祖。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的历史著作。朱光潜先生在美学 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 代表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美书

2、简 课文背景:咬文嚼字写于抗日战争后期。朱光潜先生结合当时新文学运动的实际, 为了帮助大家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以及提高美学修养等,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书评,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资料卡片资料卡片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 作的实践活动。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电影是集编 剧、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美工、剪辑、服装、道具、化妆、灯光、特技等于一身的 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影视评论既可对诸多方面作综合评论,亦可对某一方面作重点 评论。 文学评论的对

3、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 ;评论的目的 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 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 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字词广场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援例(yun) 斟酌(zhn zhu) 谛听(d) 锱铢(z zh) 箭镞(z) 岑寂(cn) 尺牍(d) 词藻(zo) 蕴藉(yn ji) 付梓(z) 咬文嚼字(jio) 背Error! 缝Error! 更Error! 量Error! 字形辨析 Error! Error! Error

4、! Error!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词义辨析 简捷简洁:“简捷” ,表示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简洁” ,指(说话、行文等)简明 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例: 欧投行贷款程序相对简捷,使用较灵活,规模稳定增长。 他的简洁的讲话,是那样雄浑而有力! 幻觉错觉:“幻觉” ,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错觉” ,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例: 美国在亚太的一系列举动是在给人一种美国依然强大的幻觉,但幻觉总有破灭的一 天。 这个咖啡桌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会给人一种玻璃桌面被气球托起的错觉,让

5、人有不忍 心放重物的感觉。 阻碍障碍:“阻碍”既能当动词又能当名词,作谓语时,可以支配宾语;“障碍”是 名词,多作宾语。例: 不过,官商减债谈判陷入僵局,希腊银行业需要政府补偿部分减债损失,但却坚拒变 相国有化,成为谈判最大阻碍。 报告论述了日本北约关系面临的挑战和障碍,研究了双方关系下一步可能的发展, 并为加强日本与北约的伙伴关系提出了建议。 以至以致:“以至”可以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 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 结果;而“以致”用在下 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例: 我国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

6、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在市以上以至中央,我国实行的还是间接选举。 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表示,大陆是台湾的机会也是挑战,不该对大陆有莫名的忧 虑恐惧,以致故步自封,回到“锁国思维” 。 熟语积累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 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虽拥有巨额财富,但他始终保持锱铢必较的理财态度。 小贴士小贴士 近年来“炙手可热”已经被当成“吃香”“走红”“热门”等的同义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这 是对这个成语的误用。 炙手可热:手一接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

7、手可热的红人,又亲眼看到他锒铛入狱,成为人民的罪人。 厉兵秣马: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备战斗。 面对肩负的历史使命,陆、海、空三军厉兵秣马,以实际行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 式,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铸剑砺兵,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打赢本领。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可见“咬文 嚼字”是个贬义词,正如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 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但朱先生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 理的、积极的因素,赋予“咬文嚼字”以新

8、意,并借用它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 学上,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 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 醒他把“是”改为“这” ,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 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 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 度” 。 这

9、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1。那位演员把“是”改为 “这” ,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 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 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 个“你这” 。看这些实例, “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 ,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 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 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 红楼梦里茗烟 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

10、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 “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 “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 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 “你这” 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 “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 “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 “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革命家的风度”中, “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

11、”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2 这番话不免啰唆,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 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3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 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 调整思想和感情。4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 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 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 ,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

12、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 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 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 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5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 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6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13、” 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7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 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 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 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 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 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 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 “敲” 的空气没有“推

14、”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 “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 “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 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 “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 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8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 感上“推敲” 。 第一部分(第 15 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 与调整都影响

15、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工夫,其效果也不 容小视。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证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证明文字一增一 减意味不同;例三证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 义。比如说“烟” ,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 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 “一川烟草” 、 “杨柳万条烟”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烟光凝而暮山紫” 、 “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9直指的意义载在

16、字典上,有如 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 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 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10直指的意义易 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 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 至于支离。11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 试人间第二泉”, “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 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