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54617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大埔县高陂中学 连振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成功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是教学行为的指向与教学评价的尺度。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教学目标这只无形的“手” ,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作用,同时也是检测最后教学效果的标准。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有效确定与落实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传统的备课活动强调教师要“吃透教材” ,即首先要理解教材、解读教材,对教材文本进行诠释,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于探讨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不太重视,他们认为教材既然已经列出完整的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因此没有

2、必要再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于是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教材上的教学任务而已,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存在以下误区:1教学目标主体不明确在有些教师的教案中,教学目标的主体不明确。例如必修 4 Unit2 Reading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时,如果教师呈现的教学目标是(1)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To improve Sss reading skills.这两个教学目标的主体既不明确,也不一致:前者的主体是指学生,而后者的主体是教师。2侧重语言知识目标,忽视

3、了对情感态度目标和语篇意识的培养。在确定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的教学目标时,可以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袁隆平的优秀品质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以此为线索将语言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教师给出的阅读任务从课文中获取一些有关袁隆平的基本信息以后,再进一步挖掘 Yuan Longpings quality(personality) ,如 kind-hearted、modest、intelligent、helpful、selfless、 simple 、considerate 、persistent、scientific、s

4、uccessful。在这个过2程中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对这些词汇更有了自己感性的认识,同时又起到情感体验的作用。接着再通过提问 Whats your dream? How can you achieve it? 或者设计活动任务:What will you do to end hunger ? 在学生们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他们能运用这些描述人的 quality 的词汇的话,就完全做到了情感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统一,师生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得以碰撞、交流和升华。3教学目标重点不突出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面面俱到,分别列出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

5、及文化意识目标等,所列出的目标缺乏重点,也不具备操作性;目标也显得宽泛、模糊,不易评价。二、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进行对教材和学生的合理分析,构建课堂教学的支架。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在分析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目标定得过高,学生能力不够,教学目标便落空;目标定得过低,学生则缺乏学习动力。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教学目标最好设在“最邻近发展区”内,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搭建好“脚手架” 。所谓“最邻近发展区” ,是指学生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经指导或同伴合作帮助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理想的教法是采取一定的方法

6、、手段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水平,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区。教学既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制订目标时必须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水平,在平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2教学目标要多维化,防止走极端。教师要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本位,过多注重“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过程与方法”上以教师的教为主;另一方面,现在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上的任务活动很多,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但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

7、知识目标,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3学到应有的知识。以选修 6 Unit4 的 Reading 部分为例,词汇目标比较显性,如掌握 fuel, tend, data, trend, come about, subscribe to, go up, result in 等等,技能目标主要要求学生学会整体阅读以及总结出本文的 main idea: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_ but does it matter ? 至于情感目标这一隐性目标的设立需要教师去发现,把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的情况和教材相结合,再以此为线索把其余的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完成课堂教学。比如本文 the ea

8、rth is becoming warmer 和 does it matter? 是每一位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对此都有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看法,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设立情感目标:Is the earth becoming warmer?在课文导入时提出 Is it connected with your life? And why? 进一步提问 Why are the attitudes of the scientists towards this rise completely different ?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并发现 The rise in carbon dioxide i

9、s causing a steady increase in global warming 这一事实。然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激发学生对 It is clear what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will be 这一严峻的事实进行思考并各抒己见。通过这一目标的设定和课堂双边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对这些词汇将会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情感态度目标的确立将使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趣,并把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结合起来,把教材和学生有效的联系起来。 3 “过程和方法”的预设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重视小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

10、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即以运用为动力,以运用为目的,以运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大纲不仅使语言学习者更加明确语言的实际用途,而且更有利于他们锻炼实际语言使用能力,因而更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但也要防止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却不甚了了的局面,也就是说任务的设计要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在对上述 Reading 课文 Does it matter? 的任务活动预设中,把阅读技能的提高放在小组中,让他们去找一些对 becoming warming 的4认识 :W hat do they think about global warming? D

11、o they agree with one another?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精神,使小组成员们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4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要有“弹性区间” 。课堂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结果的预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即在动态中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方案设计的弹性化,对目标的设定要有一个“弹性区间” 。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给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留足、留够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成更为彻底,更为完美。否则,再精美的预设也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当然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生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教师要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真正做到在动态中生成。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