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688933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豌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豌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豌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豌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 0 0 7年第9期E - m a i l : c h i n a x i a o k a n g 1 2 6 . c o m地 址:1 0 0 0 2 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 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园林园艺豌豆是新度镇冬种的主要作物之一,主要品种以台中益农 1 1 号 3 0 2 。常年种植面积约 3 0 0 亩以上。豌豆鲜荚不仅是当前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又是国内外市场畅销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豆荚产品优质、 高产, 行销畅通,我镇农技站依托蔬菜种植大户和生产基地,采取严格的生产规程操作。豌豆产量每亩达 7 5 0 1 0 0 0 k g , 产值 6 0 0 0元

2、左右。其主要技术措施有下面几点:1先用优良品种选用适合本地栽培, 抗病虫能力及抗逆性较强, 商品性好的丰产品种, 如台中益农 1 1 号 3 0 2 等2田地选择宜选择土地疏松肥沃、 土层深厚, 排灌两便的地块。偏潮湿, 偏粘渍土不宜种豌豆。据多年经验, 粘质地及易积水地种植豌豆, 长势差, 根易败, 易发生根腐病, 早衰、产量低; 土址瘠薄的旱地种植豌豆, 往往长生缓慢, 株型小, 产量也低。3清园与土址消毒前茬为蔬菜作物或旱作的田块,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消除残枝败叶, 集中烧毁用作基肥; 水源充足的地带先灌水淹田 3 5 d ,后耕翻晒白 7 8 d ,整地前亩施石灰粉8 0 1 0 0 k

3、g 或用 3 0 %土菌清 4 0 0 5 0 0 g 拌细砂土 5 0 k g 撒施, 以杀灭残留土址中的病虫源。4整地做畦, 施足基地播种前须整地做畦。 常用方法是对田地进行 “一犁一耙”(翻犁一遍、 耙平粉碎一遍) 后, 按畦宽 7 0 8 0 c m 、 沟宽3 0 c m的规格做成深沟高畦, 然后在畦中间开沟并施入基肥。基肥用量视田块土质而定,一般亩用土杂肥1 5 0 0 2 0 0 0 k g 加过钙 3 0 5 0 k g 混施后盖土。5适时播种豌豆耐寒不耐热,适宜播种的时间掌握在 1 1 月上、中旬。6种子处理选晴天日让种子在太阳光下曝晒 2 4 h 。然后每 k g种子用 3

4、 5 g 的 7 5 %百菌清可混性粉剂或用 3 5 g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 7 5 %白菌清可混性粉剂 3 g 与 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 g按 1 : 1的比例混合拌种,并密闭3 6 4 8 h 后播种, 以廷缓和减轻土址传染病害的发生。7合理密植、 掌握用种量播种采用条幅播, 株距 6 - 8 c m , 行距 3 0 c m , 亩用种量约在 2 . 5 3 k g , 播后覆盖火烧土或细砂土, 同时灌水淹湿豆畦, 有利出苗。8科学肥水管理豌豆分次采收, 开花结荚期长, 需肥量较大, 除应施足基肥外, 出苗至开花前要追肥 2 3 次, 每次亩施复合肥1 5 2 0 k g ,

5、 其中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 2 3 次, 以保持土地疏松。当苗高 2 0 c m左右时应及时搭架以利茎蔓攀援。 开花结荚后, 每隔 1 5 2 0 d 施肥 1 次, 每次亩施复合肥8 1 0 k g 或尿素 6 8 k g 。 同时, 还需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绿芬威等微肥 3 4 次。豆田忌积水或过于干旱。 雨天要注意排水除渍, 做到雨过即干; 干旱时又要及时灌水, 保持土地湿润, 尤其在采收的中后期, 更要注意田间湿润, 以防早衰和避免根腐病的发生。9防治病虫害危害豌豆的病虫害主要有: 白粉病、 根腐病、 潜叶蝇、豆杆黑潜蝇等四种。 防治上要加强田间检查, 掌握病虫为害始发期, 选用高效

6、低毒且低残留农药, 以确保豌豆生长健壮, 延长采摘期, 提高产量与品质。 防治上应重点抓住:(1 ) 苗出土至开花前: 重点检查和防治小地老虎、 豆秆蝇、 潜叶蝇及预防根腐治。播后 3 4 d 应在播种沟内喷淋 5 0 %辛硫磷 8 0 0 倍液或 9 0 %敌百虫 8 0 0 倍液或农地乐1 5 0 0 倍液, 以防豆苗被小地老虎等为害。当豆秆黑潜蝇或潜叶蝇为害株叶率达 5 - 6 %时可喷第一次药, 隔 1 0 - 1 5 d喷第二次,药剂选用锐丹或锐劲特 1 0 0 0 1 2 0 0倍液或4 0 %绿菜宝 1 0 0 0 倍液, 或 7 5 %灭蝇胺 4 0 0 0 倍液。 防治豆秆蝇

7、应喷洒植株中下部; 预防根腐病可在苗高 8 - 1 0 厘米时用 5 0 %敌克松或 5 0 %多菌灵 5 0 0 倍液浇施。(2 ) 花期和结荚期: 重点防治根腐病、 白粉病兼治潜叶蝇和豆秆绳等,防治根腐病在始见枯萎病株时施药,可用2 0 %甲基立枯磷 1 0 0 0倍渡,或恶霉灵豌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胡丽云(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农技站, 福建莆田 3 5 1 1 4 2 )(下转第6 5页)5 8-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 0 0 7年第9期E - m a i l : c h i n a x i a o k a n g 1 2 6 . c o m地 址:1 0 0 0 2 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

