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关面前国企更应清晰定位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92787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关面前国企更应清晰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难关面前国企更应清晰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关面前国企更应清晰定位(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i Bin蒺s Column算法经济中国再现移民潮A8Opinion 评论主编:何敬东 编辑:黄小鹏 2013 年 5 月 22 日 星期三Tel:(0755)83517232难关面前国企更应清晰定位贺军中国经济最近几年增长开始减速,过去一向很牛气的中央国企盈利增长也有偃旗息鼓之势。 据统计,2012年央企净利润增长只有2.7%, 部分行业 (如钢铁)几乎全行业亏损。 在上市公司的前十大亏损公司中, 央企占据了一半,中国远洋、中国铝业、中国中冶、鞍钢和二重,合计亏损额超过300亿元;而且前4家公司分列包揽全部公司亏 损 额 排 名前4位。2012年中远及鞍钢等央企出现大 幅亏损,这让央企的大

2、管家国资委坐不住了。 今年第一季度央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国资委史无前例地为央企定下全年利润增长10%的目标,同时成立“保增长”工作小组,要协助央企解决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据报道,国资委的“保增长”小组最近前往各个问题央企“会诊”,这被视为国资委主任蒋洁敏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前不久,国资委“保增长”工作小组第 一 站 就 来 到 去 年 亏 损 达 人 民 币 约 41.57亿元的鞍钢股份。 据透露,鞍钢总 经理张晓刚在国资委调查 期 间 多 次 请求协助,希望得到国资委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援,帮助鞍钢度过难关。 另一家被列入调查名单的央企中国远洋,也向国资委反映中国的融资成本高,希望国资

3、委出面协助,延长银行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息。 央企身为“共和国长子”,过去在获得政府资源、银行优惠信贷方面,即使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起码可以肯定是获得了大量的低成本资源。 不仅如 此 , 过 去 还 有 过 这 样 匪 夷 所 思 的事部 分 央 企 在 部 分 业 务 出 现 亏 损之后,还能从中国财政部拿到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财政补助。 因此,国资委在这一次央企亏损之后该如何救治,颇为引人注目。 不过,面对央企提出的各种救助请求,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国资委不曾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游说金融业机构给予企业贷款或降利。 从国资委高层的表态来看,这次的央企保增长计划,应该不会由财政来给钱或

4、者给项目。 如果国资委真的能稳守住不向亏损央企给钱、不对银行施加影响力,这多少算是一个进步。 随着经济周期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我们估计,央企今后在经营中还会遇到类似的业绩大幅亏损的情况。 如何从根本上应对央企的求助和亏损,这不是国资委每年搞“会诊”和提目标就能解决的。 实际上,对于国资委开出的药方,比如强调精细化管理,加快清理和消除亏损源等,处于亏损中的央企认为这种表述很难让企业眼睛一亮。在我们看来,央企是否 亏 损 、如 何管理亏损央企,这涉及国企进一步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于国企改革,安邦研究团队过去曾分析,国企改革的关键问题不在所谓 的 “政 企 不分”,也不在于“私有化”,而

5、在于国企存在不当的利益输送, 在于国企要重新调整定位国企应该像单纯的商业机构那样去挣钱,还是应该重点关注提供公共服务?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曾对大量的国企进行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当时提出的国企改革遵循如下几项原则:一是改革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二是改革是为了改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扩大资本市场,即扩大资产所有权在英国人口中的分布,而不是如何从出售国有资产中获得最大化的财政收益。需要强调的是, 英国国企改革目标的设定,是通过资产的重新分配,让更多的人成为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这是真正的还富于民、让富于民。在我们看来,这些原则值得今后中国的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时应该深入思

