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931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子林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矿矿地地质质灾害灾害应应急急预预案及防治方案案及防治方案为提高本企业在遭受突发性地质灾害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应应急急预预案案一、一、总则总则(一)本预案所称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发生在我矿区域范围内的,危害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二)本预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灾应急体

2、系为目标,全面提升 XX 矿李子林煤矿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本预案编制目的:确保 XX 矿李子林煤矿区域内不出现因地质灾害死亡事件,提高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编制原则:按照安全第一、全体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矿部主导、部门管理、专业处置与全员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行企业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五)编制依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法

3、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六)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自然(降雨、地震等)、人为(边坡开挖;不合理的工棚、宿舍、矿渣堆放等)因素,在企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二、二、 组织组织机构与机构与职责职责(一)组织机构:1、为保证应急工作迅速反应、协调有序,企业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企业行政办公室。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2、为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成立应急抢险队。队长: 副队长: 队员: (二)职责:1、总指挥(法人) :组织制订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主管部门、企业第一副总和应急抢险队长的协助下

4、,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地质灾害的作战方案。2、第一副总指挥(第一副总) :是企业法人处理地质灾害的第一助手。在企业法人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计划;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提供准确的数据。 3、副总指挥(总工)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负责组织处理地质灾害所必需的职工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 4、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 作,维持企业区域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企业,并设专人警戒;严禁在险区逗留、围观;做好后勤保障以及其他事宜。5、应急抢险队队长:对抢险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根据应急抢险队的职责任务,保证完成对人员的救援和地质灾害处理工作

5、。6、医务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的供应。7、调度室值班员:及时向下传达法人的命令;按名单,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掌握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统计掌握险区人数。三、三、应应急保障急保障(一)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援救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对应急资 源实施有效地管理,使之在发生灾害进行救援时,能保证正常地投入 使用。 1、 应急抢险队必须加强培训,随时装备好救灾所必备的各种物 资,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2、医务室按规定配齐救灾所必须的氧气袋、急救用具以及药品等,保证随时投入急救使用。 3、留企业值班车辆无故不得擅自外出,并随时处于待命

6、状态,以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 (二)应急通讯系统以企业行政办公室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地质灾害防治通讯系统,保证电话的畅通,并随时保证县应急办、县国土资源部门有关人员的联系畅通。 (三) 资金保障:企业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既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为此,企业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资金要单列,保证随用随取。 (四)人员保障1、应急抢险队队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质考核,达到标准的,方可从事抗灾应急救援工作,达不到考核标准的队员,不能直接参与抢 险救灾;2、应急抢险队必须接受企业应急指挥部的监督管理。 四、四、 应应急响急响应应(一) 响应程序:发生地质灾害或发现

7、险情后,值班领导根据避灾路线,紧急撤离灾区人员。同时,及时通知灾害涉及区域,并及时撤离。具体为:发生地质灾害(发现险情)报告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企业行政办公室集合法人组织制定救灾措施(第一副总协助)法人发布救灾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法人的命令各负其责开展工作抢险队进行救援。(二)预警信号:高音喇叭(或敲锣);(三)地质灾害避灾线路:崩塌(滑坡)危险区两侧安全区。(四) 应急响应的一般规定:1、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抢险队进行救援。同时,探明灾害地点、范围。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范围扩大。 3、应急指挥部根据灾害的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人员分布制定

8、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4、接到通知后,应急指挥部成员和抢险队整装待发,在法人下达救援命令后,根据规定的职责,实施救援工作。各部门组织好人员,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救援工作。5、准确核对灾区人员名单,企业医务室要做好急救准备,值班车司机待命,做好运送伤员的准备工作。6、发生有人员伤亡或险情严重的事件,立即向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报告清楚事故的地点、性质以及目前的现实状况。 (五)人员的撤离:按灾害预警和撤离路线有关规定进行撤离。 五、五、 现场现场恢复恢复(一) 恢复程序:救援工作结束抢险队对灾区的安全情况 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再检查(抢险队配合)总指

9、挥根据有关规定和汇报的现场安全状况,下达命令恢复工作开始。 (二) 有关要求: 1、有关部门在现场取证工作未结束前,不得进行现场恢复工作。2、恢复工作开始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不得盲目进行现 场恢复工作。3、在得到应急总指挥发布恢复工作的命令后,现场恢复工作必 须按由外向里的工作程序进行。同时,应按已制定的现场恢复安全技 术措施进行作业。4、恢复工作开始后,抢险队必须在现场值班。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做好作业环境安全看护工作,防止不安全隐患再发生。六、六、责责任与任与奖惩奖惩(一)奖励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部门和个人,将在全企业予以表扬,并给予 1000 元的现金奖励

