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69272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9.9.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课文精讲【课文背景知识】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他从“性善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实行“仁政” , 以“王道”统一天下的政治主张,对后世的统治者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寡人之于 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认真地读 读这篇文章,看看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孟子又是怎样因势利导阐述自己 的观点和主张的?想一想:他的思想和主张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的意义?2人常说文如其人,阅读这篇文章,想像一下,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文章

2、给 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3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原创者就是孟子。想一想孟子运用这 个故事是想说明什么?你觉得这样说比起直接讲好在哪里? 【重点难点讲解】重点难点1了解的重点是孟子及其思想。2掌握的重点是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掌握“数” 、 “直” 、 “发” 、 “胜” 、 “兵”等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 、 “直耳,是也” 、 “是何异于”等 句式的特点。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学习掌握一定的论辩技巧。按教材要求 背诵全文。3应用的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用于阅读文言文。训练突破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思想训练 1 你知道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点

3、拨 1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他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 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很尊敬他,但亦终不见用。于是归而述 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孟子死后,他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之徒记其言行为 孟子七篇。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 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 ,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 敛” ,使民有“恒产” , “养生丧死无憾” 。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 锋芒,富于鼓动性

4、,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社会纷争。2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把握内容训练 2 初读课文,把握其内容。点拨 2 首先对照注释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然后反复朗读 23 遍,注意一些句子 的读法,例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等,理解句 子的意思以及句与句的关系。初步把握文章内容。3进一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训练 3 默读一遍课文,看看对话是针对什么问题而起的?孟子又是怎样环环相扣,论 述自己的观点的?点拨 3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对 话一开始,梁惠王就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接着以

5、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 治国胜于“邻国之政” ,然后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 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设喻,启发对方: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暗示梁惠王小恩小惠不能 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 ,行“王道” 。接下来,孟子具体阐述了“仁政” 的具体内容,提出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在此基础上教 养百姓,使民心归顺,则为“王道”之成。最后,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了

6、自己的主张,阐述为人君者使民加多应持的态度。结尾,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回 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疑问。4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训练 4 如何理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 4 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暴政虐民的批评。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 ,可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 “涂有饿莩”构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 罪于岁的推委,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 归罪于

7、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5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训练 5 反复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些特点有利于快速背诵。点拨 5 这篇课文是对话,一边读一边要在脑子里设置场景,把课文内容分给“角色” , 这样更形象,便于记忆。第 5、6 两段有几组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记住一个就可以带起 一串,这两段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把握这些结构或意义上的关系特点,背诵 就容易一些。6理解孟子运用比喻说理的特点训练 6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点拨 6 “五十步” 、 “百步”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临阵逃脱。梁惠王认为自己对于国家比 其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

8、该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 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使民加多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这一点,又 怎么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 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 希望民之多余邻国。本体和喻体非常贴切,使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同时,运用比喻说 理,也使文字显得从容不迫,机智而又风趣。 【课文阅读指导】知识存储1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 顶着东西了

9、。)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 ,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2一词多义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数罟不入 池(读 c 细密)范增数目项王(读 shu 屡次)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命运,气数)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发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百发百中(发射)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出发,启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阐明)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不弯曲)荀有宝剑,可直百万(价值,价钱)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只是)有一老父,衣褐,至良(张良)所,

10、直堕其履圯下(特意,故意)兵可汗大点兵(士兵,军队)弃甲曳兵而走(兵器)穷兵黩武(战争)兵者,国之大事(指军事)公不论兵,必大困(兵法)胜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尽)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制服,战胜)风景名胜(美好,优美)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胜过)之邻国之民不加少(结构助词, “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填然鼓之(语音助词,不译)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介词)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与,介词)青,出于蓝(从,介词)3特殊句式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为“不是我

11、,是年成啊”)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句意为“没有 听说过这种情况”)能力升级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民 大悦。 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 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

12、,如之何其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1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 后面B诸侯多谋伐寡人者 攻打C诛其君而弔其民 通“吊” ,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动词,扩充一倍2下面句子中“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人伐燕,取之A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 B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D民望之,若大旱

13、之望云霓也。3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王好战,请以战喻A B C D4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文中能体现这种思 想的一组是( )东面而征,西夷怨 南面而征,北狄怨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诛其君而 弔其民,若时雨降 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是动天下之兵也A B C D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 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

14、才会“箪食壶 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 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答案提示:1答案为 A(“后”在文中指“君王、帝王”) 2答案为 B(例句与 B 均 指代燕国。A 代商汤;C 代诸侯;D 代明君。) 3答案为 D(为介词, “凭借” 、 “用” ; 为介词, “按照” 。为连词“来” 。) 4答案为 A(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 人民渴望并拥护的;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这是孟 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5答案为 A(B 文中“民

15、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 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 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暴, 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兴兵问罪;D 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纣, “谋 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读写链接下面两题任选一题。1以“理想的乌托邦”为题,展开想像,扩写寡人之于国也第五、六两段,500 字左右。2就身边某一现象,编写一则寓言,字数最好不超过 500 字。提示:孟子的“施仁政,行王道”作为政治主张在他的文章里有较为充分的论述,扩 写五、六两段是为了更加具体深入的理解这一内容,也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联想想象能力。 扩写时可以先预设一个

16、特定的环境,如一个村落、一个家庭等,内容应该以描写为主,避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免枯燥的说教和机械的翻译。编写寓言是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互相转化的很好的方法,写寓言时对写作主旨要 了然于胸。这一主旨要有现实针对性,具体叙述描写时,力求生动形象,不要生硬的图解 概念。 【拓展延伸探究】知识拓展1关于孟子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出生距离孔子之死大约百年左右。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 子孙名汲)的再传弟子。他自己曾声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并常常以“孔尼之徒”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