6、考的。 国资委提出央企获利10%的目标,实际上是把央企带向了一条更加追逐利润的轨道。 因此,重新调整国企定位才是国企进一步改革的基础所在,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分享财富的增值的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这才是国企改革应该有的出发点。 ( 作者为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房地产业现状 还要维持到几时李斌“ 幸 福 的 家 庭 都 是 相 似 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正确的经济思想简单而明晰,可是,只要有关部门继续对它不开窍,那么,错误的政策就会一如既往地花样百出。 面对房价的新一轮上涨,北京市终于祭出了计划经济的杀手锏,即价格管制。 据说,其他严厉的管制措施也正在酝酿之中。 人们可能不得

7、不面对这样的可能性,即房地产政策体系将依然维持,下一个十年将是上一个十年的翻版。“改革”叫得山响,但一谈 到“攻坚”则颇多踌躇了,这个不清楚,那个没把握。 难道是政府官员们不熟悉本职工作吗? 这是讲不过去的。 左一个课题组,右一个课题组,解决不了基本的政策思路问题。 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思路,实际上很简单, 不过是经济学的 ABC, 可是只要有关官员继续 抱持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沟通起来也就“隔行如隔山”了。“当前的经济减速是主动 调控的结果”与“改革需要维持一定的速度”是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但却体现了一个共同特征,即把改革与发展对立起来。 要改革,就先把增长速度生硬地降下来,而不是用推出新的改

8、革举措的办法来给经济降温;而当经济因为这些不当的降温方式而面临硬着陆的风险时,再把老的一套捡起来以图“稳增长”,却不思谋用改革的办法来给经济加温。笔者认为,这样做事的人并没有仔细地思考过“改革”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对改革的理解是口号化的。 一边讲转变政府职能, 一边讲治理过剩产能,这两件相互矛盾的事情居然写在同一份政府文件之中,看来,写文件的人显然并不理解“转变政府职能”是什么意思。“政策配对技术”已经被 忘记了。 根据不同政策短中长期效果的差异,对之进行灵活的组合与对冲,以便为改革保驾护航;这种技巧曾经在八九十年代得到广泛的运用。 有了它,可以说,什么样的改革任务都不必害怕。 可是,如今只知道

9、一味地求稳;一有风险便立即退缩和迟延改革,这已经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当前的经济减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这句话是针对房地产业而讲的。 为了阻止房价的上涨, 政府实行了限购;为了防止多占耕地,政府又划出了耕地红线;作为这一切的总结果,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行业变得萧条了, 于是,政府又开始治理过剩产能。 以上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总结为:不让买房子,不让造房子,不让生产建筑材料,不让转让房 子 ;然 后 ,又 要 在 这 些 “不让”之下再来“保增长”。 这就是当前经济政策的“体系”。 单看其中一个方面,似乎都有点儿道理; 把各方面拼在一起,其荒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农村被

10、隔绝在房地产业之外。几十年前,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搞了合作化,土地都归公了;如今,当城市化的进程要求农村的土地制度有所改变的时候,政府却沉默了。干部们对此噤若寒蝉,不置一词,自己被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吓倒了,真不知道当年搞合作化的 “气魄”到哪里去了?年轻人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大跃进”与如今的房地产业之间具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大跃进”的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大饥荒, 而大饥荒在中国的官民中间造成了深刻的记忆, 这种记忆促使人们对于任何缩减耕地的行为都保持高度的警惕。 这种警惕心被视作正义的化身,因此,对土地红线的设定与维护就获得了超越于经济核算的正当性; 它是理直气壮的, 是头脑清醒的表现。

11、然而,无可置疑的经济分析表明,结论恰恰相反,这是不理智的,是头脑昏聩的产物。 这是大跃进的大报复, 是中国人的自虐行为。没有大跃进,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耕地红线政策。在土地供应的严格控制之下,房价高涨,政府官员们也被自己制造出来的假象吓倒了,他们误以为, 一旦放开土地供应, 全国的耕地就会迅速被开发商吃光, 中国人就要饿肚子了。 当局部地方因为土地供应增加而出现房价暴跌时, 他们又再一次被吓倒, 以为放开了土地供应, 中国就会爆发金融危机。 如今的房地产政策便在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这两种错觉之间徘徊着,颤栗着,痛苦着。 数月之前, 北京市政府还在言之凿凿地宣布: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决定推迟十块土

