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51849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一、保险密度的含义及其变化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了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 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2005 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达到 4928.4 亿元,保险密度 379 元,保险深度 2.7%,与 2000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2.1 倍、2 倍和提高了 0.9 个百分点。2006 年保险业实 现保费收入 564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1509.4 亿元,增长 22.6%; 寿险保费收入 3592.6 亿元,增长 10.7%;健康意外险

2、保费收入 539.4 亿元,增长 19%。保 险深度 2.8%,保险密度 431.3 元。而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1 年中国区域金融运 行报告显示,2011 年,保险密度为 1062 元/人,较上年提高 100 元。保险密度区域差异 仍然明显,总体呈由东部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北京、上海、天津仍然位 居前三,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提升速度较快。 二、保险深度的含义及其变化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 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数据显示,截至 2009 年底,中国的

3、保险深度 3.4%,位列全球 44 位,且低于全球平 均水平 7.0%。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 2009 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 6.1%,其 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 16.8%。亚洲人口最多 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分别只有 3.4%和 5.2%。而在 中国人民银行近 日发布的2011 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在保险密度提升的同时,保险深度却略有 下降。报告显示,2011 年,保险深度为 3%,较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 海下降幅度最大。 如果将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则相去甚远。相关数据显示,目 前

4、,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 12%左右。而保险密度方面,早在 2007 年,发达 国家已达 20003000 美元。由此可见,要提高普通百姓的保险意识,提高保险密度和深度, 加强保险保障功能,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保险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从国际保险市场发展规律和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看,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发展 具有高度相关性。 首先,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民经济全局发展是发展保险业的前提,为保险业提供了充足的保源。全球保险市场的 发展历史表明,各国的经济增长与其保险业的发展是正相关的:经济发展中的数量型和结 构型因素,如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效率

5、提升和所有制结构变迁,对保险业发展具有显著、 积极、直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中的质量型因素,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对保险业发展 的影响则较为间接和轻微;此外,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人口结构层面上分 析保险业,还可以揭示出我国保险业目前仍处于数量型扩张、深化程度不足的阶段性发展 特点。 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保险业是政策敏感度很强的行 业,有关立法、政策和制度等因素是保险业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而且社会保障 政策、货币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因素也对保险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言, 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包括对公司盈利、

6、偿付能力和承 保能力的改进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保险业的税收政策是否合理和完善,关系着保险产业 政策的实现以及保险业的发展。就货币政策而言,不同的货币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新型险种的开发、保险需求的引导以及投资收益有着重要影响,对保险业来说主要是 中央银行的利率。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有制结构调整、国企股份制改革、社会保障 体制的改革也对保险业产生了影响。同时,保险监管的加强,对规范和发展保险业有了很 大的促进作用。 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金融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金融 体制改革深化,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不断调整,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之间的联 动越发紧密。经

7、济增长促进了金融资产持有总量的增加,推动了保险需求的快速上升。 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为保险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按照有关约 定,我国保险业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这将有利于扩大保险市场规模,打破垄断局面, 促进国内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进步。加快国内保险公司体 制改革的步伐,缩短与国际保险业的差距;改变我国保险业的增长方式,增加市场主体, 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 国民经济全局发展提高了国民保险意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 经济,各种制度将与国际接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更加深入,国家医疗制度和养老 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部分将

8、由人们自己来承担。国家今后除了有可能向所有国民提供 最低限度的生活津贴,以保证一张“安全网”的存在以外,人们将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及 早安排晚年生活。这时,保险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制度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其次,保险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全局发展提供保证。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地恢复生产;有利于企业 加强经济核算;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 履行。 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则主要是: 提供经济保障,保持社会稳定。保险通过分散风险及提供经济补偿,在维护社会稳定方 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消除因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对个人或

9、家庭的损害所造成的社会不稳 定因素,以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安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维持社会安定。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养老、医 疗、健康、失业等方面的保障需求日益迫切,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会因为退休而降低, 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同时,在社会保障体制没有覆盖的领域和人群里,保险 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丰富多彩的保险新产品满足人们多层次的保险需求。保险既减轻了 财政压力,又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同时维护了社会安定,使国家经济建设能顺利进行。 保障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进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社会再生产过程会因遭遇各 种灾害事故而被迫中断和失衡,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能及时和迅速地使这种中断和失衡得 到恢复。同时,整个保险活动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它可以通过收取保费建立起庞 大的保险基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上各个经济单位持有的闲散货币资金集中起来, 然后通过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股票以及发放贷款等方式,将这些资金间接转入投资领域, 支援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同时,分散和防范风险,保障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进行。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能看出,我国目前保险业的发展还很不发达,而保险的发展对经济 的良好运行起着积极作用,所以未来我们应继续大力发展我国的保险业,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未来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必然会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