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4681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由潘晓的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潘晓来信潘晓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前言:卢跃刚前言:卢跃刚 新闻媒体作为新闻媒体作为“公器公器”始于始于 1980 采访/李公明 新周刊:你能否先谈谈 1980 年代中国新闻界总的思想特征与精神状态? 卢跃刚:1980 年代社会思潮波涛汹涌,其标志是三次大争论。第一次是“潘晓讨论”, 第二次是“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争论”,第三次是“姓资姓社大讨论”。三个争论表面上分别 是伦理问题、哲学问题、改革目标的争论,本质上是政治争论,争论的形态基本是“左”、 “右”之争。这股社会思潮的背后,是 20 世纪中国第二次“西学东渐”,即学术界以“新启蒙” 为特征的“理论新潮”,

2、展开了所谓的“文化反思”。这是处于政治旋涡中的新闻界的社会坐 标。1980 年代中国新闻界的主题词是“启蒙社会”、“推进改革”,意识形态主要是反左,其 精神特征是一些编辑、记者相当自觉地反省假、大、空宣传对社会对国家对人心的危害, 相对独立地进行新闻判断,并逐渐向“新闻职业化”、“新闻本位化”转型,以推动社会进步。新周刊:当时有一些全国反响的重大报道凸显了传媒在引发、推动中国社会思潮方 面的作用,请你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 卢跃刚:新闻媒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器”是从 1980 年代开始的。“潘晓讨论”(也叫“人 生观大讨论”)可以说最典型,它由中国青年杂志社发起,中国青年报、工人日 报两大报纸

3、跟进,持续时间近半年。“潘晓”是当时两个青年名字拼合而成的名字,潘晓 那封提出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伦理命题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惶惑 长信,发表在中国青年1980 年 5 月号上。那时的中国青年发行量 398 万份,至 少有 1500 万人读。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当时的发行量分别是 220 万和 240 万, 分别有 1000 万以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青年。数千万青年被卷进一场涉及社会伦理和人 生观的大讨论,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不为过。应该说,1980 年代的大门是“潘晓讨论”开启 的。“潘晓讨论”的思想史价值被远远低估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两个:一、挑开了问 题;二、培育

4、了 1980 年代的青年精英队伍。“潘晓讨论”是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 闻媒体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精神危机作出的反应。潘晓来信潘晓来信 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编辑同志:我今年 23 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 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回顾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 到失望、绝望的历程;一段思想长河起于无私的念头而终以自我为归宿的历程。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小学的时候,听人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和雷锋的日记。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英雄的事迹也激动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

5、觉。我还曾把保尔关于人生意义的那段著名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 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 本的第一页。日记本用完了,我又把它抄在第二个本上。这段话曾给我多少鼓励啊。我想, 我爸爸、妈妈、外祖父都是共产党员,我当然也相信共产主义,我将来也要入党,这是毫 无疑义的。后来我偶然看到一本过去出的小册子为谁活着,怎样做人。我看了又看,完全被 迷住了。我开始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对人生的看法: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 人生活得更美好;人活着,就应该有一个崇高信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2献出自己的一切。我陶醉在一种献身的激

6、情中,在日记里大段大段地写着光芒四射的语言, 甚至一言一行都模仿着英雄的样子。可是,我也常常隐隐感到一种痛苦,我眼睛所看到的事实总是和头脑里所接受的教育 形成尖锐的矛盾。在我进入小学不久,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就开始了,而后愈演愈烈。我目 睹了这样的现象:抄家、武斗、草菅人命;家里人整日不苟言笑,外祖父小心翼翼地准备 检查;比我大一些的年轻人整日污言秽语,打扑克、抽烟;小姨下乡时我去送行,人们一 个个掩面哭泣,捶胸顿足我有些迷茫,我开始感到周围世界并不像以前看过的书里所 描绘的那样诱人。我问自己,是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是相信师长还是相信自己呢?我 很矛盾。但当时我还小,我还不能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分

7、析。况且过去的教育赋予了我一 种奇怪的能力,这就是学会把眼睛闭上,学会说服自己,学会牢记语录,躲进自己高尚的 心灵里。可是,后来就不行了。生活的打击向我扑来。那年我初中毕业,外祖父去世了。 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突然变得冷酷起来,为了钱的问题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亲竟因此 拒绝给我寄抚养费,使我不能继续上学而沦为社会青年。我真是当头挨了一棒,天呵,亲 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那么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怎样呢?我得了一场重病。病好后, 借助几个好同学的力量,给街道办事处写信,得到了同情,被分配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 厂里,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那时候,我仍然存在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也许家庭的不幸 只是一个

8、特殊的情况,我现在已经踏上了生活,生活还是充满诱惑力的,她在向我招手。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竟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我求助友谊,可是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竟把我跟她说的知心 话悄悄写成材料上报了领导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很惨。我把 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同情都扑在他身上,用我自己受伤的心去抚摸他的创伤。有人说, 女性是把全部的追求都投入,只有在爱情里才能获得生命的支持力。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 尽管我在外面受到打击,但我有爱情,爱情给了我安慰和幸福。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 之后,他翻了身,从此就不

