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89951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甘肃生态建设工程电视专题片文案内容提要:内容提要:该电视片共为十二集,力图通过甘肃各地多年来的生态治理、退耕还林、种草种树、荒山绿化、草原恢复、湿地保护、小流域治理和城市环境绿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贡献,来表现甘肃儿女几十年来所展现的愈战愈勇的顽强斗志与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第一集 半个世纪的半个世纪的 13.4213.42 第二集 “月球月球”治理工程治理工程第三集 腾格里的守望者腾格里的守望者 第四集 葡萄架下的故事葡萄架下的故事 第五集 六老汉六老汉 PKPK 八步沙八步沙 第六集 “白衣天使白衣天使”的抉择的抉择第七集 亚洲牧场的轮回亚洲牧场的轮回 第八集

2、 湿地精灵的回归湿地精灵的回归第九集 让祁连绿荫永存让祁连绿荫永存 第十集 庄浪水土保卫战庄浪水土保卫战 第十一集春风已到嘉峪关春风已到嘉峪关 第十二集绿色陇原的畅想绿色陇原的畅想开篇导引:开篇导引:解说:这不是原始森林,可在这绵延葱郁的群山中,林木繁茂,鸟语花香,风光秀美,条条山梁绿树成荫;这不是天然草场,可在这清风荡漾的季秀里,芳草如茵,蝶舞蜂飞,景色诱人,道道沟壑草木葳蕤。这是几代陇原儿女栉风沐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绿色成果,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筚路蓝缕用执着的精神凝聚起的不朽丰碑。 总片名: 陇原春晓陇原春晓第一集第一集半个世纪的半个世纪的 13.4213.42解说:在甘肃,有一项生态建设

3、工程,从建国之处的2.6%,扩展到目前的13.42%,整整用了半个多世纪。抚今追昔,望着这些生长了百年甚至千年古树,令人嗟叹。在岁月的轮回中,这些枝干虬劲、枝繁叶茂的大树,不仅见证了曾经繁茂的陇原大地,以及难以历2数的磨难对陇原大地的蹂躏与涂炭,也见证了陇原儿女在半个世纪的生态恢复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经历和岁月艰辛。据大量的历史典籍记载,秦汉以前,甘肃大地曾经是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条条山梁绿树成荫,道道沟壑草木葱郁,森林覆盖率高达 40。唐贞观初年,玄奘西去印度求经,行之玉门关旁的疏勒河时,只见河“宽丈余,旁有梧桐树丛,胡人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 ,可知河旁胡杨较多。宋代司马

4、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写道:“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 。由于历代频繁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天灾人祸,以及清代以来的人口激增,社会需求加大,致使甘肃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片的森林植被砍伐,成片的绿色被蹂躏,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不堪其苦。许多灌木也被当作燃料砍伐殆尽,饥饿的灾民为了活命,只好挖吃草根、剥食树皮。此情此景,被载入诗人董英的栽树诗中:“旧树戕残新树无,徒栽杨柳万千株。行人莫怨羌中笛,总是春风此地殊。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来到兰州,看到满目疮痍的荒山秃岭时,写下的一首竹枝词 。表露了植被惨遭破坏后的悲惨

5、景象。诗中写道:“大恩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杨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 ”诗歌是生活的记录,尽管其中不乏夸张的文学手法,但透过诗歌,我们仍能感受到甘肃生态环境的古今变迁。(请林业方面的专家讲述甘肃解放前夕破话严重的生态环境)(请林业方面的专家讲述甘肃解放前夕破话严重的生态环境)由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境内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西周时代的 53下降到 3以下,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变成了时下森林面积最少的地区。当年的鸟语花香、繁林茂树成了遥不可及的童话。(请有关专家谈谈因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而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请有关专家谈谈因水土流失,土地贫瘠

6、而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危害)危害)贫瘠的土地,它带走了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裸露的山头,留下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悲伤和惆怅。在共和国的巨轮起航之时的1956年春天,甘肃的党政决策者和全省人民为了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绿化祖国” 、 “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改变落后的家乡面貌,在全省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回首当年,50万人3大战风沙线,4万多人大战华家岭,有的县每天出动10万之众去荒山荒地植树造林,轰轰烈烈的场面至今难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甘肃生态建设的新天地。1981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提出“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号召。1983年,时任中共中

7、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时,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十六字方针和“反弹琵琶” 、 “念草木经”的意见,同年召开的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自此,一场以全民义务植树、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在陇原拉开了帷幕。(采访当年的老干部讲述甘肃全面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的经历)(采访当年的老干部讲述甘肃全面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的经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每年春季,在陇原的山峦沟壑、乡村城镇,处处是全民义务植树的动人场面。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来,全省累计有3.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19.25亿株。为了有力

8、支持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任务的完成。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优化支出结构,多方筹集财政资金,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据统计,仅在2007年至2009年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到甘肃生态环境建设上资金总量已高达97.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投入为6.48亿元,财政投入的年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滔滔黄河,一泻千里,在她回荡的浪涛声里,传颂着开拓者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信心与斗志。俯瞰甘肃大地,昔日众多的荒山秃岭,今天已经变成了层峦叠嶂,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人间胜景。“横跨十地市,纵贯三千里”的绿色长廊工程的大部分路段已经建成,有些路段已初具

