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89648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调节装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交换装置,它是由外壳和内置电路和构成,电路部分分为感应部分、控制部分和交换部分,感应部分由高精度硫化镉光敏电阻组成,控制部分由型三极管及电阻组成,交换部分由继电器组成。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装有本装置的车辆在两车相会相距米时,能自动将远光灯转换成近光灯,可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汽车远近光灯自动交换装置汽车远近光灯自动交换装置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外壳和电路部分构成,电路部分分为感应部分、控制部分和交换部分,感应部分由高精度光敏电阻组成;控制部分由一个型三极管和电阻组成,交换部分由一个继电器组成,光敏电阻一端接于

2、的汽车直流电源上,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和电阻的一端,电阻另一端与三极管发射极并联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于继电器工作线圈的一端,继电器工作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汽车直流电源,继电器的动接点连接汽车近光灯的控制线上,灯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静接点接远光灯的控制线上,灯的另一端接地,电路部分装于外壳内。傅义俊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远近光自动转换伸缩灯,它解决了由于驾驶员在夜间行车会车时不及时变换远近光而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光源、灯座、调节装置、自动转换装置以及联接汽车电源的供电线路;自动转换装置串接于调节装置的供电线路中,它由主电路和继电器组成,而主电路由光敏元件和放大电路组成。使用本发明,夜间

3、行车时,在无光照的情况下,自动转换装置作用于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灯处于缩进状态,起到远光照射的作用;如遇会车或有路灯时在灯光的照射下,自动转换装置作用于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灯处于伸出状态,起到近光照射的作用。由于在夜间行车会车时能自动实现远光与近光的变换,不受驾驶员行车习惯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因而可大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translate text权利要求一种汽车远近光自动转换伸缩灯,包括光源、灯座、调节装置及其联接汽车电源的供电线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转换装置,所述自动转换装置串接于调节装置的供电线路中感應車速自動調節高度感應車速自動調節高度汽车前照灯远近光自动检测光接收装置,现有的

4、同类装置有的造价太高,有的 只能自动检测远光,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置光接收板、后置光接收板、可在控制 电路控制下作聚焦移动的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光接收板上至少在 八个特定位置上设有光电转换部件,后置光接收板上至少在 9 个特定位置上设 有光电转换部件,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汽车远光、近光同时实现 自动检测。 主权项权利要求书 1、汽车前照灯远近光自动检测光接收装置,包括前置光接收板(1) ,后置光接收板(4),位于前、后光接收板之间的可移动透镜组,以及接收前置 光接收板光信号后可控制透镜组作聚焦移动的控制电路,前置光接收板中心部 位设有透光窗口 (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光接

5、收板(1)上至少在 8 个位置 上设有光电转换部件,所述的后置光接收板(4)上至少在 9 个位置上设有光电转 换部件;所述前置光接收板(1)上光电转换部件的分布规律为: a、前置光接收 板透光窗口(2)以外区域内,在水平中心轴线(X)上的以垂直中心轴线(Y)为对称 轴的至少一对对称位置上设有光电转换部件(a4)、(a2),在垂直中心轴线(Y)上 的以水平中心轴线(X)为轴的至少一对对称位置上设有光电转换部件(a1)、(a3) ; b、在前置光接收板水平中心轴线(X)以下或以上区域内的以垂直中心轴线 ( Y)为轴的至少一对对称位置上设有光电转换部件(b2)、(b4); c、在前置光接 收板水平中

6、心轴线(X)的垂线(L1)上位于(X)轴线同侧的至少两个位置上设有光 电转换部件(b1)、(b3),(b1)、(b3)与前述(b2)、(b4) 位于水平中心轴线(X) 的同一侧,所述垂线(L1)与水平中心轴线(X)的交点位于该侧 X 轴同透光窗口(2 )边缘的交点与设在该侧的所述光电转换部件(a4) 之间;所述后置光接收板(4) 上光电转换部件的分布规律为: d、在后置光接收板上以水平中心轴(X)和垂 直中心轴(Y)交点(O)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内,以垂直中心轴(Y) 为轴,在水平中心轴线上距圆心不小于 R/2 的区域内的至少一对对称位置上设 置有光电转换部件(A4)、 (A2);在

7、上述圆形区域内以水平中心轴线为轴,在垂 直中心轴线上距圆心不小于 R/2 的区域内的至少一对对称位置上设置有光电转 换部件(A1)、(A3);上述后置光接收板(4)上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为能使通过透镜组聚焦后的照射光斑全部落在板面上并能使光斑覆盖板面上所设的全部光电 转换部件的圆形区域; e、在上述圆形区域内水平中心轴线(X)的一侧,以垂 直中心轴线(Y)为轴、半径不小于 R/2 的区域内的至少一对对称位置上设置有 光电转换部件(B2)、 1 (B4),(B2)、(B4)与前置光接收板上所述的(b2)、(b4) 均位于水平中心轴线的同一对应侧; f、在上述圆形区域水平中心轴线(X)的 垂线(

8、L2)上位于(X)轴同侧的至少两个位置上设有光电转换部件(B1)、(B3),( B1)、(B3)所在象限与前置光接收板上所述的光电转换部件(b1)、(b3)所在象限 对应,所述垂线(L2)同水平中心轴线(X)的交点位于该侧(X)轴上所设的光 电转换部件(A4)与圆心(O) 点之间; g、在上述圆形区域内与所述光电转换 部件(B1)、(B3)位于水平中心轴线同侧并在(B1)、(B3)所在象限相邻的象限里 的半径不小于 R/2 的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光电转换部件(B5)。 2 汽车头灯远近光自动切换装置 来源: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小类:机械与控制大类:科技发明制作 B 类简介:本实用新型发明是

