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94078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研 究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工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 FDI 力度不断增大的外部状况下,江苏工业发展状况值得关注。在对相关理论和模型拓展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 比较研究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吸引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 2002 年起,我国连续三年利用外资总额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截止到 2006 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 694.68多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FD

2、I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著的,FDI 的外部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内外部条件。 对 FDI 的作用与一个国家经济内在增长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较早可以追溯到 MacDougall(1960)的外溢效应理论,他用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有关的局部均衡问题;Soto(2000)在 OECD 发展中心的一项对发展中国家收入的增长因素分析表明,FDI 对东道国国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正面的、显著的强相关关系;Borenstein(1995)利用 1970 年1989 年 69 个发展中国家 FDI 资料研究表明,FDI对促进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具有正面效应,其重要

3、性高于国内投资。国内对FDI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逐渐活跃起来,沈坤荣(1999)利用综合要素生产率作横截面的相关分析,研究了 FDI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增2加对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何洁、许罗丹(1999)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 FDI 对我国内资工业的外溢作用王志鹏、李子奈等(2003)对外资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途径及外溢效应进行了研究, 本文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外商直接投资、内资工业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突出定量分析的量化作用来深入探讨 FDI 对江苏工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与建议。 二、模

4、型和方法 1.数据的来源和指标的选取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界定,历来有二种不同的定义,一种定义是指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国投资企业,另一中定义则进一步将港澳台投资企业排除在外,单指外国投资企业。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第一种定义,并将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二个部分,即内资资本存量、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以便对其投资效果做一比较,同时还使用了工业劳动力人数。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江苏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每个变量取对数,记为 lnGYP、lnNZGYI、lnWSI、lnGYI。对于区域的划分,不失一般性,本文仍按大多数文献和统计年鉴的划分

5、方法,将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共 13 个市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苏南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5 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 3 个市;苏北地区包括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徐州 5 市。 2.模型的选取 为分析内资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建立如下柯布-道格拉斯: 其中 A 为全要素生产率,K 为内资资本存量,I 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L 为劳3动力。 对数化后的方程为: 其中分别为内资、外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为了分析三大区域内内资、外资对本地工业经济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三大地区各市在内的面板数据型,不失

6、一般性,我们先讨论模型的具体形式 一般形式是如果在模型(3)中再假定斜率系数 i 是常数,则方程变为 在方程(4)中,截面系数 i 的不同取值反应截面个体的差异,我们称方程(5)为“变截距模型”。 如果在模型(4)中再假定截面系数 i 是常数,则方程变为 (1)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个体差异,即检验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原假设 H10:()成立的情况下,检验统计量: 若 F1临界值,则不能拒绝原假设 H10,认为模型中的参数与个体的变化无关,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否则,说明模型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检验模型参数的差异类型。在原假设 H20:, 成立的情况下检验统计量: 三、实证分析 1.

7、具体模型的选取 我们选取了江苏 13 个市 2002 年2006 年间的工业增加值、内资资本存量、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劳动力指标,构成 13565 个数据的样本资料。首先分4析全省内、外资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求得 F1=9.65831F0.05(48,13)=2.318,即模型参数之间存在差异;F2=3.094295F0.05(36,13)=2.353,模型为变系数模型。也就是各市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存在差异,故这里分成苏南、苏中、苏北 3 个地区分别作讨论。苏南模型的 F1=1.456059 F0.05(16,5)=4.604,故苏南模型为混合模型;苏中模型的 F1= 6.198772 F0.

8、05(8,3)=8.845,故苏中模型为混合模型;苏北模型的 F1=2.131 F0.05(16,5)=4.604,故苏北模型为混合模型。 2.模型的估计 采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江苏各市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 1)表明,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间,投资效果有着一定的差异,江苏的三个地区,对工业增加值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内对工业的投资,且其产出的弹性较大,而外资以及劳动力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苏南的实际利用外资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是显著的,但系数较小,一方面是由于苏南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且 2002 年以来增长不明显,故其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从

9、另一个角度看,其显著性说明苏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苏南工业从业人员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显著的。 苏中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较明显,且产出弹性较大。这是由于苏中为外商直接投资基数较小,且近些年数量增长较快,对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2002 年2006 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均在 30%以上,仅次于了苏州(36.25%),可见苏中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潜力,这一点也可以从苏中具有最高的全要素增长率看出。可以预见,苏中地区很可能是江苏未来若干年经济的新增长区。另外看到苏中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5这一点并不能说明苏中地区劳动力对工

10、业发展没有作用,只是在这些样本年份中,工业劳动力与内资投资增长之间存在着几乎是完全的贡献性,从模型上无法反映出劳动力对工业增长的作用。 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对当地工业增加值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苏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太小,虽近些年略有增长,但是规模太小,故对整个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劳动力对工业增长的作用相比就较明显。 总体看来,江苏工业增长和三个要素的单相关关系均比较明显,其中内资与工业 GDP 的线性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工业劳动力,实际利用外资与工业增加值的关系在三个地区的差别较明显,特别是在苏北地区,散点关系不密集。另外从三条拟合直线的斜率上可以看出,实际利用外资的斜率最大(虽

11、然估计的误差在三者中最大),说明外资具有较好的产出效率,但是其规模水平太低,还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别是苏北地区。其次是内资,各地区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比较一致。各地区劳动力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比较一致的,但其作用要相对小于物质资本投资(见下图)。 四、政策建议 1苏南应采取相对稳定的外商投资鼓励政策 尽管苏南的实际利用外资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是显著的,但贡献系数较小,说明外资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在减弱,随着苏南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采取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应是当务之急。 2苏中应采取稳定的外商投资鼓励政策 苏中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较明显,且产出弹性较大,说明外资对工业增加值的作

12、用依然重要,采取稳定的外商投资鼓励政策应是当务之急。63苏北应采取相对积极的外商投资鼓励政策 苏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对当地工业增加值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苏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太小。有研究表明,尽管苏南等发达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但并没有出现外资向要素成本低得多的苏北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缺乏产业配套条件。苏北应创造条件,采取相对积极地的外商投资鼓励政策应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 (4):1725 2沈坤荣:体制转轨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6):37 4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8, (12):1822 5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1999, (2):1621 6Jeffrey M. Wooldridge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MThe MIT Press,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