12、地的上市。 不知道这些官员们有没有认识到, 如今迫不得已的价格管制与类似的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更有甚者,北京市政府目前正在强力实施对所谓 “违章建筑” 的拆除工作。 “违章建筑”违的是什么章呢? 不过是不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而已。房价如此之高,老百姓难免要搞点儿“违建”,强行取缔不是正确的、 人道的解决办法。要取消“违建”,请先提供合规的、 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房子。说“违建不安全”,不过是一个借口。 临时建筑固然不如高楼大厦那么坚固,但是,笔者也绝不认为,搞“违建”的人是企图变相自杀。 一系列的事件表明,经济政策出了大问题,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已经基本上丧失了理智。 北京的房价领涨全国, 不

13、过是这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必然后果而已。再来说说保障房。 在房价泡沫治理无望的情况下, 保障房的推出, 显然是为了安抚所谓“体制内的人”,以免他们对政府不满。所以,保障房首先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它耗费了政府财力, 使政府背上了一个永久性的大包袱。 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很大, 但却没有起到增加市场供应的作用; 恰恰相反,由于保障房占用了土地,政府因此缩减了商品房的土地供应。 由于在小城市征地比较容易,成本较低,地方政府便选择在小城市大造保障房, 以便凑足上级下达的建设指标,而大城市的保障房建设却相对不足。 这就是为什么本轮房市行情走势分化的原因。 决策者再一次被自己粗放的数字化管理所蒙蔽了。 笔者

14、建议, 应这样一条明确的准则, 即政府永久性地放弃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主动判断的职责。任何商品与服务,政府在原则上都不考虑其供应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而把这种判断完全交给市场。 即使由此引起了某些短期的失调, 政府也应予以容忍, 以便市场自身重新恢复平衡。 土地供应亦应如此。 政府只是根据某种明确制定并公布的公式、 算法或模式来供应土地; 可以同时要求限时开发, 但不直接作任何数量上的判断。 假如这一点能够做到, 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进步。严重造假者立即退市才算责罚对应熊锦秋根据相关规定,万福生科虽然严重造假但不会触及终止上市的条件。 笔者认为,让严重造假上市公司直接终止上市甚至一退到底制度,是

15、股市走向健康的内在迫切需求, 也是广大投资者的迫切期望,有关部门应迅速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增加严重造假上市即终止上市条款。确实,目前法律法规还没有严重造假上市即退市的直接规定,比如在证券法等法规中, 并没有规定造假直接退市制度,另外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也没有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严重造假即直接终止上市的明确条文。 但是,如果不让严重造假者直接终止上市,那么造假上市仍然有暴利可图。 比如,万福生科造假上市,此次平安证券主动挑起大梁,出资设立3亿元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而控股股东龚永福将3000万股万福生科股票质押、用于保证承担赔偿份额。 但对控股股东来讲, 除这3000万股之外还持有 5000

16、多万股股票,万一不行,将来还存在 卖壳发财的可能性。按照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发行 市 场 虚 假陈述,导致投资人损失的,投资人有权要求虚假陈述行为人赔偿损失,这个损失包括“投资差额损失”以及“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损失大头一般是投资差额损失。 假如规定公司严重造假上市则直接终止上市,那么一旦公司发布造假上市被稽查部 门 调 查 或公司主动承认造假的信息,股价必然大幅下跌、 最终甚至有可能股 价 接 近 于零,如果是这样,投资者的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投资差额损失”显然更为巨大。 但是,像目前这种处理方式,上市公司发现严重造假上市也不直 接 终 止 上市,只要公司保留上市地位,由于公司有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预期,即使上市公司已经一文不值, 公布造假信息后二级市场价格也不会归零,这样投资者“投资差额损失”就会少很多。 也就是说,后者与前者相比,虚假陈述行为人的赔偿额要少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壳价格。 另一方面,假如规定严重造假上市则直接终止上市,那么发起人股东的持股价值也将大幅下降甚至归零,那发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