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声乐学科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892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师声乐学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声乐学科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师声乐学科教案幼师声乐学科教案来源:本站 | 作者:东光职教中心 | 日期:2011 年 8 月 14 日 | 浏览 4410 次 字体:大 中 小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一、一、 授课课题:授课课题:送别二、课程教学目标: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 (2)基本发声方法在歌曲中的运用,学习歌曲送别 (3)学习儿歌表演国旗歌(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三)思想目标:(三)思想目标:通过送别的演唱,让学生感受友人离别感悟人生的深沉意象, 同时体验用古

2、典诗词填词的学堂乐歌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三、学生分析:三、学生分析: (1)学生初次接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能适应身体各部位的要求;(2)学生 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曲,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3)学生要从小声哼唱到大声 歌唱,需要一定的过程。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 (1)牢固地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不容易让学生协调的; (2)这首歌曲以中声区为主,学生需要统一声音演唱。五、教学重点:五、教学重点: (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 (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六、教学难点:六、教学难点: (1)“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 (2)高音乐

3、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气息支持七、解决方案:七、解决方案: (1)通过母音“a”、”o”的训练,为“外”“涯”“角”吐字的口腔打开打下基础。(2)通过连贯的发声练声推动气息的积极流动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声 音 训 练1 叹气 2哼鸣 5 5 - - - - - - m m 5 5 4 4 3 3 2 2 11 m m 31 1 1 1 1 1 1 1 1 1 a a o o I I e e u u 练习 1:面部保持微笑兴奋的状态 练习 2: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 共鸣的形成 练习 3:注意口腔打开,母音在腔 体内变化,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新 歌 教

4、 学1 欣赏示范曲,了解歌曲作品 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2 唱曲谱,熟悉曲调 3 将词放上去,咬字正音 4 深入学唱歌词,并从中找到 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 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 5 完整演唱歌曲 6 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 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1 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控制 气息的过快流失 2 “道”“拂”“浊”“声” “之”“涯”“角”“浊” “余”高音用相应母音的逐一 解决 3 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体会高位置与深 呼吸的对抗作用 4 表达出婉转、深沉的抒情性儿 歌 学 习1、 按节奏型拍手诵读歌词 2、 跟琴识谱,唱会歌曲 3、 按节奏型用轮唱方式诵读歌 词

5、,形成 2 个声部的诵读 4、 轮唱儿歌1、 诵读出 2 拍子的拍律 2、 诵读和演唱熟练时,可分 别请学生来当指挥作 业 拓 展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 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3、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 问题的方案1、 要求学生单独或自由组合同伴 上台演唱 2、 开展互评时,可再次聆听示范 曲,找差距,建立好的声音导 向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歌唱呼吸方法训练歌唱呼吸方法训练一、授课课题:一、授课课题:花非花二、课程教学目标: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训练歌唱的呼吸方法 (2)学习歌曲花非花 (3)准确把握歌唱的情绪 (4)学习

6、儿歌表演音阶歌(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三)思想目标:(三)思想目标:(1)通过咏唱花非花,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 (2)感受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中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三、学生分析:三、学生分析: (1)学生初次接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能适应身体各部位的要求;(2)学生 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曲,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3)学生要从小声哼唱到大声 歌唱,需要一定的过程。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 (1)牢固地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不容易让学生协调的; (2)这

7、首歌曲以中声区为主,学生需要统一声音演唱;(3)歌曲情绪起伏不大,演 唱平稳,需要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连贯的演唱。五、教学重点:五、教学重点: (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 (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 (3)演唱歌曲的情绪把握六、教学难点:六、教学难点: (1)第一乐句后半句“雾非雾”的高位置起声 (2)高音乐句“来如春梦不多时”的“多”字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 (3)“去似朝云”的“云”字七度音程下行声音的连贯性七、解决方案:七、解决方案: (1)呼吸训练时练习兴奋状态下腔体吸开的感觉 (2)加强“o”母音的训练 (3)加入下行旋律练声曲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学

8、内容教学要求声 音 训 练1.呼吸训练:缓吸缓呼 2哼鸣 5 5 4 4 3 3 2 2 11 m m 3 i i 7 7 6 6 5 5 44 3 3 2 2 1 1 a a练习 1:面部保持微笑兴奋的状态, 口鼻同时呼吸,吸气后平稳而深入 练习 2: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 共鸣的形成;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 置 练习 3:注意口腔打开以及旋律的 清晰新 歌 教 学1.欣赏示范曲,了解作品的思想 情绪 2 唱曲谱,熟悉曲调 3 将词放上去,咬字正音 4 科学处理作品的气息特点, 解决演唱中的呼、吸与换气关 系 5 通过母音训练,解决咬字吐 字和发声共鸣问题 6 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完整 地表达作