9、利用光敏电阻作探头控制电磁继电器实现汽车头灯远、近光的自动切换,并用电位器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从而使光敏电阻只有在接收特定光照强度后,才能使电磁继电器实现自动切换的功能。 本作品一是省去手动切换头灯灯光的麻烦,为司机带来更多的方便;二是使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的车辆被自动切换为近光,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实现一是省去手动切换头灯灯光的麻烦,为司机带来更多的方便;二是使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的车辆被自动切换为近光,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白天行车,手动开关 K 与触点 1 接触,整个电路不工作。晚上在城市行车只需近光灯时,手动开关 K 与触点 2 接触,

10、近光灯发光。如果在郊外行驶需要用远光灯时,手动开关 K 与触点 3 接触,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头灯的远光灯连通,常开触点与头灯的近光灯相接,光敏探头的一端与汽车电源接通,另一端接在继电器的线圈上。晚上在城外行车时,迎面机动车的远光灯的灯光被光敏探头接收,激发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继电器,将远光灯自动切换到近光灯上(对迎面行驶的机动车而言,其车上的相同装置存在相同的工作过程,也切换成近光灯) 。会车的过程结束时,光敏探头断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再次接通,自动换回到头灯的远光灯上。 城郊系统环境保留了原有的手动切换,适合用在当汽车在夜间行车需超车时或夜间会车对方不关闭远光灯时,可连续变换远近灯光提示对方车

11、辆。 (收起)作品图片作品图片作品专业信息作品专业信息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发明的目的: 一是省去手动切换头灯灯光的麻烦,为司机带来更多的方便;二是使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的车辆被自动切换为近光,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基本思路: 利用电磁继电器具有自动切换的功能,并且利用光明电阻做探头,依据远近光灯的强度不同,实现远近光的切换。 创新点: 利用光敏电阻作探头控制电磁继电器实现汽车头灯远、近光的自动切换。并用电位器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从而使光敏电阻只有在接收特定光照强度后,才能使电磁继电器实现自动切换的功能。 技术关键: 按交通法规规定距离在 150 米以外

12、,双方车辆将自动将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会车后,自动恢复远光灯照明。采用电位器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从而使光敏电阻只有在接收特定光照强度后,才能使电磁继电器实现自动切换的功能。白天强光和路灯照明光不会影响本装置的正常工作。 主要技术指标: 电磁继电器:DS2Y-S-DC12V 电位器:WX1-B-1K 光敏电阻:MJ4516(经实验测得,在普通光照下,其电阻为 360 欧姆;在黑暗条件下,其电阻为 25000 欧姆) (收起)科学性、先进性汽车上的头灯发出的光很强,它虽然会给司机的安全行车提供保障,但同时给迎面行驶的机动车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而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目前,汽车头灯的远、近光切换

13、是靠手动完成。高速行驶的汽车司机可能没有及时发现迎面驶来的机动车,无暇手动切换,而且在会车的短时间内手动切换灯光使得操作麻烦。车辆会车时远光灯会给迎面行驶的机动车驾驶员带来刺眼的强光,可能引发事故。 该作品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电磁继电器实现汽车头灯远、近光的自动切换。省去了现有技术手动切换头灯灯光的麻烦,从工作的原理上看,是科学可靠的,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不会出现误操作,为司机带来更多的方便,减少事故的发生。 (收起)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1、本作品于 2008 年 7 月 17 日收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受理通知(专利申请号:200820068485.8) 2、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4、一等奖; 3、2009 年第七届校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实验室阶段技术转让方式以专利的形式转让作品可展示的形式样品、图纸、现场演示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使用说明: 在夜晚行车时利用三位旋钮控制选择城郊系统环境。若在城市中行驶,则选择城市系统环境,此时近光灯发光;若在郊外行驶,则选择郊外系统环境,此时远光灯发光,在车辆会车时,就能自动切换为近光灯。 技术特点和优势: 该作品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电磁继电器实现汽车头灯远、近光的自动切换。一是省去手动切换头灯灯光的麻烦,为司机带来更多方便;二是使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的车辆被自动

15、切换为近光,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工作的原理上看,是科学可靠的,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不会出现误操作,价格低廉,解决长期困扰驾驶员因强光刺激产生眩目的问题,从而减少夜间的交通事故。 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农用车等灯光系统,适合机动车配件厂家产品技术更新、升级换代。 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 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年汽车产量 934.55 万辆,若有 2%左右的新车安装本作品,则需求量可达18.691 万只左右。本装置将以其技术性以及实用性获得市场青睐,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收起)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私家车,不少人已经意识到

16、汽车的远近光对司机产生的影响。在夜晚行车两车相会时,有的司机不关远光灯,或相互都不关闭远光灯,以至使司机不能看清路面,因此经常会产生交通事故。 通过相关的专利检索发现,在进行远近光自动切换的装置中,原理各不相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01257139.3,公开号为:CN2518733,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汽车灯光自动调控仪。该专利自述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光自动调控仪,为了解决在夜晚行车两车相会时,有的司机不关远光灯,或相互都不关闭远光灯,以至使司机不能看清路面,因此产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远近开关,车远近开关包括近灯开关 1 和远灯开关 2,以及近灯开关 1 控制的近灯 15 和远灯开关2 控制的远灯 14,在近灯开关 1 控制的近灯回路上串联一信号发射器和二极管 16;在远灯开关2 控制的远灯 14 回路上串联了信号接收器和继电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在夜晚两车相会时,一方司机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同时就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