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993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水塔人工拆除施工方案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供水服务所水塔人工拆除施 工 方 案苏州市起点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周边环境2、拆除水塔情况第二章、拆除施工方案1、拆除方式的确定2、人工拆除的主要控制内容3、人工拆除的主要难点:4、水塔拆除的总体方针:第三章、拆除工程的工艺方法1、施工流程:2、脚手架支撑基础3、脚手架搭设方案3.1 脚手架搭设3.2 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3.3 脚手架计算3.3.1 基础承载力计算3.3.2 立杆验算3.3.3 大横杆验算3.3.4 扣件抗滑力验算3.3.5 小横杆验算3.3.6 脚手架稳定性4、安装调装设备5、除渣通道的安装

2、6、扬尘控制7、水箱箱体的拆除8、水塔筒体的拆除9、脚手架的拆除10、避雷措施11、现场交通、通讯12、变形及位移观测第四章、施工组织1、机构的建立2、现场布置(附图)3、施工工期安排施工准备1、施工前技术准备2.现场准备3.机械设备、材料的准备第六章 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管理系 2、一般规定3、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第七章 文明施工管理第八章 应急救援预案1、编制目的2、本项目的安全隐患分析3、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分工3.1 应急救援小组设立3.2 应急救援小组分工4、应急救援措施4.1、火灾事故:4.2、物体打击:4.3 高空坠落:4.4 触电事故:5、应急救援准备5.1 器材准备5.2 人员准备6

3、、事故处理和报告6.1 事故处理6.2 事故报告第一章、工程概况1、周边环境(附图)待拆水塔位于阳澄湖镇城中路东,紧邻东南 20 处有民房。西10 米处是供电所,南面 7 米处有办公用房。在水塔南面约 1.0 米处有一排建筑物,距离约 5.0 米是建筑群的围墙。围墙外面是一片空地2、拆除水塔情况本次拆除的水塔修建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钢筋混凝土水塔,由于没有相关的施工及竣工技术资料,本次的水塔相关参数采用标准图集 04S802-2 的数据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测量。2.1、待拆除水塔的组成:待拆除水塔主要包括三部分:圆柱形支撑筒体、倒伞形的箱体、进出水管道及检修爬梯。2.2、待拆除水塔的结构:

4、(1)箱体结构包括:水箱上壳、水箱下壳,气窗、人井平台、人井、栏杆及避雷针。高度约 35.10 m。(2)水箱的直径约 12.0m,高度约 4.15m,倒伞形的角度为 30度。水箱上壳是 8cm 厚的钢筋混凝土,其表面积为 105m2,体积为8.40m3,质量约 23t。其中钢筋由 8、6 两种钢筋间距 10?交叉布置成单层钢筋网片。上下壳之间的连接体高度约 68cm,环形长度 36.74m,厚度约30 cm,体积约 7.49 m3,质量约 20t。其中钢筋由 14 钢筋间距 10?作为主筋,以 8 钢筋作为箍筋。水箱下壳是 14cm 厚的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其表面积为 117 m2,体积为

5、16.40 m3,质量约 43t。其中钢筋由 10 钢筋间距 10?交叉布置成双层钢筋网片。整个水箱的质量 23+20+486t。(3)支撑筒体的高度为 34.15m,其外直径为 2.40m,内直径为2.04m,筒体壁厚为 18cm。总的体积为 43 m3,其质量约 111.5t。其中主筋由 20 钢筋间距 10?平行布置,箍筋为 10 的光圆钢筋间距 20?。进出水管道是铸铁管位于支撑筒体的内壁,长度约 32.79m,其位置基本上对称布置,人工检修爬梯为钢质架梯,在筒体内错位相接,长度约 32.79m。第二章、拆除施工方案1、拆除方式的确定:对于高大建构筑物的拆除方式有:爆破拆除、机械拆除及