10、。(二)责任追究1、当接到气象灾害信息或有关部门通知,不报告、不传达、不作为的,现场第一发现者发现事故隐患不报或不作为的,罚款 200 元/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根据其结果追究行政责任。2、指挥部门接到信息上报后,如指挥不力,造成经济损失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责任人罚款 500 元,并视其事故责任的大小追究行政及刑事责任。七、附七、附则则(一)本预案将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由企业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适时修订。(二)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防治方案防治方案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XX 矿李子林煤矿位于珙县巡场镇 260方向,直距 9km,属珙县巡场镇凹田村二

11、社管辖。 (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接壤地带,属川东隆起沉降盆地山地,为岩溶化峡谷中山区,地形切割大,沟谷纵横,地形地貌复杂,由南向北倾斜,最高点位于矿区南西部,标高 993.32m,最低点位于矿区东北部,标高 580m,相对高差 413.32m,总体地势较陡,坡度为1535。(三)植被:植被较发育,陡坡地带主要为松木、杉木、毛竹及灌木林;缓坡地带为坡耕地,种植蔬菜、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土质松散,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四)地质灾害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区内植被较差,地层裸露,地势陡峭,地势切割强烈,一旦突降暴雨,易形成突发性山洪,冲刷沟谷和河床,从而导致泥、砂、石等固体物质

12、向下游冲去,极易形成破坏力较强的泥流、砂石流等。同时,地震也会诱发崩塌和滑坡灾害。2、人类活动: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弃石、废矿等堆放在沟谷内,开山切坡形成的陡坡等,都易在雨季或地震时诱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合理的工棚、宿舍区搭建,可能遭受地质灾害。二、防治重点二、防治重点一)、矿区工业广场东翼是一陡坡,表面虽然喷浆处理,如果下暴雨也有右能滑坡的可能,陡坡的边沿有一人住在陡坡边沿的工棚里。二)、矿区堆煤场下边的尾矿库,暴雨也有右能滑坡三、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应急指挥部成员、企业各部门负责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

13、要性、长期性、严峻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当前重点工作来抓,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二)认真贯彻政策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有暴雨和水位异常现象时,停止或减少采矿、采石、削坡、取土、抽取地下水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确保安全。(三)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及预警预报工作 要在企业区域范围内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掌握企业区域地质环境状况,重点排查工棚区、住宿区,矿渣、尾矿堆放区,沟谷、边坡、切坡区以及矿区公路沿线等地区,对查出的隐患点,要设立醒目、永久的警示标志

14、,要落实监测人及防灾责任人,加强监测防治工作;对存在重大问题的隐患点,要立即整改;对通过治理可以消除的隐患点,要立即制定方案,开展治理工作。对已有的隐患点要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职工按既定路线疏散,主动避让地质灾害。要加强与国土、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雨情、水情信息,到预警信息,立刻向全矿进行通告,使全矿区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四) 加强培训演练,提高职工防灾意识坚持“群测群防“的方针,利用悬挂横幅、发放传等形式,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法规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水平。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及

15、安置地点,增强临灾逃生能力。 要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抢险队训练,确保临灾时,拉得出,用得上。(五)加强值班值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汛期要实行 24 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出现险情,带班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指挥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工作;灾情严重的要立即请示指挥长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援。同时,值班人员要迅速向县应急办、国土资源部门上报灾情,做到上下信息畅通。 (六)加强协作,共同防灾企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地质灾 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全企业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成员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全面配合,形成全

16、员防灾、责权分明的地质灾害防范机制,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矿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七)认真落实各项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严格按照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相关内容,落实资金,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并及时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上报相关资料,真正做到边生产、边治理,切实把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落到实处。XX 矿二 0 一三年五月十日值班人员电话姓名电话姓名电话高小平13989223696曾代华13730743133刘勇15183122265孙井先18224229810吴化祥13684194584王根明15883198593何锡高13550748159XX 矿矿2013 年地年地质质灾害灾害应应急急预预案及防治方案案及防治方案XX 矿李子林煤矿2013 年 5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