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0157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防疟疾从消灭蚊子开始 据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薛玉凤介绍,疟疾俗称“瘴 气”或“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蚊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是骤然发冷,继而剧烈寒战,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绀,然后 高热,体温常达 40或更高。高热后期全身大汗淋漓,体温亦骤降至正常或正 常以下。隔一段时间又重新发作,反复发作可致贫血和肝脾肿大。疟疾主要由雌性按蚊传播。人被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一般在 3-14 天 左右发病,该病的潜伏期最长可达 3 个月至 9 个月。疟疾根据疟原虫的不同, 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类型不同,潜伏期、临床表现和愈

2、后转归也不尽相同,一般恶性疟病情较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大约 40%的人口仍受到疟疾威胁,每年有 3.5-5 亿人感染疟疾,110 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 3000 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 生命,估计全球有 59%的疟疾病例分布在非洲,38%分布在亚洲。防蚊从春天开始防蚊从春天开始“预防疟疾主要是防蚊、灭蚊。”薛玉凤说,目前正值疟疾传播季节前的 春季,是抗复发治疗的最佳时期。在疟疾灾区,晚间不要去水边;如在黄昏至 黎明间外出,应穿长袖、长裤和长袜,浅色的更佳,因深色衣物吸引蚊类。农村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采取稻田养殖或间歇灌溉等办法,清除环境周 围坑洼积水,降低蚊虫密度,从而控制直至最后消

3、灭疟疾。一旦得了疟疾应及 时治疗,防止再传给别人。预防疟疾还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蚊子生长繁 殖和藏匿的场所,努力消灭蚊子。如果灾区发生疟疾流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 服药预防。预防疟疾三部曲新学期开始了,学校开展了新一轮的预防疟疾工作。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全家也开始了 新一轮的对付蚊子的行动。因为查资料得知,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由蚊子传播,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 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肝细胞和红血球中,以血红蛋白为营养,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 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所以首要任务就是消灭蚊子。首先,家人为我更换了全新的蚊帐,这样夜晚我可以在没有蚊子的骚扰下,睡一个安稳的 觉啦。因为

4、睡眼充足了,那身体也就棒棒的,抵抗力当然就强了。其次,加强家庭卫生环境的整治,清理了一些卫生死角,消灭了蚊子孳生的环境,从源头 上控制了疟疾在家里的传播。再次,要注意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出行注意个人卫生,学习相关的预防疟疾知识,提高 健康意识,把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其实,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健康就会常伴 我们。“全国全国疟疟疾日疾日”宣宣传传活活动动口号口号小小蚊帐作用大,消除疟疾要靠它遏制蚊虫孳生,消除疟疾隐患把预防做在前头,把疟疾除在源头预防疟疾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发热病人要血检,防治疟疾早发现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服药最关键疟疾防治知识疟疾防治

5、知识【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日期:2010-10-31】 【作者:bluecomet】 【来源:系统】 【阅读: 534 次】【关 闭】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

6、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1、症状: 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 10 分钟至 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 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 26 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

7、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传染期:间日疟 13 年;恶性疟 1 年以内;三日疟 3 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 25 年。 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疟疾并发症 疟疾的初期病征与感冒相似有间歇性发烧发冷和头痛,并可导致并发症如肺水肿、肝肾衰竭贫血、甚至昏迷。后期如不经过治疗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型疟、黑热尿,甚至导致死亡。恶性疟热型疟疾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波及肾、肝、脑血液。 治疗:发作期及退热后 24 小时应卧床休息; 要注意水份的

8、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

9、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夏日防治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一日发作一次,叫间日疟。三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二日发作一次叫三日疟。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叫恶性疟疾,它发作频繁,无规律,严重时常有抽风、昏迷等症,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吸入疟疾病的血,再叮咬健康的人时,就会把它唾液中的疟原虫带进健康人的血液,使健康人发病。因此,防止疟疾要抓住积极治疗传染源(病人) ,彻底灭按蚊和搞好个人防护这三个基本环节。 1积极治疗传染源。常用的药

10、物主要有羟基喹哌、乙胺嘧啶、磷酸咯啶等。另外常山、青蒿、柴胡等中药治疟的效果也很好。以上这些药物要根据疟原虫的种类和病情的轻重由医生来对症使用,剂量和用法一般人不易掌握,千万不要自己乱吃。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休止期治疗,即对上一年患过疟疾的人,再用伯氨喹啉治疗,给予 8 天剂,以防止复发。 2彻底消灭按蚊。主要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包括清除污水,改革稻田灌溉法,发展池塘、稻田养鱼业,室内、畜棚经常喷洒杀蚊药等。3搞好个人防护。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每题 1

11、.5 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 A 1 月 3 日 B 4 月 26 日 C 6 月 8 日 D 12 月 8 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 ) A 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 根据临床症状 C 拍摄 X 线 D 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 A 蚊虫叮咬 B 输血 C 胎盘 D 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 A 间日疟 B 三日疟 C 恶性疟 D 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 A 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 安徽、云南、海南 C 福建、广西、山东 D 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 ) A 突然发病,无

12、寒颤,仅有畏寒感 B 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 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 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 A 黑热尿 B 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 疟疾性紫癜 D 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 ) A 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 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 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 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 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 39 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 A

13、乙胺嘧啶 B 伯氨喹 C 氯喹 D 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 ) A 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 蒿甲醚 7 日疗法 C 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 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 -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 -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 -蚊胃-蚊唾腺 E 人肝细胞-蚊唾腺-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12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 仅在肝细胞 B 仅在红细胞 C 有核细胞 D 脾细胞 E 肝细胞和红细胞 13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