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_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696873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生为中心_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学生为中心_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生为中心_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生为中心_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俞亚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团委, 江苏常州#$%99? 5367A: B93CD9EA ;D9 69K D5A 5A 5=49E35M9 3NF5AD D9 9L:C35 AHA9= C969E567 :L96A* BD5A 96L? K9 D9 GA 3FF - E5 - F9M9F 36L 9GG9C5M9 =5567 D9 G5D9 G569 A:LH AHF9Q .%/ 33CD567 5=436C9 D9 D93FDH? C5M5F5I9L 36L :E9 N:5FL567Q .)/N:5FL567 :4 D9 C56796 :L9

2、6AQ .!/AE967D96567 4AHCD:L96A 56 AE35R 969L C5EC:=A36C9AQ .“/7:5L567 A:L96A 56 9=4F* =+6 9/2,“59AQ A:L96Q D9 9L:C35 AHA9=Q C969E567 :L96A党的 “十六大” 提出了我国在新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 提 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 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和 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理应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做出应有的贡 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和功能之一,高校有义务将 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创新精神

3、的高 素质人才。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 心” , 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 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为 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服务,这是最终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全 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围绕构建“以学生为 中心”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 的工作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努力创新的: 一、 进行全方位, 多层次, 具有实效性的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高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和改进对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修养高的 有用人才。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要围绕主旋律、配合主渠 道,加强对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育

4、人以德为先, 在素质教育中, 思想道德教育是核心, 学校教 育是主渠道。按照学校 “两课” 建设要求, 将 “两课” 教育贯穿 于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两课” 教学水平, 认真完成政治理论课、 思想品德课、 就业指导课、 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改革教学内容及方式,丰富教学手 段与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 育、 法制教育。 切实加强党建工作,高质量地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使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各方面成为广大同学的榜样。 二、 狠抓学风建设, 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制定学风建设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学风 建设要有目标, 有实施, 有总结

5、。学生管理部门能经常加强面 上教育, 营造良好氛围, 做好正确导向, 根据不同年级的主要 任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每位同学制定 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与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并 形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严肃考试纪律,严格教学管 理, 为良好学风形成作良好保证。 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尽量多的和 学生家长互相交流。除了每学期的家长信和成绩单以外,在 平时的工作中也应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 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果。同时, 建 立与任课老师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发现教学

6、管理中存在的 不足, 并积极加以改进。 三、 加强健康、 文明、 有序的宿舍文化建设力度 在高校,宿舍成为学生除教室以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力度,以健 康、 文明、 有序为目标, 完善内务检查制度和安全用电检查制 度, 加强管理和引导, 通过健全的制度, 扎实的工作确保学生 良好的生活起居环境, 优化学生成长的外围环境。同时, 根据 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 加大宿舍文化建设力度, 提高学生生活区的文化氛围。 四、 搞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工作#FF979UF* $% V* (!“大学生研究#$%&“以育人为根

7、本, 以学生为中心” 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发挥 学生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的功能。因此, 应该在 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上狠下功夫。在学生骨干的培养上,除 了高年级学生的传、 帮、 带外, 还应该根据需要加强学生干部 工作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对学生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和培 养。同时根据德能勤绩加强对学生骨干的考核, 表彰先进、 鞭 策落后, 形成赶先进、 争上游的局面, 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 极性。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 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 要举措。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必须始终围绕“以学生 为中心” 的原则, 努力引导广

8、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为学生提供各类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 五、 加强心理指导,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首先加强自身心理指导方面 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动研究学生心理的特点,掌握学 生心理的微妙变化。要利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 生开展心理指导和心理疏导。要利用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加 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要利用板报、 橱窗、 报告、 讲座 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在心理上处于相对弱势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开展心理指导要注重点面结合,一方面利用思想品德课 等形式抓好面上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宣传教 育,另一方面

9、要注重特殊同学的个案处理工作。通过与学生 交谈,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 个别辅导, 做详细的谈话记录, 并建立个人档案, 进行跟踪调 查。 六、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 工作 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及相关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放的具有十分优惠条件的特殊 贷款形式,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为充分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高 度重视, 层层落实, 确保较好地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同时, 要积极做好申请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对 生活的乐观态度,帮助他们努力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和挑

10、战。另外,积极创造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创造劳动机 会,通过勤工助学工作的深入展开,使部分特困生能通过自 己力所能及的劳动, 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七、 加强引导, 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定要坚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 的原则, 认真执行就业政策, 完善公正机制, 为毕业生就业创 造良好环境。作为高校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就业市场的形势 变化,及时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发 布。通过信息的公开张贴、 讲座等形式向毕业生进行宣传、 讲 解,为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增加就业工作的透 明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认真对照就业政策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1、。加强对毕业生面对面的就业咨询和指导 活动,切实提高一次就业率。注重做好日常毕业生就业咨询 接待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问 题。同时, 有步骤、 有计划地面向非毕业班学生开展就业指导 和咨询工作。如组织、 指导学生举办就业讲座、 参加就业实践 活动等。在就业指导讲座中, 系统讲解国家就业政策, 择业常 识程序, 帮助学生做好就业求职准备工作。 上述内容重点体现以 “学生为中心” 这一原则。我们认为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把教育管理融 入服务之中, 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也相信, 随着各教育职能部门、各高校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这 一原

12、则的重视和关注, 以 “学生为中心” 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服务体系必然会为实现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培养目标发挥积 极的作用。“(上接 !) 页* 要充分重视对 +% 上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对+% 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主流思潮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冲击。再次应按照 “以德制网” 的原则, 把公民道德基本 规范和有关要求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开展文明上网和互 联网安全的宣传教育, 增强师生上网的政治意识、 法制意识、 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在思想上也构筑起抵制不 良信息冲击的 “防火墙” 。 同时,高校还应当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机制建设,加强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研究和领导,尤其要

13、加强 对校园网络中心的管理,配齐配强管理队伍,明确管理人员 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岗位意识,确保校 园网健康、 安全、 有序地运行。 (四) 培养 “两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不断提高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从总体上来看,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应用技 术能力相对偏低,导致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很好地 发挥其教育作用。然而高校现职网络技术人员又不可能在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足够精力,因此做好高校网络思想 政治工作,还得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就要求高校 不仅应当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还要 抓紧培养他们应用网络的技术和能力。 首先高

14、校应当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们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开通网络。其次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经常对他们进行培 训,以适应网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再次要定期组织他们进 行这方面工作的研讨活动,组建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会,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与交流,不断提升学校网 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能开 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能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两栖” 工作队伍。 同时,面对网络这个新的教育阵地,思想政治工作者们 还必须突出创新意识。一方面大学生思想问题复杂化、价值 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另一方面从 占领与利用网络这个新的教育阵地,适应网络业的快速发展 变化的需要来看,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 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勇于创新、 敢于创新、 善于创 新,也惟有创新,才能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超 前性, 富有实效性, 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0 张冠梓 1 互联网- 当代中青年的 “双刃剑” .0 1 中国 青年研究 1 233/, ()*: 451 .20 唐毓利 1 因特网上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01 思想政 治教育 1 233/1 (/*: 651 .60马倩、 李海燕、 宋玉军 1 网络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0 1 当代青年研究 1 233/1 (6*: 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