6、人工拆除,由于某些原因,该水塔的拆除不能采取机械拆除和爆破拆除,只能够采用人工剔打的方法进行拆除。2、人工拆除的主要控制内容:在人工拆除水塔的工程中,安全施工是本工程的主要控制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三部分:(1)满堂脚手架的稳固及人工高空作业;(2)水箱的拆除;(3)支撑筒体的拆除。3、人工拆除的主要难点:(1)由于水塔是倒伞形的箱体,整个水箱的质量 86t,重心偏高,拆除过程如控制不好,易发生倾覆,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因此,箱体拆除过程中,必须对称拆除,循序渐进;(2)满堂脚手架除为人工施工提供人作业平台,同时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满堂脚手架基础必须牢固;(3)支撑筒体的拆除安全。4、水塔拆除

7、的总体方针:针对水塔的实际情况,拟定水塔拆除的总体方针为:先用满堂脚手架将水箱的箱体进行支撑稳固,然后采用人工分解拆除方式,从最上部开始,由外缘向内循序渐进至中心拆除。先拆除水箱上壳,再拆除水箱下壳,然后逐步拆除筒体。第三章、拆除工程的工艺方法1、施工流程:地基基础处理-搭设满堂脚手架-安装垂直、水平防护网-安装吊装设备-安装除渣通道-拆除气窗、避雷针、栏杆-均匀、对称拆除水箱上壳-拆除人井平台-均匀、对称拆除水箱上、下壳连接体-拆除人井-均匀、对称拆除水箱下壳-拆除箱柱连接带及环板-拆除支撑筒体内的爬梯、进出水管道、楼层板-支撑筒体的拆除。2、脚手架支撑基础通过对现场的查看,在筒体周边的土体

8、性能很差,目前已经有较大的下沉现象。本次搭设的脚手架达到 36m,总的重量达到近 80吨。其基础必须均匀稳固和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在脚手架搭设之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处理。处理措施为:a 用机械对下部筒体轴心线以外的 12 米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平整、碾压。在 12 米范围内的构筑物及设施设备需要拆除后才能够进行。b 在支撑筒体下部,以筒体的中心为圆心,9.0m 为半径,用 C35 混凝土(抗压强度 23.4N/mm2)浇筑 30cm 厚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面积约 255 m2,体积约 70 m3。3、脚手架搭设方案脚手架搭设的主要作用是对拆除的水箱体进行支撑,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水箱体的稳定。在靠近水塔侧

9、的脚手架杆件全截面(横杆、立杆、斜杆)与水塔体接触,脚手架与拆除水塔紧密连接。脚手架的顶部要高出拆除水塔的最大高度,并对上口进行对拉锁定,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为了增强脚手架的抗风载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在脚手架的四角部位设置揽风绳,揽风绳采用承载力为1.6 吨的麻绳。脚手架的高度小于 50m,在搭设的过程中,遵循搭设的一般规定。由于本次搭设的脚手架主要是支撑水箱箱体,主要的荷载来自脚手架顶部的施工荷载,脚手架的整体尺寸较大(15m*15m),其上部与箱体接触部位已经受力,且整个脚手架与水塔体紧密相接,脚手架本身不具备倾覆的可能,不设置连墙件。3.1 脚手架搭设脚手架钢管采用 483.5mm 钢

10、管及标准扣件,排距Lb=0.80mm,立杆间距 1.50m,步距 h1.50m。(483.5mm 钢管参数:每米重量 3.84Kg,截面积 4.89cm2,截面惯性矩 12.19 cm4,回转半径1.58 cm,抗拉、抗压、抗弯应力 16.67KN/ cm2,抗剪容许应力为9.81KN/ cm2。)立杆:间距 1.5m 垂直偏差小于 1/500,上部与箱体接触部位加顶托,下部与基础接触部位加底托。 。大横杆:步距 1.5m,用十字扣件装设在立杆上,内外大横杆要平行,水平偏差应小于 1/300,其与立杆的接头应错开布置。小横杆:贴近立杆并布置在大横下,与拆除水塔全断面接触。剪刀撑:每隔 10-1