9、再理我我躺倒了,两天两夜不吃不睡。我愤怒,我烦躁,我心理堵塞得象爆炸一样。人生啊, 你真正露出了丑恶、狰狞的面目,你向我展示的奥秘难道就是这样!?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请教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出茅庐的青 年,兢兢业业的师傅,起早摸黑的社员可没有一个答案使我满意。有许多人劝我何必 苦思冥想,说,活着就是活着,许多人不明白它,不照样活得挺好吗?可我不行,人生、 意义,这些字眼,不时在我脑海翻腾,仿佛在我脖子上套着绳索,逼我立即选择。我求助人类智慧的宝库拼命看书,希望从那里得到安慰和解答,但看书并没有使 我从苦恼中得到解脱,慢慢地,我平静了,冷漠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10、 人毕竟都是人啊!谁也逃不脱它本身的规律,在利害攸关的时刻,谁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进 行选择,没有一个真正虔诚地服从那平日挂在嘴头上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人都是自私的, 不可能有什么忘我高尚的人。过去那些宣传,要么就是虚伪,要么就是大大夸大了事实本 身。对人生的看透,使我成了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我谴责这个庸俗的事实;另一方面, 我又随波逐流。黑格尔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几乎 成了我安抚、平复创伤的名言。我也是人。我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我是一个合理的人, 就象所有的人都是合理的一样我也挣工资,我也计较奖金,我也学会了奉承,学会了说假 话做着这些时,我内心很痛苦,但一想

11、起黑格尔的话,内心又平静了。3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就象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 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 前发展也成为必然的了。这大概是人的规律,也是生物进化的某种规律是任何专横说 教都不能淹没、不能哄骗的规律。 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 的事业,可我不知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 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真的,我偷偷地去看过天主教堂的礼

12、拜,我曾冒 出过削发为尼的念头,甚至我想到过死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编辑同志,我在非常苦恼的情况下给你们写了这封信,我把这些都披露出来,并不是 打算从你们那里得到什么良方妙药,如果你们敢于发表它,我倒愿意让全国的青年看看。 我相信青年们心是相通的,也许我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 潘晓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1980 年第 4 期回忆潘晓回忆潘晓“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文革过后的 1980 年。一代中国青年从狂热盲目,转向苦闷迷茫。这不是什么青春期的 忧郁,而是在社会巨变中的追问和求索。正如当时的北岛在诗中所呼号的:告诉你吧,世 界,我不相信明白这一点,才会理解,为什么“潘

13、晓”一封诉说内心苦闷的来信,会引起如此巨大的 社会共振。评论评论潘晓的一声呐喊,如空谷足音,在迷茫的心灵中引发了巨大的回声,它形成的是一场 集体的心灵反叛,是对那个尚未完全逝去的、对人的尊严视而不见的时代的彻底反叛!它 曾让当年的千百万青年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激动为它争辩为它深思;也让千百万今天的中年 频频回首没齿不忘有人说它掀开了八十年代中国的扉页,是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 象征;还有人干脆说它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真正的思想启蒙;它曾一度被作为思想教育工作 的成功范例广为宣传,也曾险些被当作“精神污染”的糟糕典型进行清算;它是中国期刊史 上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传奇,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阕回声不断的绝唱

14、读了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一种关注之情油然而生。我已经很少再去回忆 自己的过去,不愿意去想那些坎坷和痛苦,而潘晓的信竟引起了我如此巨大的共鸣,好象 过去的,模糊的“我”突然导常清晰地、不带任何伪装地站在了自己的面前!其实,何止是 我,众多的青年不都是可以从潘晓的人生历程中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吗?我作为一名基层 团干部,十年来目睹了社会的变迁和它对青年们的影响。错误路线虽然纠正了,但它给人 们留下的创伤却是深刻的。生活中一系列问题迫使青年们不能不重新思索:“人生”到底意 味着什么?有理想的青年在失望后徘徊;随大流的青年也在无聊中琢磨。大家都在想。区 别只在于:有的人是主动地,自主地探索,有的人

15、是被动的、自在的思忖。有谁能脱离生 活的现实而投入世外桃源呢?这场讨论深深地搅动了青年人的心。 潘晓,还记得这个名字吗?潘晓,还记得这个名字吗?1980 年 5 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 国青年杂志上。那个 23 岁少女饱含着泪水的激越诉说,在 1980 之夏引发了全国范围一 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这样大规模的讨论,再也不会有了,潘晓是一个符号,他属于那个年代。”时任中 国青年总编辑的关志豪 24 年之后说,当年“杂志的发行量达到了 369 万份”。46 万人看完文章以后给她写信,但“潘晓”并不是一个真人。人们像触电似的,在“潘晓”式的苦闷和疑惑中“发现

16、了自我”。如果说 1978 年关于真理 标准的大讨论标志着中国政治思想的重大转变,那么 1980 年这场讨论则标志着中国人人 生态度的转折。这是一场朴素的,自发的,产生于民间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像前者那样经过深思熟 虑和反复酝酿,具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和和高深理论。这场讨论,正因为其情绪化的诉说, 才将人们压抑已久的自然人性迸发出来。“潘晓潘晓”回忆回忆带着伤痛的思考带着伤痛的思考为了追述这段历史,记者拿着一些旧资料和照片,找到了当年的责任编辑,现于复旦 大学人口所任教的马笑冬。她攥着拳头回想,一些模糊的东西渐渐清晰起来潘晓讨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1980 年的中国,文革刚刚结束不久,社 会充满了困惑,旧的意识形态仍然占着统治地位,但它已经受到了怀疑和挑战。例如,当 时有些青年穿起了喇叭裤,社会上议论纷纷,说这是学西方的颓废派。有些单位就在大门 口设了岗,见谁穿就把裤腿剪掉。当时的中国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