9、规模,它们在陇原大地上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在千里铁路线上,成排的树木就好比绿色卫士,守护着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截至 2008 年底,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1.03 亿亩,有 25 个县(市)分别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和整县宜林荒山绿化。全省的森林覆盖率由 1949 年的 2.6%提高到目前的 13.42%;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由 5 年前的 11.04%提高到目前的 14.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 5.13 平方米提高到 6.95 平方米,我省已经成4为全国人工造林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18.21%,我国年均增加人工林面积 148.9 万公顷,人工林总面积达到

10、 5300 多万公顷,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总面积分别占世界的 53.2%和 40%,居世界第一。据德国智库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在 2010 年 1 月 19 日发表的公报说,1990 年至2005 年间,全球的森林总面积缩减了 3%,而中国的森林面积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已经占到了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 73%。2010 年 4 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威尔基在罗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成效显著,为全世界降低森林净损量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即有全国各族人民几十年持之以恒与不懈奋斗的生动故事,更有陇原儿女经年累月的艰难坎坷和默默奉献的感人

11、事迹。古木无言,在它遒劲的枝干中,记载着家园罹难,山河破碎,桑海变迁的悲怆故事。古树有情,在它葱郁的华盖里,续写着重整河山,继往开来,绿满陇原的时代新篇。第二集第二集“月球月球”治理工程治理工程解说:1999 年 8 月的兰洽会期间,一位初次来到兰州的澳大利亚客商开玩笑说,飞机飞临兰州中川机场,他以为搞错了地方,飞机降落在“月球”上了。也许,这位客商的话语中带有调侃的成分,可这块因干旱少雨和风沙之害而四处裸露的荒地带给他的恐惧印象,的确是兰州人多少年来挥之不去的梦魇。也许他不知道,4 年后,这块“月球”的土地上,一条满目苍翠的绿色迎宾大道,从中川机场直接通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也就是在

12、这个“月球”的土地上,半个世纪前,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为了一个绿色的梦想,同时也是为了一个神圣的使命,他们来到这座城市周边的白塔山上,植树造林、治理荒山。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把荒山变成美丽的花园” 。(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经历)(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经历)在当年植树造林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植树人走向荒山参加劳动,大家用麻袋从黄河边背冰,用土筐抬冰,扫雪堆积水,热火朝天的场面,至今都5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当年热火朝天的干劲与艰苦奋斗的精神)(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当年热火朝天的干劲与艰苦奋

13、斗的精神)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极为险恶,再加上丘陵起伏跌宕,坡度陡缓不一,造林绿化特别困难,因此,有人说道:“在南北两山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 。曾经有人预言,要绿化南北两山,至少需要 300 年。(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采访当年植树造林的老同志,谈谈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由于干旱缺水和管护工作的错位,到 1982 年南北两山的实际造林面积只有区区的 1 万多亩,但五六十年代兰州人民绿化荒山的精神与气概,深深感动并影响着后来的继承者,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直鼓舞着兰州人民为绿化自己的美好家园而继往开来。走进黄河岸边的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14、一块上写有“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纪念碑,掩映在绿树成荫的山林之间,而碑的背面则记述了当年兰州人民为绿化南北两山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与取得的辉煌成就。1984 年 3 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提出依靠千家万户、调动千军万马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这场向荒山荒坡进军的绿色行动中,每年都有几十万人上山植树造林。(采访当年的植树人,谈谈当年绿化南北两山时的情景)(采访当年的植树人,谈谈当年绿化南北两山时的情景)为了确保树木成活,取得预期的绿化成果,首次将南北两山的荒山承包给370 多家单位,分片包干,建立基地,引水上山,绿化荒山。为了加大南北两山绿

15、化开发的力度,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十条优惠政策,实行了“谁承包,谁绿化,谁收益”的政策,以林、以工、以副、以商养林,极大的调动了各承包单位的积极性。(请相关单位的亲历者,谈谈优惠政策颁布后,南北两山绿化的进展情况)(请相关单位的亲历者,谈谈优惠政策颁布后,南北两山绿化的进展情况)为了保障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南北两山绿化建设管理办法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十条优惠政策,通过立法政策调动和市场利益驱动,动员各类经济组织承包荒山。在千禧年推出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建设,有 282 家单位及组织承包了 18.6万亩荒山。(请实施绿化工程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谈谈当年工作的

16、情况)(请实施绿化工程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谈谈当年工作的情况)6创新造林技术,促成苗木成活。在工程建设中,两山建设者探索出了一整套无灌溉条件下的“三水”造林技术,实现了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大河无语,却被他们的声势而感动,大山有形,却被他们的气魄而折服。时至今日,兰州市南北两山已造林绿化 58 万亩,成活各类树木 1.5 亿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工森林生态体系、林业基础设施体系、管理管护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放眼望去,绵延的群山之间,绿树成荫,草木繁茂,兰州人民盼望多年的绿色梦,终于实现。(请外地的宾客以及旅游者谈谈对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的看法)(请外地的宾客以及旅游者谈谈对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的看法)波涛汹涌的黄河可以见证,勤劳智慧的甘肃儿女,用滴滴汗水浇灌的片片绿色,分明就是母亲河的漂亮的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