11、2m 沿长度和高度布置双向连续剪刀撑,要求与地面呈 45-50夹角。水平斜拉杆:搭设的脚手架是正方体,正方体在受到一定的侧向力时容易错位变形,为了增加其整体刚性,在脚手架的水平方向,每两层设置水平斜拉杆。斜拉杆方向与对角线平行,斜拉杆间距 3.0 米。斜撑:在每根外立面的立杆上设置斜向支撑,支撑材料为钢管,支撑高度 8.0 米。 安全网:在脚手架的外围垂直方向上,满铺密目安全网,在距离作业面高度 0.5-1.0 米的高度上悬挂水平安全网。作业层:在作业层上满铺竹跳板并用 6#圆丝绑扎牢固。作业层包括两个方面:1、施工作业人员的操着平台,它将随着施工的进展不断改变位置。2、混凝土渣块的碎落平台,

12、为了防止破碎后的混凝土直接、散乱的下落,在混凝土凿打部位的下方设置碎落平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破碎的混凝土挡住不直接冲击脚手架。钢筋下料平台:在拆除过程中,钢筋的下卸集中通过脚手架平台上部的两个对称位置下卸,该部位的脚手架立杆加密 0.8 米*0.8米,上部用 3.0 米*0.3 米*0.05 米的木板满铺。人员上下通道:在脚手架的外侧约 3.0 米的地方,搭设专用的人员上下通道,人员通道采用“Z”形跑梯。其搭设尺寸为6.0m*6.0m*36.0m,外部悬挂密目安全网。通道的梯步为 15?*17cm,踏步用 9 层木工板铺装,并安装护栏。在通道的四角部位采用揽风绳增加其稳定性。3.2 脚手架搭

13、设注意事项1、施工前要对现场的情况和环境了解清楚。2、地基和地座处理必须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和整体性。3、杆件搭设顺序:立杆-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4、扣件要扣紧,并注意拧紧程度要均匀适当,杜绝使用变形过大的杆和不合格扣件。5、随时校正杆件的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保证脚手架质量。6、下班和临时停工应采取临时措施,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和稳定。7、?扣件安装:开口朝向应合理,避免雨水流入。立杆大横杆和小横杆的相接点到扣件中心距离不大于 15cm,杆件的对伸长度不小于 10cm,底部斜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离地不大于 50cm。8、所有钢管接驳位应错布置,并用直驳扣拧紧。3.3 脚手架计算3.3.1

14、 基础承载力计算每一单根立杆的轴心荷载:NH0Pn+ab20.5n1q1+$n2q236*192+1.5*0.8*0.5*1*343+0.55*2*264810613N 建筑施工手册 9-1H0:脚手架总的高度Pn:每一米立杆所分布的脚手架重量n1:脚手架操着层数q1:脚手架平台荷载$:施工荷载分布系数n2:作业层数q2:施工荷载(按照砌筑的标准设定,考虑到有部分的施工工具、拆除的部分钢筋要堆码在施工平台上)轴心抗压强度 10613/48921.70N/mm2C35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 23.4N/mm221.70N/mm2 ,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3.3.2 立杆验算:1.2(P 偏+ N)P

15、1a4840N.m1637*0.57*0.87464840N.m。符合要求。3.3.4 扣件抗滑力验算建筑施工手册 9-14:1.65P14903N(扣件抗滑强度)1.65*1637*0.5715404903N。符合要求。3.3.5 小横杆验算建筑施工手册 9-15:0.222Pb8470.222*1637*0.57/0.67*0.8247.3847。符合要求。3.3.6 脚手架稳定性由于整个脚手架实行全封闭,在对其稳定性计算时要考虑风荷载,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k0.7z s 00 - 基本风压 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的规定采用:00.37kN

16、/m2;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的规定采用:z 0.74;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 1.132;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Wk0.7 0.370.741.1320.217kN/m2;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为:?Mw0.851.4WkLah2/100.851.40.2171.51.50/100.058kN.m;主立杆单立杆稳定性计算:N/A + MW/W 21.70/0.625+(0.074*1000000/12.19*1000)40.79 N/ mm2 。立杆的轴心压力值为:A0.85*.75*205130 N/ mm240.79A1130 N/ mm2。单立杆稳定性符合要求。4、安装调装设备吊装设备对称安装在脚手架顶部钢筋下卸平台上,本次安装的吊装设备主要是电动轱辘。轱辘的支架采用脚手架钢管,立杆直接与脚手架立杆联接,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