9、品1.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咏唱歌 曲 2 从高位置说“u”母音过渡到 唱“雾”字 3 通过“o”母音反复练唱,找 到“多”字的共鸣 4 大跳“云”字的归韵 5 结束句渐弱渐慢处理,追惜、 思念的意境表达儿 歌 学 习1.教师示范两次音阶歌 2教师逐句教授两次 3教师两句教授两次 4学生自己演唱 5师生、生生分角色一问一答方 式演唱 6加入手势音阶扮唱1 学生不看曲谱,凭记忆跟 唱学习,锻炼音乐记忆。 2 学生熟练掌握手势音阶后, 可 做“猜猜看”的音乐游戏,根 据手势唱出音高,猜猜看是什 么儿歌。作 业 拓 展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和互相分析作品演唱的效 果 3、教师作评价总

10、结,再次欣赏1 进行小组内的歌唱观摩 2 聆听歌曲春晓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歌唱发声方法训练(一)歌唱发声方法训练(一)一、授课课题:一、授课课题:雪绒花雪绒花二、课程教学目标: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继续学习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 (2)训练基本发声方法在歌曲中的运用,基本能做到声音统一,学 习歌曲雪绒花 (3)让学生准确深入把握歌唱的情绪 (4)学习儿歌表演数鸭子(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三)思想目标:(三)思想目标:通过雪绒花的演唱,感受外国人民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之情

11、, 受到美的熏陶。三、学生分析:三、学生分析: (1)学生已对歌唱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方法有一定了解;(2)学生用上所学的歌唱方 法来演绎这首歌曲还需要不断启发。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 (1)牢固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学生不容易协调的,需要不断 巩固和练习;(2)这首歌曲旋律上下行走向清晰,声音要求有力度的控制;(3)3 拍 子的强弱规律,演唱时气息的连贯很重要。五、教学重点:五、教学重点: (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 (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 (3)演唱歌曲的情绪把握六、教学难点:六、教学难点: (1)随旋律上下行走向,乐句渐强渐弱的声音控制 (2)结束

12、句“祝我祖国万年长”高音的延长七、解决方案:七、解决方案: (1)通过练声曲力度的要求,打好乐句处理的基础 (2)通过喉头位置的训练,解决结束乐句的高音问题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声 音 训 练1.呼吸训练:急吸缓呼 2哼鸣 5 5 0 0 5 5 0 0 5 55 5 4 4 3 3 2 2 1 1 m m3 1 1 3 3 5 5 iiii 5 5 3 3 1 1 a a练习 1:面部保持微笑兴奋的状态, 快速吸开,吸气急促而深入 练习 2:顿音演唱注意气息向下找 喉头位置的发声感觉;要注意顿和 连的结合,加深面罩共鸣的体会 练习 3:注意协调全身和气息,做

13、出渐强渐弱新 歌 教 学1熟悉歌曲的旋律,了解作品的 思想情绪 2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 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突显作品的艺 术性1.解决缓慢呼吸的状态下,声音在 八度内的统一 2结合发声方法,讨论歌曲的表 现和处理,力度变化,逐句演绎, 讨论,修改,示范 3拍律的体现,优美深情的风格 体现 4结束开口音高位置的延长儿 歌 学 习1.聆听童声示范数鸭子 2分组自学会儿歌 4分组演唱 5分组角色扮演表演唱1 强调用自然、童趣的声音学唱 歌曲 2 注意模拟不同角色音色要有变 化 3 表演唱加入道具 4 分组相互观摩,评价,提高 作 业 拓 展1分大组齐唱作品 2自我

14、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 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1 要求合伴奏演唱 2 评价的要点在于发声状态和情 绪表达两方面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歌唱的方法训练(二)歌唱的方法训练(二)一、授课课题:一、授课课题:故乡的小路故乡的小路二、课程教学目标: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继续训练歌唱的发声方法,声音须在气息的支持下发出 (2)学习歌曲故乡的小路 (3)准确把握歌唱的情绪 (4)学习儿歌表演娃哈哈(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三)思想目标:(三)思想目标:通过故乡的小路的演唱,抒发

15、思念家乡、思念母亲的情感,让 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共鸣。三、学生分析:三、学生分析: (1)学生不断练习发声法,基本消灭大白嗓;(2)学生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 曲,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特别是不和谐的音层演唱很困难。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 (1)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创作歌曲,旋律流畅舒展,吐字要求圆润、深 情;(2)这首歌曲曲调跌宕起伏,需要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连贯地演唱;(3)本单 元的儿歌娃哈哈很熟悉,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教授。五、教学重点:五、教学重点: (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 (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 (3)演唱歌曲的情绪把握六、教学难点:六、教学难点: (1)弱起节奏的掌握 (2)变音的音准把握 (3)尾声的哼鸣要唱得轻松自然七、解决方案:七、解决方案: (1)在熟悉作品时重点练习歌曲的特色节奏 (2)练习半音及不协和音程 (3)发声训练中坚持哼鸣练习,保持含着水的打开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 鸣的形成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声 音 训 练1.呼吸训练:缓吸急呼 2哼鸣 5 5 0 0 5 5 0 0 5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