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89381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期中测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试题卷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试题卷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本题有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 xy3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2.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4) ,那么的值是( )kyxkA-12 B12 C D 4 33 4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 ,则它一定经过( )kyxA (2,3) B (2,3) C (3,2) D (3,2)4.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 )2350xxA、1,-5B、1,5C、-3.-5D、-3

2、,55已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3) ,那么该抛物线有( cbxaxy2)A最小值3 B最大值3 C最小值 2 D最大值 26将抛物线的图象先向右平移 4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3 个单位所得的解析式为( 22xy )A B4)3(22xy3)4(22xyC D3)4(22xy3)4(22xy7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三个点,其中xy6)(11yx ,)(22yx ,)(33yx ,则,的大小关系是( )3210xxx1y2y3yA B C D321yyy312yyy213yyy123yyy8甲、乙两地相距 60km,则汽车由甲地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 y(小时)与行驶速度 x(千 米/时)之

3、间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9.二次函数522xxy取最小值时,自变量 x 的值是 ( )OxyAOxyBOxyCOxD000xxxyyy11 10xy1A. 2 B. -2 C. 1 D. -110.函数12xy的图象大致为 ( )11已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则的大小),21(), 3(), 1(321yyy422xxy321,yyy关系是 ( )A、y1y2y3 ;B、y2y1y3 ;C、y2y3y1 ; D、y3 y1y2。12将进货单价为 70 元的某种商品按零售价 100 元一个售出时,每天能卖出 20 个,若这种商品的零售价在一定范围内每降价 1 元,其日销量就增加 1 个,为了获取最

4、大利润,则应降价( )A5 元 B10 元 C15 元 D20 元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题有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1反比例函数当自变量 x = 3 时,则函数值为 xy612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_ _ _2) 1(32xy13.抛物线y=x2 + 4x的顶点为 14如果把抛物线 y=2x21 向左平移 l 个单位,同时向上平移 4 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15、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_;61 xyx16.已知关于 x 的方程260xmx的一个根为 2,则 m=_,另一根是_.三三. .解方程解方程:(本题有2小题,每题4分,共8分)(1) (

5、2)22xx2325xx四四. .解答题解答题 21 (本小题 6 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一次函数1(0)mymx( 21)A ,的图象经过点与点,2(0)ykxb k(0 3)C,A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8 (本题满分 8 分)已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 yax2x1 的图象相交于k x 点(2,2)(1)求 a 和 k 的值;(4 分)(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经过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什么?(4 分)19 (本题满分 6 分)如图,抛物线 y=x2+bx2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 C21点,且 A(一 1,0)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

6、点 D 的坐标.22 (本题满分 8 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A(2,0) 、cbxxy2 21B(0,6)两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6 分) (2)设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轴交于点 C,求点 C 的坐标 (6 分)x4.(本题满分 10 分)心理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 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 x(单位:分钟)之间满足函数关系 y=-0.1x2+2.6x+43(0x30),y 的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1)若用 10 分钟提出概念,学生的接受能力 y 的值是多少 ?(2)如果改用 8 分钟或 15 分钟来提出这一概念,那么与用 10 分钟相比,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通过计算来回答.yxCA O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