8、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3 0 0 0 倍液,或 5 0 %多菌灵 5 0 0倍液, 或7 0 %托布津 5 0 0 倍液喷洒茎基部。1 0 d / 次, 连喷 3 4 次。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 2 0 %粉锈宁乳油2 0 0 0 倍液, 或 4 0 %多硫悬乳剂 5 0 0 倍液, 或 2 5 %腈菌唑乳油 2 5 0 0 倍液、 或 7 5 %百菌清 6 0 0 倍液或 2 %武夷霉素水剂 2 0 0 倍液, 7 1 0 d / 次, 连喷 3 4 次, 但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潜叶蝇、 豆杆蝇等害虫视为害情况结合防治。同时, 应注意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每次采豆前 7 8

9、 d 停止用药。1 0科学轮作实践证明连作豌豆, 长势弱、 病虫多、 产量低、 效益差, 单种豆类, 一般需 2 3 年轮作间隔期, 以水旱轮作最佳, 也可与非豆类作物轮作, 如稻稻豆、 稻菜豆, 菜菜豆等种植方式。 实施轮作可有效地减少病虫发生, 减少使用农药, 达到高产、 优质、 高效。植物保护阳坡, 丘陵旱地和沙质壤土发病最严重。5 . 1品种的抗病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长期连续种植同一品种则感病严重。 抗病品种在一个地区连续多年种植后, 抗病性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因此, 要不断更换新的抗病品种。5 . 2温度茎线虫在 2 即开始活动, 7 以上能产卵和卵孵化, 发育适温为 2 5 3

10、 0 。茎线虫耐低温不耐高温, 低温在 - 1 5 情况下虽停止活动,但不死亡, - 2 5 下 7 h 才死亡;高温在 3 5 以上即停止活动, 4 2 干热处理 2 4 h 或4 9 温水浸泡 1 0 m i n 则全部死亡。5 . 3湿度茎线虫喜湿耐干,在土壤中多集中在干湿交界1 0 1 5 土层内, 遇到干旱, 呈休眠状态, 遇雨即恢复活动, 浸在水中半个月, 茎线虫并不完全死亡。茎线虫在含水量 1 2 . 7 %的薯干中呈休眠状态, 须经过两年, 才基本死亡。5 . 4栽培情况栽培方式对病害发生影响很大,一般春薯发病重于夏薯, 甘薯直栽重于苗栽。种植夏薯或春薯提前收获, 茎线虫危害期

11、短, 可减轻危害。 质地疏松、 通气性好、 湿润的沙质土利于病害发生, 极端潮湿、 干燥、 粘质的土壤发病轻。6综合防治措施由于茎线虫病一旦发生, 病薯、 病苗、 病残体及粪肥都可传播, 危害严重。所以防治上应在加强检疫措施、 保护无病地基础上, 病区采用以建立无病留种地为中心, 加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6 .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比较经济有效而又简单可行的方法, 目前抗茎线虫病的品种有豫薯 6 号、 豫薯 1 0 号、 豫薯1 2 号、 豫薯 1 3 号、 苏薯 4 号、 苏薯 7 号、 苏薯 8 号、 苏薯 9号、 鲁薯 6 号、 鲁薯 7 号、 济薯 1

12、0 号、 济薯 1 1 号、 济薯 1 6号、 秦薯 4 号等, 各地可因地制宜合理使用。6 . 2加强检疫措施严格实行种薯、种苗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 种苗, 同时对病区薯干也应控制调运。6 . 3建立无病留种地繁育和种植无病种薯、种苗是防治茎线虫病的重要措施。 应选 3 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块作留种地。 留种地秧苗栽插时最好从春薯地中剪蔓头,繁殖的种薯育苗后用 5 0 %辛硫磷 3 0 0 倍液, 浸苗 3 0 m i n 后再栽插, 以保证种苗不带茎线虫。 生长期还要防止茎线虫的传入, 种薯单收单藏。6 . 4清除病源清除病薯、 病苗、 病残体, 不施带病粪肥, 减少侵染来源。

13、已发病的地区要在育苗、 栽插、 贮藏时期, 严格清除病薯、 病苗等病残体, 包括收获时乱仍在田间的病薯、 病蔓等病残体, 应集中晒干烧掉或深埋, 勿做肥料或饲料。6 . 5轮作倒茬对发病严重的田块可改种其它作物。实行甘薯与玉米、 小麦、 棉花、 花生等轮作, 有条件的还可实行水旱轮作控制病害, 重病田轮作年限要在 3 年以上。6 . 6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茎线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直接杀死土壤、 粪肥、 种薯、 种苗中的茎线虫。 药剂防治主要包括浸种、 浸苗、 泼浇苗床、 大田穴施等; 药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 4 0 %甲基异柳磷、 5 0 %辛硫磷、 5 %茎线灵颗粒剂、 5 %涕灭威颗粒剂等。大田药剂防治时, 必须配合药剂浸苗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上接第5 8页)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